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时代,文艺评论如何聚力与拓展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文艺评论再探索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李姝昱)12月11日,新时代 新聚力 新拓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文艺评论再探索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评论基地、中国传媒大学文艺评论基地、中国戏曲学院文艺评论基地联合主办。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主任、教授郭必恒主持。
会议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评论基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先后致辞。
周星阐释了会议主题“新时代 新聚力 新拓展”的内涵。“只有不断创新和开拓,才有前途,才能创造新的景观。文艺评论也是如此。”他表示,进入新时代,文艺如何真切、深入、巧妙地反映现实生活,是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艺评论,应当团结聚力,具备表现时代进步、触发时代变革、推动文艺发展的使命担当;传统文艺评论,要在坚守价值观的基础上,向新的时代进发,更好地影响人心。
周由强指出:“不同的文学艺术作品,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方面,天然地存在差异。对此,作者和评论家应当客观理性地看待。文艺评论,须自觉发挥褒贬甄别功能。”在他看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文艺评论进入了守正出新的时代。社会转型期,文化正经历着全方位的重新审视。诗意生活、英雄情结、崇高理想、勤劳奉献等一些理念和精神的涵养,离不开文艺作品、文艺评论的积极作用。
随后,会议分上下半场,围绕“新时代 新聚力 新拓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上下半场,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彭文祥,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谢柏梁主持。
中国视协电视艺术理论研究会主任张德祥,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钟大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胡克,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金尧,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甄巍,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金浩,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凌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宋维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王利丽,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智华等18位学者先后发言。
张德祥认为,文艺创作应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正确的历史观。“脚下没根,就站不稳。文化自信,是我们攀登文艺高峰的底气。文艺,将人类活动以审美方式来叙述,本质还是一种历史叙事。正确的历史观,是创作史诗作品的坚实基础。”
钟大丰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文艺评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自身的运作机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评论,其实是一种传播活动,是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博弈。在一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文艺评论对人文精神的坚持,需要诸多探索和努力。”
陈旭光表示,改革开放40年,文化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融合、越来越多元。“我们要与时俱进,建构一种综合、开放、多元的艺术标准体系。在守正的同时,还应做好创新。这样,才能让艺术保持鲜活的生命力,继续发挥时代影响力。”
金浩谈到,舞蹈艺术需对现实有所反映,关注内在的表达。当前的舞蹈创作和研究,普遍注重技术层面。作品难以明意、形式大于内容等现象比较常见。“塑造具有当代情怀和气派的舞蹈艺术,应当给予青年编导更多、更好的创作土壤,以空间促进良性循环。”
王利丽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视剧与时代共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时来总结电视剧的创作和评论经验,意义重大。《白夜追凶》《延禧攻略》之类的爆款剧,对于审美趣味、评论建构等,进行了新的思考。未来,中国电视剧评论,应当力求守正出新。
张智华坦言,会议主题里的三个“新”,在聚焦问题的同时,体现出了发散思维。具体到网络影视评论,他如是建议:第一,立足中国传统,借鉴国外经验;第二,注重评论的特点及创新,例如弹幕、网感等;第三,重视网络影视发展的几种载体,做好文化传播。(李姝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