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越剧《烟波迷月》: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越剧《烟波迷月》: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12-13 09:40

  作者:史殊羽

  新编越剧《烟波迷月》取材自《阅微草堂笔记》“李生传”,讲述的是一对“夫妻对面不相识”的离奇故事。纪晓岚在书中引用了诗人戈涛的评价:“此事竟可作传奇,惜末无结束,与《桃花扇》相等。”评价不可谓不高。

  如果说《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那么《烟波迷月》可以说是“借离合之悲欢,写命运之簸弄,尽人性之情伪”。这部情节离奇、蕴意深刻的剧本,经芳华越剧院倾力打造,精心呈现于舞台,获得不少好评。然而好评之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李生夫妻重逢竟不相识。或许,只有揭开《烟波迷月》的“谜”团,才能深入理解《烟波迷月》的“迷”人之处。

  以今揆古:历史语境的隔阂

  认为“夫妻对面不相识”不合常理的观众,是基于现代认知得出的判断。倘若回到故事发生的历史时代与语境,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罕见。

  单就戏曲而言,在元杂剧《秋胡戏妻》、京剧《武家坡》等传统剧目中,都曾演绎过类似剧情。如《秋胡戏妻》第三折,秋胡离家十年荣归故里,遇到妻子罗氏采桑,二人对面不相识,才会有秋胡调戏妻子“强逼做欢娱”,罗氏咒骂丈夫“怕不得地灭天诛”的戏剧化冲突。再如《武家坡》第一场,薛平贵十八年后重回武家坡,即便有邻人“(宝钏)适才在此剜菜”的提示,当他见到王宝钏还是不敢确认,直到王宝钏报出家门后,薛平贵方才心道:“想我平贵,离家一十八载。今日夫妻相会,并不相认……”同样,王宝钏亦未能当面认出自己的丈夫,薛平贵才生出“洞宾曾把牡丹戏,庄子先生三戏妻,秋胡戏过罗氏女,薛平贵调戏我自己妻”的念头。上述剧情之所以并未引起争议,是因为剧中的男子大多新婚不久就外出游宦,夫妻阔别一二十年,彼此或容颜大改、或印象模糊,如苏轼所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也在常理之中。

  不同于《秋胡戏妻》与《武家坡》新婚久别的设定,《烟波迷月》中李生夫妻二人是“久婚新别”,两人为何“对面不相识”呢?事实上,纪晓岚在转引这则故事时,曾将故事的前因交代得十分详细:李生与妻子新婚不过旬余,母亲病重,因此“夫妇更番守侍,衣不解结者七八月。母殁后,谨守礼法,三载不内宿”。也就是说,二人即便成婚三年,但实际同床共枕不过十日。嗣后二人又因贫穷寄居于妻子娘家,然而“外家亦仅仅温饱,屋宇无多,扫一室留居。未匝月,外姑之弟远就馆,送母来依姊。无室可容,乃以母与女共一室,而李生别榻书斋,仅早晚同案食耳。阅二年,李生入京规进取,外舅亦携家就幕江西。”这段文字说明,李生夫妻投奔外家后,仍长期处于分居状态。不仅如此,李生与妻子分别后,得到岳父“妻子已卒”的来信,这就为二人重逢后彼此不识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故于是相遇,李生信妇已死,妇又不知李生改姓名,疑为貌似,故两相失。”

  不过即便铺垫如此充分,恐怕仍会有人质疑故事的合理性,提出即便夫妻长期分居,也不至于对面不识。尽管古典戏剧会以“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来诠释一些离奇的设定,如《牡丹亭》中“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设定就出乎常理,但很少有人为此纠结。然而,李生与妻子相对不相识却并非“理之所必无”一类,因为在古代的传统社会,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

  明代著名的杂剧家王衡曾经为他的母亲写传记,提到他母亲十九岁嫁与其父王锡爵(明代嘉靖四十一年会元,万历年间首辅大学士),成婚一年之后,二人仍然对面不相识,原文如下:

