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贺梓秋)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启动。当天下午还举行了“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传播论坛,相关专家学者、博物馆代表、互联网企业代表和媒体代表等十余位专家相聚岳麓书院明伦堂,就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深入挖掘和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生动分享和热烈研讨。
传播论坛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主持。他表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需要我们重点去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话题。”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围绕领导干部学国学活动分享了他的思考。“关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传播的是什么?”王杰说:“不管是老百姓,还是领导干部,读书学习都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仅是学习儒释道、经史子集等知识,更多的是要凸显背后的思想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如何大众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钟君以围绕“卡尔·马克思”为IP制作的歌曲、书籍、电视节目、动漫、舞台剧等为例,提出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要遵循规律、行程规模、善于规划。另外,在传播思维、话语表达、讲述方式、呈现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也要进行创新,“进行传播创新,也要求效果、说新话、讲故事、多样化、多平台”。
针对文化产业,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研究员李康化以“传统文化的产业活化”为主题,从现代转换背景、产业活化模式和文化价值呈现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产业活化模式包括文化元素提炼、文化故事演绎和文化景观塑造等;文化价值呈现则包括“延续”和“构建”两种方式,需要注意原真性、差异性、符号性和日常性。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邓洪波从书院文化出发,讲述了以书院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历程。他认为,书院对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书院的文化传播可以包含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文化传播是创新学术、引领学术思潮,属于精英文化的传播;中间层次的传播与科举制度有关,是主体文化知识的传播;再低一层的传播则是在书院的平民讲学活动中,它起到了化民成俗的重要作用。
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分享了“直播+戏曲”的内容实践,展现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魅力。“戏曲囊括了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但今天的年轻人基本与戏曲无缘。如何打通戏曲与年轻人沟通的渠道?得益于技术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也得以通过直播的形式,甚至可以在西藏用4G直播,为戏曲的年轻化传播贡献一些力量。”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浩分享了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动漫化实践,包括基于传统文化的原创内容研发、对国漫内容的互联网传播、促进动漫行业交流、助推中国动漫品牌走出去等方面。他提到,“文旅动漫+传统文化”大有可为,还需挖掘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7年底,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成功展现了中华文化之魅力,引起网络热议。该节目执行总导演汤浩在会上分享了节目的制作理念和经验,也展现了打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一方面,要把国宝的故事讲活,真的很不容易。虽然国宝很牛,但史料真的很枯燥。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都要靠自己想象。另一方面,只有找到国宝活在当下的踪迹、发现国宝的当代价值,我们才能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于是我们四处寻找文物与当下的联系,也就有了节目中的今生故事。”
另一档关于国宝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是运用新形式、新技术进行传统文化节目制作及传播的范例。导演兼融媒体推广负责人潘懿介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一般是“人物故事、宏大历史、考古发觉、文物流转”的通用样式,“都是讲故事”。但她发现讲了许多年后,大家的兴趣并不在故事上。“从文物本身出发,通过文物的世界能够表达出什么样的文明,这是一个另辟蹊径的方式。我们希望用文物来构建中国文明视频索引的新探索。”
三星堆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生动介绍了三星堆博物馆的“网红之路”。三星堆博物馆是最早建立微博、微信的博物馆之一,如今已拥有383万粉丝。“三星堆为什么成为网红?就是互联网思维。”朱家可自称“堆主”,于会上总结了多种新媒体营销方式,包括:求认同,寻求粉丝的理念认同;蹭热点,利用热点事件;擅煽情,经营情怀;会卖萌,挠动公众痒点;略装逼,在公众痛点上拉仇恨;多互动,满足粉丝被认同的期望型需求等。
短视频如何为优秀传统文化插上创新发展的翅膀?快手副总裁王强则分享了短视频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融进来、传下去的经验。“据统计,近半年来,快手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超过1400万条。普通用户通过短视频展现传统文化及创作过程,让传统文化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而文化传承人将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为其传承找到了经济支撑。如此,让更多人了解、爱上传统文化,也让传统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