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唐风古韵说谷雨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4-19 15: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静

  谷雨临近,天气渐暖。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清明过后的第十五日便是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以其特有的季候特征,在唐诗海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唐风古韵说谷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大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从“惊蛰闻雷米如泥”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霜降有霜,谷子满仓”“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之类的农谚便可见一斑。谷雨与农事的关系,亦是如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岁时广记》引《周书•时训》曰:“谷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几个显著的物象变化中,戴胜鸟尤其受到唐代诗人们的关注。

  谷雨时节,播种移苗,埯瓜点豆。气温回升加快,田地已适合耕种。戴胜鸟在此时的到来,常被人们理解为对农桑活动的督促。王建《戴胜词》云: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

  声声催我急种谷,人家向田不归宿。

  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在王建看来,戴胜鸟就像一位“知天时”的勤劳的劝农官,不辞辛劳地鸣叫,催促人们不要错过农时。在戴胜鸟催种的时节,诗人钱起不但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劳作之余的休闲之乐,并在《南溪春耕》中进行了生动表达:

  荷蓑趣南径,戴胜鸣条枚。

  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

  沟塍落花尽,耒耜度云回。

  谁道耦耕倦,仍兼胜赏催。

  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如若能在农暇之余,有诗书相伴,岂不更为快哉!钱起的这种体会,在晚唐诗人曹邺的《老圃堂》中得到了呼应: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一作薛能诗)

  辞官归去的曹邺,宛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诗人陶渊明,躬耕田间,享受着远离官场喧嚣、有诗书常伴的愉悦。

  当然,劳作之余,唐朝诗人们在谷雨时节的游赏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如遇好天气,诗人们游赏的雅兴便会一发而不可收。盛唐诗人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诗云: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晴明的谷雨日,诗人泛舟镜湖之上。和畅的春风,澄澈见底的湖水,还有翩跹的鸥鸟,让人喜不自胜,坚定了归隐湖山的人生理想。以“人面桃花”而著称的中唐诗人崔护,在《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一诗中记录的,也是一次谷雨时节的湖上泛舟: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相似的湖光山色,同样的游赏,同孟浩然相比,崔护的笔下多了些繁华、热闹,少了些宁静、澹远。

  其实,不单单是诗人们,即使是普通的士女,往往也不负大好春光。中唐时李嘉祐的一首《春日淇上作》,为我们展现了暮春时节人们赏春踏青的欢乐场面: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

  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唐代人春游时的那种“放纵”,那种“疯狂”。

  除了郊游踏青,赏花也是谷雨时节必不可少的游赏项目。“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谷雨时节,红红白白的桃花杏花,此时已然是“花褪残红青杏小”。“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权德舆《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正如诗中所言,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牡丹,却正得其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谷雨三朝赏牡丹”的习俗。晚唐诗人王贞白《白牡丹》诗云: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在春雨的润泽下,白牡丹悄然绽放。奇异的香味,淡淡的装束,是白牡丹的独特之美,亦可看作诗人对非凡心志的一种自我认可与期许。

  游赏而外,饮茶也是文人必不可少的雅趣。谙习茶道的朋友,常有明前茶、明后茶之谓。古人饮茶,更注重茶品。“茶之佳品,摘造在社前;其次则火前,谓寒食前也;其下则雨前,谓谷雨前也。”(王观国《学林》)谷雨前后,煎茶品茗,甚至相互馈赠,成为文人们的赏心乐事。晚唐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诗云: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谷雨时节,饮上一杯新茶,不但能够消渴,还能醒酒提神,诚可谓妙哉妙哉!不仅如此,以茶相赠,分享谷雨茶的清香,也是文人雅趣的体现。晚唐诗僧齐己的《谢中上人寄茶》,即道得了谷雨茶的清美: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想必齐己的道中好友中上人,更是深得其中乐趣。

  一个节气,一首首诗歌,一种种心情,唐代诗人们关于谷雨的吟诵虽不可谓多,却也展现了他们多彩的生活、多姿的情怀。今天读来,意趣盎然。(李静)

 

  唐风古韵说谷雨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