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想去哪里?
光明图片
我要投稿
时政
国际
时评
理论
文化
科技
教育
经济
生活
法治
军事
卫生
健康
女人
文娱
电视
图片
科普
光明报系
更多>>
光明网
»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文艺原创
毛夫国:文明忧思下的怪诞悲喜剧
2025-08-28
詹 丹:从高考题看阅读理解的精准性
2025-08-28
从《沙尘暴》到《扫毒风暴》,看时空艺术的圆与缺
2025-08-27
解构西游,重写聊斋:暑期档动画的古典IP新语法
2025-08-26
演而优则导:一场关于创作身份的艰难转型
2025-08-25
田 广:“安万现象”背后隐藏的艺术规律与文化密码
2025-08-25
Labubu出圈:中国潮玩IP的文化价值与未来路径
2025-08-25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一场类型混搭的荒诞“游戏”
2025-08-19
《好好说再见》:面对死亡的另一种答案
2025-08-19
《浪浪山小妖怪》:哪怕寂寂无名,也要全力反抗
2025-08-19
西游IP翻拍无数,“小妖怪”何以撕开新口子?
2025-08-18
恋情至上,侠义凋零:仙侠剧同质化现象亟待反思
2025-08-18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复调失衡处,母亲消失时
2025-08-18
詹 丹:从有关《红楼梦》教学的一堂公开课说起
2025-08-14
《神奇四侠》:复古未来主义的再构与文化镜像
2025-08-14
《淘金记》:穿越世纪的共情密码
2025-08-14
闫 伟:打拐故事如何牵动人心?
2025-08-12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当创作者背离了初心
2025-08-11
《戏台》:大众艺术与精英艺术的对话
2025-08-11
《你行!你上!》:叙事失衡下的“中国故事”表达困境
2025-08-11
《她的生存之道》:人设亮眼、叙事失败的类型大杂烩
2025-08-08
《以法之名》:检察剧类型化探索的得与失
2025-08-08
戏里戏外的世界:《戏台》的隐喻与讽刺
2025-08-06
从“农民画”到“乡土绘画”,一场美术界的概念更新
2025-08-05
李 超:抗战题材微短剧,成了神剧的温床?
2025-08-05
2025上半年剧集市场:繁花背后,冷思前行
2025-08-04
姜振宇:“科幻时代”里的科幻该何去何从
2025-07-31
《戏台》:荒诞时代的悲喜交织与讽刺锋芒
2025-07-31
破解“文化空心化”:从符号消费到精神内核的回归
2025-07-31
历史真实的边界:影视叙事中史实与艺术的博弈
2025-07-30
警惕文化啃老:从经典翻拍看创作惰性与创新乏力
2025-07-29
长短剧共享IP的模式创新与“共生之困”
2025-07-29
抗战纪录片如何更新价值表达与记忆书写?
2025-07-28
《正当防卫》:热门题材,缘何褪色?
2025-07-24
《长安的荔枝》:一个小官的西西弗斯之役
2025-07-24
江 飞:警惕文艺评论的“三失”陷阱
2025-07-24
视听体验过剩时代,体育电影何以重燃大银幕激情?
2025-07-23
李林荣:女频年代文现实主义叙事的新探索
2025-07-23
林曦明:向传统低头,向生活弯腰
2025-07-21
《恶意》:悬疑外衣下的空洞说教难以直抵人心
2025-07-17
《雁回时》:女频叙事的低回与困境
2025-07-17
《扫毒风暴》:正义追猎中的时代镜像与生命重量
2025-07-17
《碟中谍8》:谍战经典如何蜕变成“超英大片”
2025-07-15
音乐剧《大状王》:与其当“天花板”,不如作“参照系”
2025-07-15
陈林侠:《小白船》票房惨淡,艺术电影“不艺术”
2025-07-15
LABUBU现象辩证法:如何守住创意与商业的天平
2025-07-11
《淬火年代》的“哑火”直击长剧创作之痛
2025-07-11
赵阡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银幕角色?
2025-07-11
从“想唱就唱”到“让我来唱”:素人音综的困境与突破
2025-07-08
《地球特派员》:困在合家欢里的孤独突围
2025-07-08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笑料拼盘难掩内核空洞
2025-07-04
《酱园弄·悬案》:旧案重述的重心偏移与价值偏狭
2025-07-04
《长安的荔枝》:当历史厚重感消解于轻喜剧叙事
2025-07-04
用治愈粉饰伤痛,是亲子关系的和解之道?
2025-07-02
黄典林:用轻盈的方式讲述厚重的历史
2025-07-02
《在人间》:形式狂欢下的叙事崩塌与共鸣消解
2025-07-01
《忘了我记得》:一场充满温情的陪伴之旅
2025-07-01
怀念蔡澜,洒脱叙事背后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困境
2025-06-30
《在人间》:高概念叙事为何没有软着陆?
2025-06-30
从《人生海海》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类型化叙事突破
2025-06-30
《绽放的许开心》:别用童话滤镜遮蔽现实棱角
2025-06-27
青年书写与文化共生:国产动画电影的“破壁密码”
2025-06-27
当藻井“复活”在元宇宙!让传统文化“活”过来讲故事
2025-06-27
天坛琴之声民乐团:打破审美隔阂,让民乐回到大众中去
2025-06-25
纪录片《诗美成都》:寻一颗跨越时空的诗心
2025-06-25
《折腰》挑战古偶流水线:“狼狐cp”因何破局?
2025-06-24
陆玄同:《长安的荔枝》,守护生存的尊严
2025-06-23
《绿色长城之〈沙·生机〉》中的北疆图景与生态实践
2025-06-23
丁兆丹:杂文创作的守正创新与气韵传承
2025-06-20
孙 慧:从《藏海传》观察当代国产权谋剧的类型进化
2025-06-20
超越共生:《好东西》里的母女关系重建
2025-06-20
《赛末点》:“于连式”故事的后现代改写
2025-06-20
詹 丹:“专、转、传”与“认可度”
2025-06-16
《小小的我》:“普通”渴求与影像表达的悖论
2025-06-16
《我们就此别过》:“世界”之外,爱与信念永存
2025-06-16
2025年上海高考写作题争议:基于理性前提的审视
2025-06-13
《人生若如初见》:如何让历史“活”过来
2025-06-12
从“+非遗”到“非遗+”:《藏海传》的中国式叙事实验
2025-06-12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在钩沉历史中开掘深意
2025-06-12
纪录片《绽放的花儿》:共绘融合发展的时代画卷
2025-06-11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