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中国节·清明】文化传承要站在时代的风口之上

2017-03-31 08:47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3-31 08:47:42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谢伟峰

社会发展,带来人才流动,让很多身处异地的人们无法即时履行作为亲人的家庭义务。不仅是清明节,包括春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也无不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遗憾和缺失。这是时代语境,它并不能以个人意志而达成圆满。“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因此,就必须有种可以多方认可的平台,来“代劳”和补缺这份无法兑现的亲力亲为。

【网络中国节·清明】文化传承要站在时代的风口之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仲春与暮春交集之际,又是一年清明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应该是最具有泥土气息的——“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的古人云,字里行间中,就把天人关系和耕种基因充分地浸染在这一颇具清新气息的时节里。因发轫于农业社会的悠悠远迈,让清明节得以用岁月之犁深耕伦理文化的深厚土壤,至今,扫墓、踏青、植树等清明传统习俗,在民间都已经形成高度统一的流程,并成建制地流传下来。虽然这些风俗习惯,不见得是要看齐于庙堂之高的繁文缛节,但那份存于心中的敬畏和遵从,依然故我地在中华儿女的行为举止中延续下来。

不过,最近一则关于“微信扫墓”的新闻报道,倒是冷不丁地把清明节的泥土气息“拔高”到网络的前卫潮流。报道称,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快和新技术的发展,在旺盛的需求下,催生了“代客扫墓”。而今年,清明祭祀又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出现了“微信扫墓”。但对于这个新生事物,网友们的立场针锋相对。据调查,超四成的被调查者支持“微信扫墓”,认为其为那些不能返乡的人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途径;而仍有近四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微信扫墓”没有仪式感,并不能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

虽然,扫墓是此次网络讨论的关键词,而非清明节,但作为后者的固定风俗,扫墓是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具有明确的清明符号。“拜者、酹者、思者、为墓除草添土者”是规定动作,“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也是标准流程。加之悼念和踏青也是古人存念于“天地之间有大德”的融合和衔接,这就坐实了要以人的身临其境来接受传统佳节的感知。如今,这些都被看似包了圆儿,甚至被“上传”“下载”“订购”,成了网络化的商品,此情此景,又该让传承情何以堪?

但这种判断,其实带有主观上的先入为主,而非客观的换位思考。“微信扫墓”不是子孙后代“拍脑袋”决定的,它无意颠覆已经绵延千年的清明祭祀扫墓的传统,而是利用先进工具“链接”出缅怀与追思。它对祖先“思时之敬”的内核,并没有因为形式创新而得以稀释,反而是给它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让它尝试站在这个时代的风口之上,传统文化的内涵才得以在多维度的空间里传承和发散。

社会发展,带来人才流动,让很多身处异地的人们无法即时履行作为亲人的家庭义务。不仅是清明节,包括春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也无不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遗憾和缺失。这是时代语境,它并不能以个人意志而达成圆满。“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因此,就必须有种可以多方认可的平台,来“代劳”和补缺这份无法兑现的亲力亲为。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绝非是有意无意的抛弃了传统佳节的风俗习惯,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它的“升级”中——网络的虚拟,却精准地寄托出了实实在在的思绪。从这个维度来看,传统佳节的传承没有落在尘埃里,而是被“大珠小珠落玉盘”了。

这也给传统文化的拥趸提出了新的思考维度,那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包括礼仪、习俗和活动,都将面临着新内容的注入。不管是倒逼还是主动,都有了此番趋势。这也是传统佳节曾经的来时路。就拿清明节举证,据史料记载,清明扫墓是秦朝以后的事,到唐朝开始盛行,在宋元时期再将寒食风俗与踏青等活动相融合,而明清则承接前代旧制,把其发展为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传统大节,民国则把植树也确定为常规项目。从清明节走过的这条千年之路来看,移风易俗和推陈出新,应该就是辩证的统一,且无不都站在时代的肩膀之上,如此,方有笃定的前行方向。如今,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风口和主流,对照往常经典的传统传承标准,再回避“互联网+”的包容思维,还真有些“不合时宜”。

当然,传统佳节绝非是小孩子,可以任由他人肆意打扮、把玩。对于它的各种切入与输出,都需要恪守原则,不能信马由缰。互联网对传统佳节的文化传承,应当秉承地是严肃性和内涵性。再则,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因此要扬长避短,不能让网络把传统佳节给快餐和娱乐了,否则将有异化和遗失之可能。因此,在当代传统节日挖掘及传承的过程中,抢占网络高地也就成了有担当者的应有之义。

如今,包括光明网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合开展的“网络中国节”等主题活动,就精心烹制了春节、清明、端午等节日“菜单”,利用网络扁平快的点题,以及受众的无远弗届,毫不违和地让现代人们和传统文化来了一次拥抱。这种尝试,不空洞,不敷衍,不落俗,它让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有了“走得更广远”的契机,并因图片、资料、语音等“干货”的体系丰满,而逐步摆脱了以往线下那种点对点的灌输模式。这种颇具跳跃性的薪火相传,尤其被年轻人所接受。就此此看来,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还真不妨多多益善。(谢伟锋)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