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沅君
头脑风暴,智慧火花,思想光芒,一场正常的辩论中有的这些,《奇葩说》里有吗?它有,但是看起来像毒舌和喷子
最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吃饭的时候总是顺带打开电视,好像不看点什么就没食欲了似的。拿着遥控器划拉来、划拉去,最后就在《欢乐颂2》和《奇葩说4》之间举棋不定。倒不是说这俩有多好看,实在是其他的太烂,而这两部也各有各的问题。自从换了导演,《欢乐颂2》的情节就变得拖沓不堪、进退失据,对于像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沦为了鸡肋。同样没能打破续集魔咒的是《奇葩说4》。虽然综艺节目不太需要像电视剧这样的连续性,《奇葩说》从第3季开始口碑就已出现明显下滑,不可思议的是它还有第4季,更不可思议的是我还是点开了它。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盘隔夜的辣椒炒肉,或许还能勉强拿来下饭。
第一期的辩题“是你,要不要做单亲妈妈”自然比较吸引我。开场用一个追思会的形式送走了高晓松,迎来了何炅、张泉灵和罗振宇这几位新加入的贤者Club成员。马东用一段时下最流行的喊麦,介绍了第4季人员及规则上的一些变化,顺便把本期女嘉宾徐静蕾请了出来。八卦完嘉宾后进入正式的辩论环节。反方一辩大王、正方一辩范湉湉、反方二辩刘楠、正方二辩董婧、反方三辩颜如晶、正方三辩吴迪轮流发言后,正方导师张泉灵与反方导师蔡康永分别结辩,观众投票反方获胜。
所以,就是这样一场平静的辩论会?当然不,上面一段只是介绍流程。《奇葩说》本质上是一个贩卖观点、段子、狗血、爆料,由表及里无逻辑、无节操、无下限,以搏人眼球的群演脱口秀。它讲究的根本不是彬彬有礼、你来我往、有理有据的逻辑比拼,而是咄咄逼人的驳诘质问,火力全开的语言扑杀,一往无前的攻城略地。即便这样,每个人都能顺势接招、化解于无形,这是它显示高明的地方。
在《奇葩说》的辩论场上,可以打情骂俏,可以人身攻击,可以撒泼,可以撒娇,可以自曝身世、现身说法,可以威逼利诱,可以调戏导师,可以粗口,可以表演,可以各种装。总之,无所不用其极,一个说话的场面变得群魔乱舞、板砖与唾沫横飞,毫无规则可言,而这大部分取决于栏目所宣扬的自由价值观。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却因为自己的不一样,在生活中遭受了太多的白眼,为什么不能自信一点、把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全部表露出来呢?奇葩无罪,放肆有理。至于它的表现形式,要的就是每个人都来张扬独一无二的个性,释放自己内在的奇葩,观众只要能震惊、看得爽就行了。
不管节目中的各位辩手多么夸张、狂妄、无厘头,也不管他们的观点多么令人大跌眼镜,他们现身表演多么卖力,场上最会说话、最冷静、逻辑最严密的那个人还是蔡康永。他几乎就是整个《奇葩说4》智商、情商担当,是这个节目难得的一点优雅、知性的代表。如果没有蔡康永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聆听,并适时指出辩论的问题,场上局面就会显得过于失控了。
至于贤者Club的其他几个成员,何炅是主持人,张泉灵和罗振宇是导师,这三位明显与《奇葩说》的气质不符,导演不知是想让他们来救场还是要搞点别的动静出来。何炅主持《奇葩说》,分分钟就让人出戏,脑子里总是转到另一个节目去了。再说了,念几句串词而已,单拎一个人出来主持毫无必要,即使浪费也要请这样一位价格不菲的大咖来,为了留住观众,也是拼了。张泉灵是这季导师中唯一的女性,她拿着小草稿一本正经念实验数据的样子,既可爱又尴尬,她的气质太清纯,是场上最不奇葩的那个人。罗振宇是一副典型的狡猾的中年人的模样,一边胡说八道一边似笑非笑,观点里满是套路和陷阱。马东还是一如既往地调皮搞怪,不乏深意。
这一季的人设里,每期除了两位下凡导师亲自带队外,还有两位预备导师,选择自己支持的一方,在一旁观战,最后也有发言机会,为支持方加油。四位导师的配备显然有些臃肿,预备导师在辩论中起到的作用实际并不大,每期也就出现一下,撑撑场子。比预备导师更明显来撑场子的是嘉宾,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既不活跃、也不参与,存在感和互动为零。这么辛苦地撑场子,节目组的忧患意识不可谓不强。
《奇葩说》走到第4季,形式趋于固化,对于老粉丝来说已经引起重度审美疲劳了。穷则思变,可惜它变化的方向好像不太对。辩手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可以将对手怼得体无完肤、心悦诚服,轮到导师发言,场上就鸦雀无声,然后一致鼓掌。导师与辩手之间也几乎是零互动,这样安静、这样和平,真的好吗?况且这个加长版的导师队伍,俨然还端着专家权威的架子,不太放得开,少了一点与民同乐的意思。如果导师能跟选手一起互辩,一定能迸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样才够劲爆,才能体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才是对权威的挑战,是真正的奇葩自由意志。
“要不要当单身妈妈”的辩题辩到最后,其实也没有改变多少观众最初的立场和想法。虽然节目总是煞有介事地强调“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但网友怎么可能喜欢看严肃的东西,当然是越肤浅越好、越直率越好。《奇葩说》实际正是这么做的。节目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吸引观众的也不是辩题本身,而是节目的形式。形式已经化于内容,成为内容中最重要的那部分。这场形式的核心特点,顾名思义就是“奇葩”。这个节目的包装,从头到尾也是奔着奇葩去的。
首先是包装外在形象,场上主持人、导师及辩手的奇装异服、奇特造型和出位的妆容,照着年轻化、个性化来打造,尽一切所能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其次是对明星辩手和导师的个人风格进行包装,给每个人打造一个无法复制的出场方式、一种鲜明的、特征化的语言风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把思想和观点包装成奇葩的样子,让它们看起来很新鲜、很独特、很动人,光在说话方式上就进行了多种探索,非常具有迷惑性。虽然网友不喜欢严肃的东西,但喜欢特别的东西。《奇葩说》几乎是以奇葩展览和语言集市的方式,给观众的价值观打破桎梏、拆除樊篱,激发出内心一些真实的、自由的小小火花。
我们当然都想要自由,比如,自由选择的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坚持做自己的权利。在一个无处不追求自由个性的时代,这样露骨地贩卖个性真的好使吗?至少《奇葩说》成功了。奇葩说式的辩论,外化和扩大了正常说话方式中语言潜在的攻击性、强迫性以及观点的掠夺性、侵略性,而且是以令人开怀大笑的方式加强了人们对这一潜在特质的印象。头脑风暴,智慧火花,思想光芒,一场正常的辩论中有的这些,它有吗?它有,但是看起来像毒舌和喷子。所以,千万别被它的外表蒙蔽了。(宋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