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微短剧迈入迭代升级新阶段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微短剧迈入迭代升级新阶段

来源:文艺报2025-11-07 10:17

  作者:孙 伟

  从雏形初现到快速崛起,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如今的微短剧已然成为增长快速、富有活力与潜力的视听品类,并加速进入全球叙事体系。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今年7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接近7亿,市场规模超600亿元,创造约64.7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企业投放的海外短剧应用多达237款,同比增长近四倍,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2.7亿次。2025年,微短剧行业进入结构深度调整与系统迭代升级的新阶段,在这一关键节点,再次梳理其成长脉络,并从业态、形态和生态三重维度,沉淀方法、萃取规律,是必要且紧迫的。

  微短剧进化三部曲:萌芽、爆发与转型

  2018年,微短剧初现萌芽,虽然尚未发展出独立形态,但已经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重要内容补充。2019年,快手率先推出短剧板块“小剧场”,并于2020年启动“星芒计划”探索分账模式,对平台上自发形成的“段子剧”进行初步的商业化探索。这个阶段,微短剧实现了创作者与首批用户的初步积累,内容风格以搞笑和反转为主,制作粗糙,商业模式主要依赖平台补贴和广告收入。

  2022年,以抖音和微信公众号作为流量入口的小程序剧横空出世,微短剧得以快速进入公众视野。“前几集免费,后续付费解锁”的典型模式,精准迎合受众的消费心理,也验证了微短剧直接面向用户进行收费的可行性。2023年,小程序剧《无双》系列成为现象级爆款,以其为代表的“霸总”“战神”“重生”等题材作品,陆续在极短时间内创下数千万元乃至过亿的流水,“造富能力”震惊行业。这一阶段,微短剧确立了“强冲突、快节奏、高密度爽点”的创作方法论,迎来了商业模式的“第一次飞跃”,但也因内容同质化、价值观导向等问题引发争议。

  就在小程序剧风生水起的同时,传统长视频平台开始系统性入场,为微短剧行业拓展了新的发展路径。2023年,《风月变》更是成为全国首部“上星”短剧,登陆湖南卫视黄金档。这不仅是单纯的播出渠道拓展,更是一个具有行业象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精品微短剧的媒介价值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认可,证明了其可与长剧集同台竞技的艺术潜力。

  长视频平台将微短剧行业带入了新的升维竞争阶段,制作水准大幅提升,媒介话语权与社会认可度都呈现显著增长。与此同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头部平台也持续加大微短剧投入,从最初的流量提供方转变为生态主导方,通过开设专属剧场、加大资源扶持等方式,发力布局内容上游。如今,微短剧的市场格局,已经从小程序剧“单极狂欢”,演变为“小程序剧(流量型)、长视频平台(精品型)、短视频平台(生态型)”三足鼎立的差异化竞争态势。

  “微短剧+”的乘数效应:题材扩容与形态创新

  今天的微短剧创作呈现出多样态的发展趋势:小程序剧持续深耕下沉市场,完成高效的商业闭环;平台精品微短剧则致力于品牌化、IP化运营,同时积极探索将中国模式的微短剧输出至海外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同参与者都在积极构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无论选择何种模式,产品最终都需要接受用户的检验,“精品化”发展已经内化成为行业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受到高度关注并反复讨论的核心议题就是:微短剧的“精品化”与用户需要的爽感是否一定相悖。实践证明,答案是否定的。精品化的内容制作,不仅可以成为爽感的“涡轮增压器”——运用符合艺术规律的蒙太奇剪辑手法强化剧情的冲突与张力,通过具有文学意蕴的台词表达来深化情感穿透力,还能在给予观众感官刺激的同时,引导其进入到审美回味与情感共鸣的更深层体验。

  为了进一步推动微短剧内容提质升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今年1月启动了“微短剧+”行动计划,部署了六大创作方向,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推动微短剧的场景从单纯的娱乐领域向教育、文旅、电商等垂直领域延伸。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微短剧进一步开辟了超越传统流量变现的多元价值通道,实现了丰富题材与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

  “微短剧+”的创新模式已越来越显现出乘数效应,在推动行业转型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两年不断涌现的精品文旅微短剧,超越简单的场景植入,以地理文化基因重构叙事逻辑,使得受众从“观看者”转变为“沉浸式体验的参与者”,实现了文化价值、体验经济与内容消费的深度融合。

  从流量逻辑到生态建构:微短剧行业再升级

  长远来看,微短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赖于多元价值共识的建立。经历了“跑马圈地”抢占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之后,微短剧全产业链主体正逐步从被动合规转向深度的自觉与自律。在资本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期,头部制作公司开始并购优质团队,以保障内容供给与品质的稳定。而以芒果TV为代表的广电系平台,则依托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以及“台网联动”的生态赋能,在政策合规、文化传承与社会价值引领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领先优势。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是微短剧行业顺利完成转型升级的关键。其中,国家的政策引导、法治保障与部门监管,则为这一体系注入确定性、规范性与长效性的关键动能。

  与此同时,微短剧用户的规模不断攀升。他们面对日益丰富的题材选择,也在与市场发展的深度互动中,完成了认知框架的迭代与审美能力的跃升。如今,用户已不再满足于初期在剧集内容“短平快”刺激下的即时满足,而正在以更加成熟、理性的姿态介入内容消费全过程。他们既能在“黄金三秒”的吸引力法则中感知创作者的诚意,也能在后续剧情展开时敏锐捕捉逻辑漏洞与情感失真;既能欣赏技术赋能带来的感官震撼,亦会审视题材与内容的思想深度和价值导向。未来的微短剧市场也许将会呈现分层格局:一部分内容精准满足大众的情绪需求,另一部分则承载更广泛的文化与社会功能。二者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一个更丰富、更健康的微短剧生态。

  从“爆款驱动”到“生态构建”,这是微短剧实现全球拓展的必然转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内容上打磨兼具文化辨识与情感共鸣的精品,在机制上构建覆盖创作、分发、反馈的全球价值链,在治理上完善跨境协作与规则适配体系,推动海内外市场资源互通、循环赋能。最终目标是形成“全球内容、全球制作、全球传播、全球消费”的新型发展格局,让微短剧真正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轻量化载体与国际传播的数字桥梁。

  (作者系芒果TV大芒计划商务总监)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舞剧创作的时代表达与多元图景

  • 《东极岛》:真实历史的艺术虚构与叙事缺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根本举措,更是打通文旅消费堵点、提升消费质量、激发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2025-11-05 10:52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在宏伟蓝图指引下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丰富国际理念、落实行动计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提升的坚实根基。
2025-10-31 09:42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