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王辉:
《三三》是一部唯美主义的作品,小桥流水般的江南风韵与戏剧的美学自然吻合,精致优雅。
纵观这部剧,不足之处有二点:第一,戏剧的故事指向性不强,造成了人物的情感冲击力不足。第二,每个人物的性格塑造还有细化空间。
我建议在舞台的某一侧,放置一台水磨碾子,母亲的艰辛通过扫米的具体动作呈现出来,而这个碾子里隐藏着关于三三已故父亲的故事,它是一个悬念。小说里有一个细节:“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进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枧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和唱歌一样转动起来”。三三的母亲一面说话一面拿长把扫帚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弄得全身是灰,一下就能把磨坊主人的辛苦劳作表现出来。三三一家孤儿寡母,本身就为小说提供了传奇基础,但是《三三》缺少这部分故事和情结,这证明,碾子不可缺少。
第二,加强少爷教三三学文化的情节。少爷到最后有一段唱词略有断头戏之感,这句唱词唱的时候留下悬念,感觉他给三三在城里有什么安排,但他去世以后这部分却没有着落,显得前后不搭。
而且,本剧可以再加大改编力度,比如说桃子这个人物。桃子这个人物应贯穿本剧始终,从阳光走向阴郁,直至发生悲剧。但即使这样,依然阻挡不住三三追求文明的脚步。
我还建议,《三三》可再着墨描述一下母女俩的生活——清苦,但有一种艰难的美好。
还有一个建议是关于人物设置的,就是父亲这个角色。三三的母亲对城里的生活和文化,或者说是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抵触。三三的父亲做工时不幸身亡,尸体被拉到村里掩埋,造成了三三的母亲有了这种心理创伤,和三三起了一定的观念冲突。三三对城市文明渴望已久,而且好奇、探寻,爱打听城里的故事。她特别想摆脱继承碾坊的生活,因为她妈妈就继承了她爸爸的生活。最后,她还是抵挡不住城市文明的召唤,到了城里。我的想法是,可预言般地用这个结尾,昭示城市化潮流不可避免。尽管在某一层面可能是悲剧,但现实生活和心理联系就初步建构起来,改编的价值也会有所体现。
总的来说这部戏要再轻盈一点,每一个任务以及全剧主题还需细化。把画面感和主题的走向、把握、象征性意味,在改编之前定位好。
(光明网记者刘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