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妖猫传》与陈凯歌的美学修行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妖猫传》与陈凯歌的美学修行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5-14 16: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宋沅君

    陈凯歌一心朝着自己的方向走,对电影始终抱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对文艺气质从未放弃。也许他不太会讲中国化的故事,但他拍的是真正的中国电影。

《妖猫传》与陈凯歌的美学修行

  随着《妖猫传》在国内、日本院线的相继下线,这部电影完成了交卷的动作。从票房来看,《妖猫传》制作成本2.5亿,内地票房约5.3亿,日本票房突破16亿日元,这样的成绩在如今动辄十几亿、几十亿的中国电影市场里算不得亮眼。票房一如既往的不高,口碑不出所料的分化,这部打上陈凯歌强烈美学印记的电影,并非如它的成绩单那样乏善可陈。从《无极》的一朝跌落,到《妖猫传》的惊艳崛起,陈凯歌从未停止他的艺术探索,也从未放弃他的美学修行。

    电影《妖猫传》中,演员黄轩塑造了一位性格桀骜不羁,行为举止极具神经质的诗人白乐天。在这个行为癫狂的诗人身上,我们依稀看到了陈凯歌的影子。陈凯歌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文人气息最重的一位,20世纪80年代末,他曾写过一个自传性的中篇《龙血树》,回忆自己从1965年13岁考上北京四中,到1971年在云南建设兵团结束插队生活的经历。这个令人惊叹又哀伤的文本,显示了陈凯歌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陈凯歌是一位典型的文青,他爱诗、读诗、写诗,与“白洋淀诗群”的诗人们来往密切,算是“白洋淀诗群”的外围诗人。陈凯歌的电影,深受少年时期经历的影响,充满了诗人气质和人文意识,作品中有很多文学化的表达。

    然而,一个诗人可能注定不会是好的编剧,诗人更注重审美、意境,讲不了好的故事。用编剧芦苇的话说:“上天给了陈凯歌很多才华,但并不包括如何讲故事。”索性陈凯歌并不关心商业和艺术的平衡,也不特意妥协。对于观众,他从不主动讨好,不刻意逢迎,也许这就是他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原因。陈凯歌对于电影保有极度自信,但《无极》的失败犹如当头棒喝,让他思考了很多、改变了很多,通过后来的几部电影,他似乎在逐渐寻找一种既可以表达自己、又更贴近观众的创作方法。

    但陈凯歌的妥协还是非常有限的。他始终站在一个较高的立足点,追求爱与美的极致,并以宗教或俗世的逻辑,来解脱爱与美的悲剧。他的每部电影中,都有一个不与时间、不与社会妥协的少年形象,这是导演自我心性的投射,一如他对电影创作的执念。从《龙血树》的惊心动魄中走出的少年,在经历了动乱、死亡、驱赶、放逐、背叛、欺骗和谎言之后,执拗地肩扛起一道闸门,不与流俗同,这样的表达构成了陈凯歌电影的独特气质。《妖猫传》的故事讲到中段,白鹤少年的出场姗姗来迟,又有些突兀,但这两个形象在主题表现上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又像是导演刻意为之,仿佛前面的一切铺垫,就是为了少年的出场足够惊艳,令人过目难忘,也让剧情实现了足够大的反转,造成审美情感上的大起大落,令人叹惋落泪。

    2010年电影《赵氏孤儿》上映前,陈凯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同每一部电影都需传达一个寓意(原话是message)。至于观众能不能理解他所传达的这种寓意,接不接受他的这种操作,就很难说了。看过《妖猫传》之后,许多观众记住了美轮美奂的盛世大唐带来的感官震撼,却对故事本身的意义所谈不多,态度淡漠。陈凯歌想要传达的寓意,与观众之间是有隔膜的。隔膜,或者说是理解的逆差,甚至是天然地存在的。寻求不再痛苦的秘密,要让人对这样一个宗教式的课题感兴趣,这意味着,首先观众得是一群伤痕累累、各怀执念而有故事的人,显然这一点是很不现实的。目前,走进影院看电影的观众大多集中在20—30岁左右。这一年龄群体的院线票房,是电影市场的风向标。

