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炉》中浓厚的文化意识
——在话剧《开炉》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杨晓华(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部主编):
这部戏以打铁的文化意向为核心,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气动山河的民族精神赞歌,绘制了一幅中华儿女英雄谱。刚才编剧孙浩老师的发言,也让我感觉到了他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对铁匠铺的题材选择。因为铁是人类最重要的、最丰富的精神象征,铁与人类社会生活、人类精神之间的关系,可能是超过了铜和金的。无论西方的铁骑时代,还是中国的铁器时代,从封建时代到工业时代,直到甲午战争,我们都还在为“铁甲”争论不休。这种自然物和人类精神之间的亲缘性和复杂纠葛,为戏剧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精神空间。所以,我觉得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是非常具有史家智慧和剧作家智慧的。
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我们经常听到“铁马冰河”“铁树开花”等说法,这种声音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若回过头去还可能看到几点火花飞射在地上——这样的气质跟我们的剧是一致的。铁的坚硬一般用来象征人的刚强,而铁器铸造的过程则象征人的气节养成、精神锻造的过程。这个题材具有丰富的诗意和深层的挖掘空间。
无论是铁锤、铁墩、铁杠三个人的命名、他们各自的人物性格,还是铁匠铺技艺的传承序列,还是剧中喊出来的台词“打铁的小字,是小子中的小子”等,都是作者在立意寻求铁和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我个人觉得还不够。比如,“开炉”是作为题目的大事件,它的自然物理属性和戏剧的艺术张弛过程之间缺乏深刻关联,把铁匠铺的精神转化成接地气的语言,在人物对话中相互交织,不丰富。再如,冯二孩的那段独白虽然非常打动人,但他本来也是铁匠铺的一个传人,还是“二叔”的辈分,为什么从事了相声的行当,他应该通过铁匠的精神回到这个打铁的家族中来,才能更好地呼应我们的文化,但是没有。还有,像铁锤回来的时候、与淑玉交谈的时候、他趴在桌子上痛苦的时候,为何不让他说出这个关于“铁”的精神、“铁”的传承等话语来打动人呢?类似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贯穿。
当然,不仅是“铁”,主创人员的文化意识还体现在东北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入,如二人转、相声等。有的地方用得好,比如二人转很好地传达了从过去的喜到现在的悲之间的张力;但是有些地方用得并不好。我的整体感受是,我们主创人员有文化意识当然是必要的,但这种文化一定不是仅仅作为环境和氛围,而是要穿透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价值深层,在演员、角色的言行之间建立具体而全面细微细腻的关联,这种文化意识才算融入了戏剧的内容。这是我的第一点感受。
第二,这部作品刻画了义和盛铁匠铺正气凛然的形象,是用铁打造出来的形象,正大刚直、酣暢淋漓。锤子、墩子、杠子,冯二孩,还有冯淑玉、柳枝,他们身上无不具有铁的特性,这样的家族是靠文化血脉相连而成的。但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地域性质也好还是人的天然性质也好,一种勇义、一种过人的胆量、一种坚强的意志、一种巨大的激情,如果不和正义高尚的目标相结合,就很容易变成自然的冲动性和生物性的一种活动。所以,如果我们想表现类似的性格,必须在历史的逻辑中寻找合理性,在生活的逻辑中梳理自然性,在心理的逻辑中找到恰切和真实的度,这样,人物形象才会丰富饱满、崇高美好。
在这个家族中,最打动我的男性并不是锤子,也不是墩子,而冯二孩和杠子,但也没有超过冯淑玉和柳枝给我带来的动心。我看到她们的时候,想到了中国那些有节气的妇女,比如为儿刺字的岳母,还有何香凝,她写过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的诗句……我在她们中间一下建立了历史的关联,并为他们民族情操的境界而深深感动。剧中这两个女性角色,尤其是冯淑玉的形象,塑造得非常饱满、成功。但个人认为,以冯淑玉作为第一角色可能有点偏,至少应该铁锤和冯淑玉应该是中心人物,其他人物对他俩进行正衬、反衬,或者他们俩之间进行互衬。
剧名是《开炉》,焦点应该聚焦于开炉的艰难历程,铁锤应该是主要人物,他的一切作为应该放在如何奔向开炉的制高点这样的逻辑链条上,但剧中我看到的铁锤是漫无目的的,只是后来生成一招,把给日本人生产转成给自己人生产,目的性并不是很强。而从最后的结果看,一家人在铁锤和冯淑玉的影响下走上了殊死抗争的道路,但在整个道路的环节中,我没有看出特别明确的或隐藏存在的推动链条。此外,铁锤和冯淑玉两个人的感情戏,只有放在“开炉”、并且是为进步人士、革命人士甚至是共产党人“开炉”的民族大义中,让他们俩的情感得到冲突和解决才是真正温暖的,但我发现二者的关联不是很强。
所以,主要角色的性格发展,一环扣一环的递进感不是很足,还需要主创人员反复考量。有些地方是断裂的,甚至有的冲突本来可以很好地隐藏。比如铁锤去矫正院被铁墩接出来时,可以埋下很多伏笔,但是目前还没有。
最后,我在翻剧本的时候发现,感叹号用得特别多,少则五六个,多则可能十几个甚至更多。有的可能是合理的,可以直观地感受主创人员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表达激情,但是需要警惕,不能用表演的积极性、艺术态度的热情和坚持正义的强烈动机,超越角色规定的线路,更不能用这种激情去冲击戏剧张弛节奏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