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羡人间琢玉郎
——访青年艺术家李鹏
烛火微醺,房间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已是午夜,一位老人伏在案边,仔细打磨着手中的玉器,玉石在烛火中发出温润的光泽。他轻轻抚摸手中的美玉,像是触碰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眼神中透露出爱怜与喜悦。
李鹏近照
这样美好的场景出自青年艺术家李鹏的系列组画《天工开物——琢玉图》。在他的笔下,人玉相辉的美跃然纸上,卓尔不凡的技艺令人肃然起敬。2015年,李鹏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开始创作该组作品。2017年,作品进入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
致敬传承
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辉煌灿烂。打磨玉器的过程被称为“治玉”,治玉之人被称为“玉雕师”或“玉工”,玉工们都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但就是这样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历史上竟找不到与之相关的艺术创作。“只能找到治玉的工艺图,并没独立意义上的创作。”李鹏的作品《天工开物——琢玉图》是首次以玉工治玉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创作,也是第一次以绘画创作向琢玉师致敬。
《天工开物——琢玉图》国画
李鹏的灵感来自于一段老艺人治玉的视频,他被画面中玉雕师专注的神情所吸引,当即就开始构思创作。“为充分表现琢玉之美,我在构图、色彩、意境营造等方面努力创新。”比如,他打破构图常规,将玉器旋转的线条与玉工的劳作穿插其中,以整体造型体现出玉所蕴含的审美与文化观念。在绘画语言上,李鹏将精细深入地刻画与自然随性地泼彩、苍茫厚色的龟裂结合起来,寻求琢与不琢中的平衡。“我通过工写相融、虚实相生的方式来表达人玉相辉的美好意象,进而呈现出玉文明蕴含的民族精神。”
中国美术学院博导、吴宪生教授这样评价李鹏的作品:“严谨而松灵,抓住了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视觉命题。”吴宪生是李鹏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博士指导老师,在他看来,李鹏是一个有着出色绘画能力与理论修养的学生。“《天工开物——琢玉图》组画视角新颖,体现出意象为先,工写结合的美学追求。”同样,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唐勇力教授指出了《天工开物》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这一作品不仅填补了琢玉文化在绘画创作中的空白,更是对写意性工笔的有益探索,“在画面处理上突破常规,营造了充满想象与文化意味的视觉空间。”
独守匠心
在完成了《天工开物——琢玉图》绢本工笔画之后,李鹏将自己的宅号取名为“琢玉堂”,画中琢玉师认真、执着的状态也是他追求艺术时的真实写照。
李鹏将艺术看作是心灵的桃花源,非常享受在艺术中行走、发现、创造的过程。李鹏小的时候,家中曾来过一个“神奇的叔叔”——他用圆珠笔作画,笔下的龙凤栩栩如生,这一度让童年时的李鹏十分着迷。“一个人的成长中,榜样对其影响和力量是巨大的,我的幸运是,一直都有非常好的老师”正是幸运遇见的那些好老师,促使李鹏走上了艺术之路,也不断激励着他走向一条精益求精的从艺之路。
2015年,李鹏迎来了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节点,大型作品(合作)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天工开物——琢玉图》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成功立项资助,真正开启了他的“琢玉”之路。为了解工匠精神背后的深层内涵,李鹏对琢玉专家、玉器厂进行多番走访,藉此提高了对琢玉工艺和玉文化的认识。为了形象地描绘出治玉过程,李鹏对《天工开物》中的制玉版画插图和故宫收藏的制玉工艺图进行分析,进而理清了治玉的关键步骤,并由此找到了适宜艺术创作的典型环节。历经一年,作品终于完成,并且得到了业内的关注与认可。2017年,他的作品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随“中国艺术新视界”走遍大江南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扩大了知名度。李鹏坦言“国家艺术基金是真的从艺术创作本身出发。”,此前对项目申报有抵触心理,认为刻板的科研评价与鲜活的艺术创作无关。但国家艺术基金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想法,也点燃了他创作的激情。李鹏申报成功之后,有很多艺术家打电话向他咨询相关情况,“国家艺术基金让很多和我一样执着于艺术的年轻人重拾初心、专注创作。”
在一年多的“琢玉”路上,李鹏也成长了很多。“作画正如治玉,需要不断打磨,更需要专注与坚守。”谈到当初视频里那个激发他创作灵感的琢玉师,李鹏露出温馨的笑容。画面中的老人依然全神贯注,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睛里看不到一丝浑浊。或许这位老人真正打动他的,是心底里对于艺术的那份共同的执着——当手艺人称为守艺人,他们坚守的不仅是曾经的文明,更是被年代冲淡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