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书院留住城市记忆 延续城市文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线下沙龙 > 正文

以书院留住城市记忆 延续城市文脉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11-28 09: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贺梓秋)“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曾国藩曾如此盛赞。衡阳自唐代以来,人文荟萃,书院兴盛,人才辈出。其中,石鼓书院更成为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书院发展的缩影。经过千年历史变迁,衡阳书院几经修葺,已成为衡阳人民心中的文化地标。

  楚之书院衡为盛,湖湘文化汇于此

  自唐代起,衡阳便开始有了书院,唐代4所,宋代达15所,元代5所,明代22所,至清有69所。书院的勃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使衡州地区(衡阳古称)成为湖湘文化兴盛之地,人才频出。其中,石鼓书院便是衡阳书院文化的代表。

以书院留住城市记忆 延续城市文脉

石鼓书院(光明网记者 贺梓秋/摄)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年间,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当时士人李宽在石鼓山结庐读书,刺史吕温尝访之,题名为“寻真观”,是石鼓书院的雏形。宋至道三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湖湘学子和文化精英在这里汇集一堂,尊师崇文,蔚然成风。

  也正是在宋一代,宋太宗、宋仁宗先后赐额,石鼓书院独享殊荣;淳熙十四年,朱熹作《石鼓书院记》,倡导以义理之学授徒和书院教学要重践履、穷理而笃行等理念,成为中国古代书院共同遵循的办学宗旨和教学原则。朝廷赐额、朱子作记两件大事,使石鼓书院位列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而名扬天下。周敦颐、张栻、朱熹等大家都曾来此,悠游山水之间,体悟天人之思,为衡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宝藏。

  经过明清的鼎盛发展期,直至清末改制,石鼓书院为湖湘学派的确立和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成为推动湖湘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其历史更贯穿了中国古代书院从发端、发展、鼎盛直至顺应时势改制的整个过程,在每个时期、各个方面都有着骄人的表现。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称其为“中国书院的缩影,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只要阅读石鼓书院的千年历史,就可以追寻中国书院的千年发展轨迹及其内在规律,就可以破译湖湘文化的千古密码。”

  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

  1944年6月27日,石鼓书院毁于日军炮火。1965年,在时任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的建议下,衡阳市人民政府将石鼓山辟为公园,修建了旱桥、合江亭、长廊等。2006年5月,中共衡阳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举社会之力重修石鼓书院,以传承千年文脉,弘扬石鼓精神。迄今为止,石鼓书院已历经了11次大修葺。

以书院留住城市记忆 延续城市文脉

合江亭(光明网记者 贺梓秋/摄)

  “石鼓书院从古至今始终是人文思想交汇之所,也是衡阳的文化高地。”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谭崇恩这样说。如今的石鼓书院已成为衡阳市的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书院前的广场是衡阳城市中心最具文化气息的中央广场,以挖掘石鼓文化内涵为主题,以“古、幽、曲、静、绿”为基调。一旁的千年银杏,古朴沧桑、郁郁葱葱,像一位远古智者,见证着书院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

  “石鼓书院在教学授徒中始终坚持将儒家经典与康济时艰相结合,以义理之学育人,铸成了鲜明的精神文化内涵。” 原衡阳市文物处处长、《石鼓书院》作者郭建衡说:“那就是济世恤民的强烈爱国情怀,并由此衍生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明道义正人心的尚德精神、为有用之学的务实精神等等。”

  石鼓书院曾培养出李芾、祝咏、易泉、陈宗契、朱炳如、彭良臣等一众品行高洁、清廉勤勉、忠贞报国的生徒,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内涵。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清“同治中兴四大名臣”、湖湘文化杰出代表之一的彭玉麟,也曾就读于此。

  如今,除了重修石鼓书院的建筑场所之外,其精神内涵也被加以重视和延续。谭崇恩介绍,以石鼓书院为依托,当地定期邀请各界专家,通过线下讲座、电视录播和网络点播等形式,开展“石鼓书院大讲堂”,目前已成功举办150余场,用现代化的方式让石鼓书院重开“山门”,传承书院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衡阳致力于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质,让城市走得更远。”衡阳市文体广新局局长蒋勋伟说。据悉,衡阳现已修缮完成李祠仙根书院、青山书院、杜陵书院等书院。今年5月,船山书院修缮竣工,并与衡阳师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船山文化研究,成为衡阳又一文化地标。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风味人间5》:香料绘就的文化长卷与多维审视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