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魏璎珞身上有哪些古典气质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魏璎珞身上有哪些古典气质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8-21 11:1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陈晓耘

  热播剧《延禧攻略》第54集,令妃魏璎珞严妆出场,赐死了尔晴。她第一次放弃了淡雅的妆容,成为霸气的女主。这一刻的她,心中充满了悲愤。

魏璎珞身上有哪些古典气质

  魏璎珞精于算计,杀掉尔晴对她着实没什么好处。一是,尔晴的死不能让先皇后死而复生;二是,双手因此沾满鲜血,留下了杀人的污名和罪孽;三是,破坏了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好印象。然而,明知会面临这样的未来,甚至正好中了皇后的圈套,她还是选择了孤注一掷。经过了精心打扮,看上去神情肃穆,这样的令妃,给人“和泪试严妆”之感。她逃脱不了的宿命,带有几分古典悲剧式的美感。

  一出场,魏璎珞就是个十分强势的角色。但在我们的印象里,强势的性格是现代女性的特征,古代女性一般都显得典雅、温和,往往还带着几分孤寂。第一集里,吉祥打翻水桶弄脏了秀女乌雅氏的衣裙,并因此被羞辱。魏璎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下了吉祥。一路走来,无论是在绣坊,还是作为宠妃,面对遭遇的不公与陷害,魏璎珞二话不说就开撕,简直是“社会我璎珞”。这样的她,简直比今天你我身边最厉害的女同事还厉害,比《小时代》中的顾里还顾里。

  然而,要拍摄一部古装剧,必须为女主灌注一些古典元素,才能够让观众不出戏。就像富察皇后那样,温和大度,但又不失个性,让人心生爱怜。可是魏璎珞呢?性情耿直,见人就掐,似乎和典雅温柔丝毫不沾边儿。那么,为何我们在看剧过程中,还觉得颇有古典风味呢?为何这部披着古装外壳的现代职场剧,让观众很有代入感?女主魏璎珞身上,究竟有哪些古典气质?

  首先,从女主的长相、妆容到周围的环境布景,无不透露着古色古香。魏璎珞的瓜子脸、柳叶眉,像极了画像里的令妃。满族女子独有的沉重的三只耳坠,以及头上冰冷的朱钗、暗淡的绒花,殿内令人耿耿不寐的烛光,殿外那条不知通向何方的甬道,都成为女主那张孤寂面孔的外在注脚。

魏璎珞身上有哪些古典气质

  其次,魏璎珞虽然脾气不好,可是她会绣花。那绵密的针脚,绣的不仅是绣坊一等一的手艺,还是女子的柔美。不为父亲所喜的不甘,为姐姐平反昭雪的希望,对华丽未来的期许等,都在她的绣品中体现。这些,让魏璎珞拥有了“救父的缇萦”般的人设。她的人生,就是从绣坊开始的:一针一线,思虑精巧,绣出了人生的锦袍。

  再者,魏璎珞虽然读书不多,但有皇后教导。富察皇后看重她聪明伶俐、能言善辩,于是教她读书写字。有了文化,为女主将来成为宠妃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宫苦闷时画画排解,在风情正浓时吟两句诗,在皇上为国事烦忧时引用几个典故来安慰,这是宠妃的必备素养,也是女主古典气质的体现。在绚丽的电视荧屏中,女主如果没有才情,就会显得有点遗憾。相反,又美又有才,就比较讨巧。《甄嬛传》里,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就轻易让雍正动了心,便是这个道理。

  除此,孤独与坚韧,也是魏璎珞身上古典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她,没有温和典雅的性子,只有那一点点撩人的孤寂。“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天马上就要逝去,庭院里空旷寂寥,阳光渐渐淡去。只有她一人,安静地坐着,若有所思。人和景相互映衬,成为一幅画。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皇后、妃嫔,几乎人手一把扇子。“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在这首《怨歌行》中,西汉女诗人班婕妤以团扇自喻,来抒发宫怨。深宫女子,在享受锦衣玉食的同时,也有着更多的不安。她们害怕失宠,就像扇子害怕秋天一样。因为秋天一来,扇子就用不着了,被随手扔进竹箱,仿佛恩情断绝。可是魏璎珞,从来不拿扇子,活成了一道孤独、坚韧的风景。

  “和泪试严妆”,悲伤时仍然不失精气神。“有意思”,是皇后辉发那拉氏对魏璎珞的评价。在任何境遇中,她都不怨天尤人,而是尽力做到最好。在偌大的紫禁城里,令妃魏璎珞茕茕孑立、迎难而上。她站在茫茫大雪中,走在那条狭窄笔直的甬道上,面对不可解脱的宿命,仍是一如既往地端庄自持。这种柔中带刚的美,是这部剧的最大亮点,也是古典气质的彰显。(陈晓耘)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