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云南玉溪市滇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冯咏梅:
我认为《三三》这部戏确实很清新、精致,有浓郁的地方剧种特色,具有独特性。尤其是三三的扮演者董红表演得非常好。她的唱腔细腻,音质里有一种很难得的金属特质,音色有一种舒适的美感。在三三这个角色的塑造上,董红表现得人物是一个清纯、朴实、干净得一尘不染的少女。我看着剧中的纯真形象,立刻能想到云南人烟稀少的乡野间,确实见过那种清纯如水的女孩。
目前还是有点美中不足,提几点建议:听董红声腔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十六、十七岁的少女之美,但是当她念白的时候,一下变成了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儿,听觉和视觉不太统一,大概是她塑造角色时想尽量显得顽皮一些,我认为人物塑造和表演尽量不要显得太幼稚,还需要让表演和声音再和谐一些,让人觉得更自然一点。
除此之外,看得出来整场戏的形体都是经过设计的,很精细,这对人物的情感外化很有帮助。但现在的问题是,几乎每剧唱腔,包括念白部分,都附着身段,让人感觉有些过于“满”了。这部戏毕竟不是传统戏,我觉得要自然流露,要有表演中的自由空间。 有规则的自由动作是表演美学的最高要求,在有设计的基础上要转化为不露痕迹的、自然流露的表演状态。希望形体设计的老师,为演员留出一定的空间,包括声腔、表演都不能是规定死了的。二度创作是具有创造性的,一个演员今天的表演和昨天晚上的表演可以是不同的,内心情感外划是需要演员随着演员的熟练每场演出时不断调整完善的。一个创造性的好演员他可以不断地尝试多种表演方式,手法能让情感外化得更全面、完美与准确。
在导演的场景转换上我有一点建议。第六场转第七场的时候,三三跟她妈妈的那场戏切了一次光,紧接着她上来唱了一段唱腔之后又切一次光,转换到群众在桥下洗衣服。这样频繁的切光就会给我一种断戏的感觉,多次切光让人感觉到场景转换太过零碎。有些场景完全可以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希望尽可能这方面衔接的流畅一些。
当然以上的建议也有不成熟,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光明网记者罗旭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