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情 人文心
——访青年艺术家延婧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文化。作为一种古老而天然的生土建筑,窑洞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北方民众最真实的生活。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一提到窑洞就会想到一个“土”字。但就是这个外表看起来土土憨憨的建筑,蕴藏了先人的无穷智慧。它不仅住起来冬暖夏凉、舒适节能,在空间上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其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被称作别具匠心。
延婧近照
历经了千年的发展与蜕变,窑洞与现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窑洞正在遭遇废弃或坍塌的境遇。“现代居民已不再守望窑洞,改住红砖瓦屋和都市洋房,被舍弃的窑洞无人修缮加之自然侵袭而相继坍塌,窑洞这种人文风景即将步入历史。”提及中国窑洞的现状,青年艺术家延婧显得忧心忡忡。自2000年始,延婧就一直坚持拍摄中原窑洞。2016年,她创作的摄影作品《行将消失的中原窑洞》,入选201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资助项目。十几年如一日的关注与积累,让她完成了327幅图片和30000字的研究性文字,这其中饱含着延婧对窑洞的一份真情、一份心意。
窑洞是人类最早的定居方式,也是人类由野性向文明跨越的重要一步。早在记录豫西先民早期生存状态的《易·系辞》一书中就有对窑洞的相关记载。中原窑洞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地带的豫西,它见证了无数次的硝烟战火、人生苦难和朝代更迭带来的社会变迁,承载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记忆,是中国人怀古之情和文化寻根的一个支点。“我想用镜头向大众展现窑洞居民的人生状态和生存方式,唤起有关部门及社会关注窑洞文化生态,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中原窑洞进行保护。”谈到拍摄中原窑洞的创作初衷,延婧不由地嘴角上扬,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2000年7月,陕县张村。从主窑看客窑,主窑是长辈的起居地,女儿通常住客窑。窑洞布局和辈分排列都是依据阴阳关系人伦秩序排列的。延婧/摄
当我们回顾之前有关窑洞题材的摄影作品时会发现,很少有艺术家能做到如此系统、深入地对中原窑洞进行梳理。在延婧的镜头下,不仅有对窑洞结构、类型、成因的细致观察和总结,她更试图拓展主题的深度与广度,将窑洞的图像放置在战争、灾难的视角,从多个角度对窑洞居民的生活进行揭示,最终将自己的研究点落在对窑洞的保护和传承窑洞文化上。
接到国家艺术基金的立项通知时,延婧的孩子只有半岁。6个月大的孩子是离不开母亲的,但项目有创作周期要求,而窑洞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地方,必须自驾。在这种情况下,延婧动员全家齐上阵,才算顺利挺过了这关。“父母帮助照顾女儿,解决了后顾之忧,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摄影和调研工作中。”应该说这是一次全家总动员,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我也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延婧说,回想起那段时光,虽然充满了艰难,但真的很美好。
2010年10月,陕县庙上村的下沉式窑洞。延婧/摄
在国家艺术基金中期检查汇报中,延婧的作品得到评审组代大权等多位专家在现场的一致认可。专家们纷纷表示,该作品的选题价值高,拍摄内容全面而详实,对“行将消失的中原窑洞”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诠释。纪实摄影家于德水先生评价该系列作品:《行将消失的中原窑洞》作为一个纪实摄影研究项目,用影像对中原窑洞进行了系统化梳理。此外,这组摄影作品还渗透了与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重学科的交叉,这也体现了当今摄影的意义与价值,即摄影者所创作的影像作品应当引发人们更多思考,不断对时代和社会进行文化反观。这种审慎的文化研究态度是应该被肯定的。
“具有人文蕴涵的精神境界是我摄影创作的一贯追求。”延婧说,她想通过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再通过镜头的记录,将一些有人文气息的内容传递给更多人。作为一个有着近20年摄影经历的创作者而言,她鼓励那些刚刚迈入艺术门槛的青年人大胆放开脚步,并建议他们不要将摄影作为一种快照的表达方式或是进行现实记录的工具,而应将其转换为一种对时代与社会现实提出思考和文化反诘的有力媒介。“就像我喜欢的美国人道主义摄影师詹姆斯·纳特赫威,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精神和不懈追求一直是我纪实摄影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