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红楼梦》中的众口一词和众说纷纭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红楼梦》中的众口一词和众说纷纭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7-08 13: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名家评红楼”系列评论】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詹丹

  小说写人物的言语,既有清楚交代身份角色的,也有虽不交代,但可以由说话内容、语气中看出人来的。这样的言语描写,大多在努力显示人物的个性化特点。但也有一种言语描写,作者会故意模糊言谈者的身份,让言谈者以“众人”或者“有的人”的面貌出现在小说中,形成众口一词或者众说纷纭的舆情状况,从而起到塑造人物、表现情节的特殊作用。《红楼梦》在写这类“众人道”或者“有的说”时,显示出耐人寻味的特殊效果。

《红楼梦》中的众口一词和众说纷纭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第十六集,贾母带了一大群人游大观园。在藕香榭宴席上,贾母让王熙凤搛些茄鲞喂给刘姥姥吃。

  所谓“众口一词”,往往写众人趋同性的议论和看法。例如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吃到贾府招待她的美味菜肴茄鲞,不相信这是用茄子作的原料,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这是以众口一词的言语,来强调事实无误。还有第五十七回,湘云发现一张当票却不知是何物,众人都笑道:“真是个呆子,连个当票子也不知道。”这也是在强调,既然众人都知而湘云不知,自然是识见有限,但从侯门小姐角度看,不识此物也属正常。不过更具深意的是,湘云不知的东西,恰恰是邢岫烟已在用的东西,人生的对照意味,就强化了。联系到湘云后来命运的多蹇,众人笑其为呆,更多了一份感叹之意。

  正因为众人的趋同性看法往往不是包罗一切的,而是以“众人道”来烘托众人之外的个别人的看法,所以小说的戏剧冲突就发生了,更不用说,有时候戏剧性的效果,恰恰是要靠众人之口把气氛烘托出来的。第二十二回写为宝钗过生日看戏,王熙凤看出其中有个演员长得像黛玉,就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明白,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到了,但不敢说。只有史湘云心直口快,笑说像林妹妹。宝玉急得递眼色给湘云,已经来不及。但小说接下来写:“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这里,众人一致说“果然不错”,是由史湘云的笑说所引发,但史湘云的笑说,是与宝钗、宝玉不说或者如凤姐那样的拐着弯说形成对照的。这样,个别人说话引发整体说的轰动效果,整体说的一致又烘托出个别间的彼此差异,这才是小说写“众人说”的匠心所在。

《红楼梦》中的众口一词和众说纷纭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第十集,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在院中搭了小戏台。王熙凤指着龄官说:“这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看像谁?”

  同样是第二十二回,大家在贾母处赏灯取乐,贾政因不见贾兰,就问怎么不见“兰哥”。他母亲李纨回说:“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这里的“众人说”,代表的是常情常理,所以判断贾兰为古怪,其实是在说他的性格跟众人不一样,是以众人来显示贾兰的另类。

  另一种以“有的说”来描述众说纷纭的状况,如第二十五回写宝玉、凤姐受马道婆陷害,中了魔法,显出病危的症状,小说写道:

  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玉皇阁的张道人捉怪的,种种喧腾不一。

  这里众人纷纷出主意,其实说明大家对诊治毫无方向可言,也说明这种种主意,其实都落在了常规之内,从而为后面写世外高人一僧一道出手援助作了铺垫。正是从相对于“众人”而言的僧道角度看,“有的说”表面上七嘴八舌,其实却有着本质意义的无能为力的一致性。反过来说,在有的场合,“众人道”的一致性,却也混杂着众说纷纭的可能性。

  众人的发声总是在公开场合,这场合与个人间的交谈乃至密谈有根本差异。所以,个人在众人面前的发声或者公开场合的众口一词,就带有一定表演性,未必意味着在隐秘的场合也会有相同的意见,更不意味着众人的内心世界也真这么想。

  比如凤姐总希望在众人面前建立自己的威风,并需要在众人中,显示她不一样的聪明、才智乃至不可或缺的作用。她在众人面前说笑不断,以给老祖宗消遣解闷的名义,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嬉笑娱乐的中心,让喧腾的众声缭绕着她、烘托着她。而众人对凤姐的实际态度,相当复杂。凤姐常能利用公开的机会,通过半真半假的玩笑,主动出击引导众人构建起的舆情,让周边的人在公开场合来迎合她、夸赞她。至于这样的众口一词在多大程度上显示了真实心理,其实是很难说的。

《红楼梦》中的众口一词和众说纷纭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第一集,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会面后,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仔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第五十一回中有一处描写,就生动展现了凤姐与众人的互动性。

  小说本来是说袭人归家缺衣服,凤姐把自己的衣服给了她,又特意显出小气的样子,一面要求袭人来年自己做新衣的时候归还她,一面又抱怨平儿自作主张送衣服给袭人,使得在场的众婆媳们发表一致意见道:

  奶奶惯会说这话。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的赔的是说不出来,那里又和太太算去。偏这会子又说这小气话取笑儿。

  又评价平儿的举动说:

  这都是奶奶素日孝敬太太,疼爱下人,若是奶奶素日是小气的,只以东西为事,不顾下人的,姑娘那里还敢这样了。

  这种舆情一边倒的称颂,其实是需要打问号的。因为在私下场合或者小范围里,周瑞家的曾经对刘姥姥说凤姐待下人太严,赵姨娘对马道婆说凤姐要把贾府的一份家私全搬回自己娘家去,贾琏指责凤姐贪婪到从油锅里捞银子花。这些,都是与众口一词有矛盾的。凤姐对这样的议论不会不清楚,所以她毋宁顺着别人对她的习惯看法,直接把这种小气在众人面前表演出来。这样做的效果是,既可以让善于迎合的众人形成一种舆情,来纠正私下里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也把自己惯常的小气置于一种玩笑的氛围,使得小气,在凤姐这边似乎成了活跃气氛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她道德上的谴责意义。所谓的“奶奶惯会说这话”,就是把凤姐的玩笑话和过去联系了起来。而凤姐也乐于接受这样的吹捧,不但她确实是个说笑的高手,而且,也通过众人似乎很“诚恳”的吹捧,把其中一部分对凤姐不满、曾吐槽过她的人置于自相矛盾的境地。

  如此人设,让众人的言语不得不跟着一个主旋律转,甚至在公开场合违心地来吹捧她,充分体现出凤姐的才能——那种操控舆情的才能。(詹丹)

 

  《红楼梦》中的众口一词和众说纷纭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