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华夏根基,展青年风采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澳门站巡展侧记
“这些作品非常有感染力,不愧是千挑万选之后的作品。把这样一场高规格的巡展放到大学校园里简直太棒了。”澳门大学学生对记者说。11月23日,澳门大学图书馆迎来了“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巡展,自开展以来,馆内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参观者。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澳门站开幕式现场(王猛/摄)
2018年“中国艺术新视界”先后在北京、南京、大连、成都、敦煌、乌鲁木齐、青岛、深圳等地进行巡回展出,展览所到之处,均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及赞誉。本次澳门站巡展是今年的倒数第二站,拉开了“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全国巡展的港澳之旅。从23日到27日的五天时间里,59位艺术工作者的106件(组)作品来到澳门,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观展现场(王猛/摄)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的第19年。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表示,澳门回归祖国后,一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助力发展“中葡经济贸易平台”,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此次澳门站巡展以‘南国都市•深港澳行’作为学术主题,正是为了展现澳门与内地文化艺术交流的丰硕成果。”
“游文辉于1610年左右绘制的油画肖像——《利玛窦》,是目前我们所发现的由中国人绘制的最早的油画作品。而创作者游文辉正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澳门人。”青年艺术工作者、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张曦之说,澳门自身有很多特色资源供本土的年轻艺术工作者挖掘,希望能够借助国家艺术基金这样的平台,让更多年轻艺术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专长,进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2018年7月30日,国家艺术基金向在内地(大陆)工作学习的港澳台艺术工作者开放项目申报,鼓励内地(大陆)艺术单位、机构与港澳台艺术机构合作开展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港澳台地区文化艺术界对于艺术基金的利好政策,均给予了热烈的反响。对此,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顾跃表示,“艺术工作者如何表现粤港澳生活中有生活温度、人文情怀的画面,这需要艺术工作者将自己的个人情趣和宏大叙事结合,在重构的美术史写作和美术史研究中进行创作。我希望这一举措能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文化和美术研究的资源整合,为重新书写和建立这种美术史提供新的方向。”
陈端 百年鼓浪屿 纸本设色 175cm×184cm
作为青年艺术工作者资助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陈端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鼓浪屿洋房建筑群落是中西方建筑理念和文化美学精华的有机融合,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及外来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缩影。“我创作的国画《百年鼓浪屿》力图表现建筑群落在当今城市社会中的处境与现状,思考传统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在当今时代中的延续与变异,展现时代赋予文艺创作的人文关怀精神。”
11月27日,“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澳门站巡展落下帷幕。“通过此次展览搭建起来的紧密合作不会中断,只会行稳致远。”于洋说,“不论我们身在哪里,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希望以‘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的深度合作,也希望澳门与内地的艺术交流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