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社会现实,彰显武训精神
——淮剧《武训先生》“二改”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李姝昱)11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淮剧《武训先生》“二改”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和剧目主创开诚布公,围绕作品的艺术成就、提升空间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体现出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自觉追求。
淮剧《武训先生》“二改”专家研讨会
扎实做好‘两改两演’,攀登高峰
《武训先生》是上海淮剧团“都市新淮剧”三部曲之一,生动讲述了“千古奇丐”武训历尽艰辛、兴办义学的人生故事。作品在审美上回归戏曲本体,在制作上注重纯朴本质,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文介绍,滚动资助项目是对一般资助项目的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对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实施“两改两演”,旨在抓精品、攀高峰。“滚动资助不是评奖,而是再出发。希望各位专家实事求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耐心细致地提意见、出主意,帮助作品更好地修改提升;希望项目主体怀着一颗谦逊、诚挚的心,扎实地做好‘两改两演’,使《武训先生》向着精品、高峰的目标继续冲锋,成为上海淮剧团新的代表作,成为一部走得长远的好戏!”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文
按照“两改两演”的工作思路,今年6月,淮剧《武训先生》“一改”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该剧既有新意又有心意,在渺小与伟大、悲悯和悲惨之间挖掘戏剧张力,将对知识的崇高敬畏、对人生的执着信念、对生命的朴素信仰,表现得比较准确、到位。那么,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该剧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商榷,“一改”工作应当有何侧重?大家建议,将主线梳理得更清晰,注重与现实的联系,让全剧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升华等。
此后,淮剧《武训先生》主创团队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多次召开专门的会议讨论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修改方案,投入了剧目打磨工作。时隔4个多月,淮剧《武训先生》在京精彩亮相,举行“一改”后的首演。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坦言:“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对于淮剧《武训先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希望作品经过‘两改两演’,能够更上一层楼,让专家认可,让观众喜爱!”
淮剧《武训先生》编剧罗怀臻介绍了创作契机。他表示,1991年的公益照片《我要上学》,深深触动了自己,就像种子一样种在心里。“对读书的渴望、对教育的敬畏,让我们想起了平民教育家武训。武训兴办义学,穷其一生,没有止境;表现武训精神的作品,也应走进人心。这次研讨会,将是淮剧《武训先生》的一个转折点。”在他看来,国家艺术基金的科学机制,有效发挥了杠杆作用,激励着项目主体精益求精。
淮剧《武训先生》编剧罗怀臻
“再乡土化”的艺术追求,引人注目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对淮剧《武训先生》的内容品质、修改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季国平评价说:“剧本平实而深刻,写到最后,铅华落尽,尽显人生,实实在在地彰显了武训的精神,也为表演的二度创作留下了空间。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该剧值得探讨和借鉴。”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提出,编剧的倾向性不是批判,而是同情,尽量揭示人物内心的真实状态。主演梁伟平的表演比较自如,好像进入了自由王国,将武训这个角色塑造得血肉丰满。另外,“舞美干净、清爽而温馨,没有拥堵之感。三种颜色的梨树,用得比较巧妙”。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表示:“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三个标准来衡量,中国戏曲发展到今天,《武训先生》称得上一部上乘之作。该剧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批判性,表现了当今时代最稀缺、最匮乏的某种境界和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红侠认为,淮剧《武训先生》的创作初衷,可谓“纯粹”二字,剥离了历史评价,表现了武训纯粹的人格。“再乡土化”的艺术追求,体现了戏曲审美的纯粹性。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之薇分析,编剧选择武训这个题材,浸透了“再乡土化”的戏剧观念,传达出“信仰成为一种生活”的精神,在“去宣教化”和写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陈曦指出,作为一部都市淮剧,《武训先生》其实体现了地方戏曲“再乡土化”的理念,充满着对生活、戏曲的热爱。“艺术,应当带来精神的飞跃,引人由美入真。”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表示:“淮剧《武训先生》承载着主创团队深厚而独到的艺术理想、艺术情怀。他们用当代视野、现代意识,对武训形象进行了创造性重塑。剧中,卑微与崇高、贫穷与富有的映衬和揭示,有着激荡人心的力量。”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赵忱认为,淮剧《武训先生》是一部气质高贵、气度雄远、气场亲民、气象一新的佳作,深深触及了观众的心底和情怀。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主编、编审范小宁提出,淮剧《武训先生》雅俗共赏,每位观众都能有自己的理解,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思想启迪。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原主编温大勇谈到:“淮剧《武训先生》是一部精彩的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深得人心。”
武训的人物形象,有待提升
“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淮剧《武训先生》在“二改”工作中,如何扬长补短、精益求精?与会专家直言不讳、纷纷支招。
万素提出,武训行乞办学是出于义,但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希望全剧在“义”字上继续开掘,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条线上予以牵引,从而对当今社会有更多启发。马也表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武训内心有何挣扎,为何这样选择,有无对世界、人生的主动叩问?希望适当予以表现,使剧情更流畅。武训在走投无路时,决定乞讨筹钱为穷人办学,这种人生境界从何而来?希望把人物行为的紧迫性、必然性、真实性等,表现得更充分。张之薇建议,把武训多年来忍辱乞讨、无私奉献的心理动机,挖掘得更深入。“目前,他的行乞动机更多地停留在阶级斗争上,是否显得浅表化了?事实上,他的言行,不仅体现了儒家精神,还让人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通过不断重复的苦行,让人生具有意义。受此启发,武训的形象,是否可以考虑往这方面打磨和靠拢?”赵忱认为,武训骨子里自立自强、乐善好施的天性,应该从小就有,在被人欺负时就表现出来,以加强人物精神气质的连贯性。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
张老辫的人物设置,也是讨论的一个焦点。赵忱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武训那么贫穷、潦倒,姨夫张老辫为何还能狠下心来,三番两次地欺负他,理由和动机需要更充分。季国平、张之薇、陈曦、刘玉琴、温大勇等认为,张老辫家道中落沦为乞丐,因果报应色彩比较浓厚,有着较好的剧场调节效果、心理抚慰作用,但偶然因素的影响过大,显得不够真实可信。而且,对全剧“敬畏知识,坚守信念”的主题有所削弱。因此,希望加强人物命运与言行之间的必然联系,重新思考和安排张老辫的结局。
其他方面。季国平建议,适当减少念白,弱化话剧手段,强化戏曲手段。孙红侠表示,武训在破庙里做梦打鬼的那场戏,如果增加一些身段和技巧展示,会更符合戏曲“戏中有技”的特点,更精彩。刘玉琴认为,节奏和音乐有点温、有点慢,影响了全剧的气息贯通。赵忱提出,主角武训的唱段和动作过多,希望适当压缩篇幅,让演员稍作休息。诸如此类,言简意赅。
研讨会现场,还请来了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观众代表,分享观演心得。她表示,淮剧《武训先生》“非常抓人”,情节、表演、舞美等皆可圈可点。“淮剧的受众面比较广,上至达官显贵,中至知识分子,下至普通百姓,都能引起共鸣。淮剧不是胜在文雅,而是胜在内容、胜在精神,未来一定大有可为。希望多进校园,多做讲座,多融入社会,多走到地方,多培养年轻观众,来增强淮剧剧种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李姝昱)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