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传承与经典意识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书法创作人才现状述评
作者: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李慧斌
2013年底,国家站在“文化自信”“文艺复兴”的高度,适时地设立了“国家艺术基金”,其主旨是“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鼓励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激发创作活力,推出创作新人,培育后备人才。资助范围涵盖六大艺术类型,“书法”名列其中。国家艺术基金对青年书法创作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符合历史和当代艺术发展规律,更契合中国人的艺术审美精神。
朱志刚,《洗兵马》,2017
在中国古代,书法的核心是圣人之道,其载体是“斯文”,即文道,本原为文字又表现出艺术的特性,因书法与文字的极特殊关系,书法又具有了“字”“书”“文”“道”四位一体的特性,张怀瓘在《书断》中说:“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就是此意。书法作为以汉字为载体和依据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始终与民族文化共沉浮,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提供给中国人一种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普世性的审美能力,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书法作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在不断地选择和传统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古法传承,二是经典意识,这两点同时又构成了书法传统的内在价值,是确保青年书法创作人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石。“古法传承”是书法史传统得以延续、书法得以永葆生命力的根本,是不断产生书法经典的前提;“经典意识”是书法研习、创作的源头活水,是书法史的主线,是审美标准和依据。从取法对象上看,青年人才正在有意识地加强对传统经典碑帖,包括碑学系统经典作品的学习,正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书法作品的考察研究,并与八九十年代全国大展的作品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在笔法和风格上,当下青年人的创作更近于古法,以“古法传承”和“经典意识”回归传统,回到雅正的书风上来。
张磊,《历代文人咏徐州诗文作品(二) 》,2015
整体来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青年书法创作人才基本形成了“古法传承”与“经典意识”的观念,特别是表现在笔法上,已经有了比较娴熟的“技法”,在“形”上能够接续传统。如胡朝霞创作的作品,以“鸿飞鹤舞、凤翥龙翔”对联书法为例,体势兼有“二王”、米芾的特点,笔势飞动而又沉着痛快。张磊创作的《历代文人咏徐州诗文作品(二) 》虽属于传统书法创作内容,但在形式上把三张条幅组合成一个整体,最后一条以单独题跋的形式表现,高低错落,使得整幅作品非常具有现代视觉上的构成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主流书法展览的一种常见形式。笔法上以取法米芾为主,通篇笔势奇侧,整幅作品气势生动。再有李炯峰创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军民情》行书大中堂,正是用书法书写“新时代”的佳作,作品以传统的白宣纸为创作载体,取法米芾,笔力雄健,体势奇中取正,“军”字最后一笔,一挥而下,气势磅礴。朱志刚的《杜甫诗抄》楷书创作,以魏碑体风格为主,结体开张,笔力遒劲,点画方中取圆、圆中间方,得北朝楷书之法。王青松《毛泽东诗词》楷书手卷创作,也取法北碑,浑厚凝重,体势在正奇之间,亦得北朝楷法三昧。但细细品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少了那么一点“神采”,还要在“神”上再下功夫。“形”靠练而精,“神”需养而深。书法不仅仅是要技法层面的“写”和文化层面的“抄”,而是要能够在不断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出新,尤其是文化层面的新,这就需要我们的书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国学功底,如此写出来的书法才有文化感,也才能有些许作品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而成为“经典”。
李炯峰,《爱国主义诗文百篇》,2017
未来书法的希望在青年人才身上,他们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青年书法家要能够践行书法中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书法的“技”“艺”,要能够通国家文化的“大道”。具体而言,就是要不断加强书家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书家在书法层面的文化担当。在传统文化中提升书法的层次与境界,将传统文化经典转换成书法的价值。民国时人丁康保说得非常好:“书虽小道,然非识力高于腕力,则终身学书亦不能得其妙义。若逐日读书倍于读帖,读帖倍于临池,则心领神会,意到笔随。”古人智言,可为当代青年书家指点迷津。自古以来,书法的精进不仅仅是“技”的娴熟,更在于学问文章的涵养,也就是“道”的提升,就是黄庭坚所说“圣哲之学”“养于胸中”对于书法的意义。如此,才能在“技”与“道”的互补中找寻书法艺术的真谛。“技”靠练,要熟;“道”靠修,要养。惟其如此,“技”“道”两合,才能共进。这值得青年书家深思和践行。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青年书法创作人才取得的成果,风格面貌多样丰富,作品形式传统且有创新,从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面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代表,反映了当前高等书法教育取得的成绩和书法创作的整体风格与水平。不过,相对于当代书法发展所取得的整体成绩,仍可发现已获得资助的青年人才当中,取法新出土书迹的较少,这应该予以重视。尽管当代书法在很多方面无法和古代相比,但却自有其时代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古人没有看到的大量考古新出土的文字遗迹和深藏皇宫秘府的传世经典作品,这些新资料的发现极大地开拓了书法家的视野,为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了崭新的参照和范式,更为当代书法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碑学兴起以后,书法家逐渐形成的“二王以外有书”的思想,使得新出土书迹很自然地成为书家的学书取法和创作借鉴的对象。这极大地拓展了当代书法创作的空间,在青年书法创作人才培养上应该有一定的体现。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在谈到欧美艺术史研究现状时曾对中国书法的独特性做出这样的评价:“我向来歆慕中国,尤其是歆慕她的书法传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中很明显的一个原因是:这个传统赋予了中国文化一种深刻的特质,我愿称之为一种介于人人都具备的言语与视觉文化之间的‘中介语汇’。甚至通过译文,我们西方艺术史家依然能够体会到中国的古典艺术批评缜密细腻、平稳连贯,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种‘中介语汇’的存在。这种“中介语汇”近于“斯文”之于书法的价值,就是说书法在表达语言、语意之“文”时,通过毛笔书写完成了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因其深厚的传统与审美的普及又具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所以,在当代重新发现、发掘“斯文”之于书法的历史价值,对于在当下环境中重建书法的文化价值,其意义不言而喻,因为这才是中国书法的根和血脉。青年书法创作人才正是中国书法传统血脉的继承人和发扬者,势必将在“新时代”创造出书法新的生命力。(李慧斌)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