  “十九归于家大人。时家大人学已大成,每试冠诸生矣。而下帷读弥勤,合卺可一年,脉脉相对,尚未识面。里中人至今传之。”(见《缑山先生集》卷十四《诰封一品夫人先母朱氏行实》)

  《烟波迷月》中的李生夫妇与王锡爵夫妇颇为相似。李生是寒儒,王锡爵新婚时也只是诸生(秀才),他们都是受到传统礼法约束的士子,往往要将儿女之情置于谨守礼法与攻读举业之后,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李生的妻子贞娘贤惠,侍奉婆母衣不解带。王锡爵的夫人朱氏亦如此,王衡在上文中提到,即便后来家道中起,他的母亲仍然谨遵婆母的严训,每日只能吃“三碗羹、肉数脔而已”,尽管挨饿“苦饥”,“吾母怡然进羹糜,无所苦”。王锡爵夫妇“合卺可一年,脉脉相对,尚未识面”的轶事出自其子王衡之口,且“里中人至今传之”,可见现实中确有其事。今人对此不能理解,是因为时移势易,以今揆古所致。

  当然,该剧引发争议的原因,除了“夫妇对面不相识”不甚合乎常情以外,也与《烟波迷月》在改编过程中删减了原故事中冗长的铺垫有关。倘若不了解上述的历史与文化语境,未曾阅读过原著提供的诸多前因,直接进入到夫妻别后重逢的关目,难免会生出困惑。此节算是补述《烟波迷月》关键情节的“前因”,俾与观众解惑。

  稽古揆今:人情叙事的超越

  从《阅微草堂笔记》“李生传”到《烟波迷月》,叙事的重心由“辑录轶事,以助谈资”转为“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抒情的风格则强化了“绵邈含情,正在烟波不尽”的悲剧格调。

  《烟波迷月》原本书写了一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但编剧郑怀兴从中发现了人物背后的命运悲剧与伦理悲剧。前文提到的诗人戈涛说该事“与《桃花扇》相等”,其实看到的只是“惜末无结束”,即李妻不知所踪、李生“后竟为僧”的结局与《桃花扇》侯方域、李香君双双出家,未曾落入大团圆的俗套相似,这在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确不常见。事实上,改编后的《烟波迷月》与《桃花扇》在立意上也有相通之处,都是“借(男女)离合之情”来抒写或关于历史兴亡、或关于礼法人情的深刻思考。

  主角李世儒这一人物,承载了传达主旨这一艰巨的使命。在原故事中,男主人公不过是一个“中州李生”,家世出身无考。在得知妻子死讯后,他加入绿林豪客,因为“虑有后患”,才改易姓名。郑怀兴在改编时,赋予他“世儒”这一名字,让在他出场时就强调自己出身望族,累世业儒:“出身乃陇西李氏,中州望族世代缙绅。奈何风水轮流转,父亲早亡家道沦。”正是因为出身世家,他才会深受封建礼法的影响,在落魄至卖字糊口时,认为自己有负门楣,“落魄何颜书李姓,辱没先人隐姓名”,因此改李姓为季姓,误会由此造成。在桃花岛遇到神似其妻的息姬时,他的内心才会反复纠结。

  原故事中,李生与妻重逢,由于双方一系列误会导致了“对面不相识”的悲剧。如李生虽见姬“酷肖其妇”,姬“亦时时目李生,似曾相识”,然而李生“信妇已死”,“妇又不知李生改姓名”,导致二人初不敢交谈,后习见为常。直至李生回到家中,要为妻子改葬,岳父才告知妻子当日被盗劫走的真相。单就误会、巧合而言,原故事已经具备了戏剧化的元素。然而《烟波迷月》的超越之处在于,弱化了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强调了人物内心的情理交锋。让妻子贞娘(息姬)始终处于“有知”的状态,所以她的痛苦是清醒的,而丈夫李世儒从“无知”的糊涂人,随着悲剧的叠加与真相的暴露,最后爆发为“后知”的醒悟者,使这出悲剧有了更为深刻的人文内涵。