    其次,要想让故事的人物设定和情感共鸣击中观众心中的痛点,这有赖于编剧、导演、演员、制作的共同创作。讲故事是导演的弱项,但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努力。电影中,陈凯歌想要表达一种痛苦,这是一种高级的痛苦,是混合着他的哲学、诗意和美学,对人生发出的高级追问。这样不接地气的寓意(message),很难直观表达出来,也难以直击观众的心。比如在这部电影中,他讲述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爱是什么?是明知是谎言,也要飞蛾扑火,牺牲自己去成全对方。只有杨玉环做到了这一点,对这一点不理解、不接受、参不透的众生,都各自带着痛苦的执念,穿越世间,白龙如此,丹龙如此,白乐天也是如此。这样高蹈无私的爱情,以及由此而来的痛苦,并不能和普通人的经历直接扯上关系,与观众的个人现实更是相距甚远。

    第三,电影形式上的独特追求,带有陈凯歌气质的审美范式,原本就与观众格格不入。沙门空海继承了师父修行一世、参悟不透的痛苦,因为心怀无解的谜团,他的脸上总是挂着谜一样的微笑。一个聪明人的苦恼,总是更有戏剧性。白乐天执著于书写现实真情,一旦李杨爱情的真相与他的认知出现偏差,他就不得不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毕竟此时他还没有成为诗歌界的中流砥柱,他的诗歌理想也还没有实现。二人被共同卷进玄宗之死的灵异事件中,跟随一只口吐人言的妖猫走向了三十年前马嵬驿贵妃之死的真相。

    从表面看,这是一幕悬疑探案,抽丝剥茧,所有细节都在铺垫,所有情节都是呼应,直至真相全部浮出水面。但这个表面的大架构,只是故事主题的外壳,在坚硬、美丽的壳下包裹的,才是陈凯歌要表达的message,是电影的主题和寓意。揭开壳的过程既惊险又刺激,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但要真正抓住观众的心,还是靠各种线索和情节包裹下的主题、核心。如果这个主题既隔膜又晦涩,就会失去共鸣、流失观众。

    在情节的走向控制、情感的脉络铺设上,《妖猫传》是成功的。但恰恰是在电影最浓墨重彩的方面,导演继续走偏了。比如众人对杨贵妃那无缘无故的爱慕和追捧,比如极乐之宴那极度奢靡繁华的胜景。《妖猫传》与《无极》最接近的一点是,陈凯歌描画的爱与美是空泛的,没有本源和来处,也没有依托和原由。它们生来就在那里,原本就已存在,导演只负责去展现爱与美的形状,不向观众交代其实质内容。所以,爱成了无根由的天然之物,美也是虚假的表象,这样的现实存在,最终不可避免地导向毁灭的悲剧。从观众审美体验来说,爱与美都缺少说服力。

    《妖猫传》是一部真正的浪漫主义电影。导演的处理既玄且幻,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游离,切换自如。癫狂诗人白乐天在现实中迷失,最后领悟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打通了诗歌创作的任督二脉,以一曲《长恨歌》,成为当世家喻户晓的明星诗人。陈凯歌也如他一样,很好地处理了创作中现实与虚构的关系,使这部电影呈现出一种既令人迷醉思索、又令人感动的效果。能让人产生真实感、美感进而感动的,不一定是现实物体和现实逻辑。让虚构的部分衍生真实体验,产生情感价值,这才是虚构的意义。

    这些年来,围绕着《霸王别姬》和《无极》的争议一直没有平息。陈凯歌一心朝着自己的方向走,对电影始终抱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对文艺气质从未放弃。也许他不太会讲中国化的故事,但他拍的是真正的中国电影。当下的国内电影市场,多的是借鉴好莱坞模式、将中国故事和中国元素塞进好莱坞框架的爆米花电影,许多高票房电影并没有实现与其票房对等的文化输出。与此对应的是,对陈凯歌的苛责,代表了中国观众对好的中国本土电影的期待。他始终在探索,在创新,尽力让每一部电影都不再重复自己,尽力开掘新的可能性。仅就这一点而言,即使每一次思考和改变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仍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另眼相看的创作者。(宋沅君)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