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要用舞蹈说话,不能自废“舞”功
——在舞剧《杜甫》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谢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一级导演)
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不是评奖,而是资助,是资助那些有希望的作品。作为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我们有推荐的权利,更有推荐的责任,昨天看完舞剧《杜甫》之后,我觉得这个责任有点沉重。下面提一些建议供编导思考:
第一、舞剧《杜甫》的题材选择是一个难点。如何将诗人的情感外化成舞蹈,将诗人的生活编织成戏剧,这是有很大难度的挑战,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我相信周莉亚和韩真两位编导有能力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第二、舞剧没有剧,或是剧的成分太少,这就使舞剧失去了戏剧支撑,流于一般的舞来舞去。这需要两位编导下力气,想办法,从编剧方面再挖掘,从编舞方面再寻找,一定要寻找到适合舞剧的戏剧成分。
第三、编导对杜甫这个角色的舞蹈性考虑还不够。舞蹈是用有节律的形体动作来表达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塑造杜甫的形象必须用舞蹈来完成,而不是让其站在舞台上摆造型。如何让一个文人舞起来?杜甫的舞蹈形象究竟是怎样的?这需要编导好好思考。不可以用一个跑来跑去的、不说话的话剧演员造型来诠释杜甫的舞剧形象。舞剧要用舞剧的方式来表现,现在一些舞剧不舞蹈了,这不是创新,而是错误的。
值得肯定的是舞剧《杜甫》的编导们在创新上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舞剧上半场的舞段和戏剧情节融合得较好。比如“兵车行”这个舞段,语言感很好,主题动作的提炼也很精准,舞段中融入了杜甫和一位老太太的戏剧情节,所要表达的意图一下子就能让观众感受到,并且还能引发出更多的联想。还有一些语言简练,象征意味浓厚的舞段,创造了一种高度概括的表达。比如“长安赶考”、“丽人行”等舞段都很生动地营造出了戏剧环境,有很多独到的创新,这些都是该剧很成功的地方。
但是从下半场开始后,类似话剧式表演便开始多了,比如在表现两个杜甫——一个自我、一个外我——矛盾冲突的时候,两个杜甫几乎都是静止的,在沉闷的音乐中,演员的表演长时间依靠面部的表演而不舞蹈,这是不能原谅的,应该让两个杜甫舞动起来,让舞蹈语言展现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还有杜甫回到家乡那一场,本是表达杜甫为什么弃官回归田园的好时机,是田园上乡亲们那热火朝天的劳动深深感动了杜甫,使其顿悟改变了人生的态度。但是剧情发展到此处,编导为何让舞蹈停止在摆造型上了呢。类似这样的段落都是在为树立杜甫形象做积累,不能轻易放过。
我们常说的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舞台作品也是如此。看到舞剧《杜甫》最后时,我们也在期待这部戏的最后收口,但编导却把舞剧的收口交给了字幕,以影视化的手段来处理结尾,这真是最不应该的。不应该将把舞剧最重要的“话语权”让位给文字语言——字幕投影,这是舞剧编导绝不应该放弃的。舞剧要用舞蹈说话,不能自废“舞”功!舞剧要用舞蹈说话,更要让舞蹈思维当家。我相信二位编导有能力率领主创团队,吸取在座专家的意见,将《杜甫》修改打磨成一部优秀的舞剧作品,我期待着。(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