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张守涛
最近在国内上映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赢得了超过8亿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引发了一些电影人的热议和思考。这部电影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它的成功之处对国产电影乃至本土文艺作品又有何启示呢?
《摔跤吧!爸爸》剧照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题材取自印度本土,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改编,非常接印度地气。其次,它保留了印度电影的传统歌舞特色,如在婚礼和吉塔载誉归来等情节中,印度传统的民间舞蹈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呈现。也就是说,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它都是一部具有鲜明印度风格的影片。
但是,这部电影表达的情感、反映的现实又不仅仅是印度的,如它对个人梦想、家庭关系、国家荣誉等的渲染、弘扬,以及对官僚主义、男女不平等的刻画、批判均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也是它不仅创下印度票房新高,同时在英国、美国、荷兰、挪威、巴基斯坦、中国等地拥有高票房和不俗口碑的真正原因。
《摔跤吧!爸爸》以比较完美的本土故事、形式反映了普遍性的情感、现实,因而走出印度、冲向世界。这也正是它对我们国产电影和本土文艺作品的启示所在,即要用本土的“瓶子”装世界的“好酒”。
一方面,“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特色,这也是其吸引外人的资本所在。文艺工作者不要一味地只是停留在总觉得“别人家的好”的层面,而是要立足本土,努力挖掘自己的文化宝藏,充分开发那些具有潜力的文化IP,讲好自己的故事。
另一方面,“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事物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民族文化再有特色也脱离不了人性这一根基。人类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相通的,放眼那些收获口碑的影片,无不具有某种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文艺工作者不能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像鸵鸟一样埋头于我们自己的“宝藏”之中,而是要面向世界,融入世界文明潮流,扣响能引起世人共鸣的和弦。
文艺作品要用本土的“瓶子”装世界的“好酒”,才能芳香远播。国内从来不乏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影视剧为例,远的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震惊国际影坛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电影,近的如流行东亚的《甄嬛传》、红遍非洲的《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电视剧。文学作品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融本土特色与世界复杂于一体的莫言小说,正如诺贝尔奖颁奖词队莫言小说的描述:“杂糅幻想与现实,历史与社会视角,莫言创造的世界之复杂性令人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同时他又在中国古老文学与口头传统中找到新的出发点。”
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以特色内容、形式反映普遍性的情感、现实,这是《摔跤吧!爸爸》成功的主要原因,也应该成为我国文艺作品的追求!(张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