  郑怀兴为此设计了五场夫妇重逢的关目,逐层递进,情节一环紧扣一环。初次相会,在岛上,李世儒初见贞娘(息姬),二人尚未交谈,就被庄丁喝退,一个被告知是大王内眷,一个被告知是徽州季生,因此疑窦初生。第二次相会,宴会上,李世儒内心纠结不已,一方面是“岳父说女已殓岂是谎言”,一方面息姬“肖似妻室”,而此时贞娘已认定眼前人就是心上人。第三次相会,李世儒听闻大盗江一雄介绍了息姬来历,终于放下猜疑,放弃试探:

  “一上此岛最惊心,见到与妻同貌人。种种猜测魂难定,大王一言始安心。吾妻已死无疑问,息姬购来费千金。饱读经书早听过,孔子容貌似阳城。貌虽相似不同品,判若天渊天下闻。吾妻事夫多文静,从来不逾礼一分。息姬对我频偷眼,恐厌武夫喜斯文。方才为何失声哭?恐是为引我怜悯!息姬呀,你与息夫人也不同命,名曰息姬冒犯古人。”(第四场)

  这段唱词,合理地呈现了李世儒谨守礼法、迂腐但不失挚诚的个性。倘若以为李世儒因为贞娘失贞,才怯懦地回避,不愿意相信息姬就是贞娘,未必合乎编者的本意。从剧本来看,李世儒这个形象并不完美,他迂腐又单纯,但对感情却十分忠贞。当他意识到眼前的息姬不是他的妻子后,他立刻断了“妻死复生”的痴念,转而去祭拜亡妻。第四次,二人“阴阳”相会,世儒误以为见到亡妻,吐露追思之情,反惹得贞娘自惭失贞,放弃吐露真相。当世儒认出眼前人不是贞娘,而是息姬时,立刻劝她“夤夜私奔寡廉耻,一旦泄露怎洗涤”,没有丝毫背叛亡妻的念头。后来大盗江一雄弃岛,李世儒坚定地拒绝了江一雄让他带走息姬的提议:“荆妻不幸早去世,娴淑长记在心里。发誓今生不再娶,感谢大王之善意!”从而导致二人又一次错过。第五次相会,是息姬引开官兵,让世儒得以逃生,激起了世儒的同情,但他仍未能认出息姬就是他的妻子。直到世儒从岳父口中得知真相,才恍然大悟。他始终未纠结于妻子的失贞,反而憾恨自己未能认出妻子,导致她蒙受凌辱,之后又不断寻妻,终至出家。

  可以说,李世儒并非一个迂腐的封建卫道士,而是一个虽谨守礼法,却至情至性之人,与《琵琶记》中的蔡伯喈颇为相似。作为传统的士子,他们固然有软弱无能的一面,但也是封建礼法的受害者。尤其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烟波迷月》并未把悲剧的根源简单地归结到李世儒个人身上,尽管李世儒本身对妻子有“布裙荆钗多贤惠”的刻板印象,但真正导致悲剧发生的其实是统摄社会主流的贞节观念:李世儒的岳父之所以隐瞒真相,是因为“落入魔掌节难守,一旦失身千古羞。夫家外家名须顾,清誉一毁遗臭千秋!”贞娘之所以放弃相认,是因为“枯木逢春能再发,女子难逢二度春,天待女儿何刻薄,只许死节禁苟存?”正是因为传统的封建社会,对贞节的刻意推崇,才是这出人伦悲剧的真正罪魁祸首。当然,也有背后隐含的历史与社会因素,《桃花扇》背后是鼎革之变,《烟波迷月》背后是盗寇充斥的乱世,这些都使悲剧具备了更深层次的意蕴。(史殊羽)

 

  越剧《烟波迷月》: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越剧《烟波迷月》: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 压抑下的疯癫:范进中举的底层逻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