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侗乡风光,追寻乡愁记忆
——访青年艺术家陈开昭
陈开昭出生贵州贵定农村,小时候,看连环画是他唯一的乐趣。闲暇时,他时常照着连环画临摹消解时光,后来绘画成为了他的职业。2003年,陈开昭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成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2017年,他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西部少数民族中青年高级美术创作与设计人才研修班》,获得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项目滚动资助。
陈开昭近照
陈开昭生于贵州、成长于贵州,对这片土地拥有很深的感情。“人们常说‘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对很多人来说,乡愁是家乡的老宅子,童年的美好记忆全在这些老屋子里。由于现代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加上岁月的侵蚀,不少老房子都在不断消失,美好的记忆也就没有了载体。”陈开昭想用手中的画笔将这些老房子记录下来,创作一幅贵州民居题材的作品,成了陈开昭的一个心愿。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由于历史、地域的原因,苗乡侗寨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原生态民族人文系统保存比较完整且独具特色。贵州民居建筑风格别致,统一都是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连栋成片,不少寨子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寨子里房屋、风雨桥、鼓楼,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充满节奏的美感。秋天则是苗乡侗寨最美的季节,满山遍野黄、红色的树叶,将赭石色的木楼掩映其中,极富画意。
中国画《侗乡秋意》的创意由此而来。作品表现了苗乡侗寨秋季的意象,运用中国画的技法,以写意的笔墨勾勒出侗乡的独特风光,再以赭石、花青、鹅黄渲染,给人一种历史的深邃与沧桑感,给观者呈现了侗乡原生态文化的无限魅力。
《侗乡秋意》
创作期间,陈开昭进行了大量写生、摄影,反复推敲,多次构思,力求把侗乡秋季的韵味充分表现出来。他的作品极其繁复,近于密体一路,构图大多饱满充实,山石岩壁,肌理走势,杂树苔草,重重叠叠,皴点相间,点线结合,看似密不透风,然细而察之,由于用笔的虚灵,仍能做到松活通透,五墨皆备。
陈开昭不断研习,不断对照苗乡侗寨写生的意象重组,在他的画中,目之所见皆为平淡普通的自然村寨,它不是以“形”炫人眼目,而是以“意”动人心弦,在平实的村寨景观里传达出节奏的美感,并非是对客观景物的被动摹现,而是融其神思、更为注重意趣。在他的画中,我们找不到很多传统的皴法,也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蟹爪”与“鹿角”,他没有囿于传统的笔墨程式,而是根据意境和风格塑造的需要,探寻新的皴法、点法以及新的笔墨结构和色彩形式。
作为一位来自基层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能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陈开昭深感欣慰,同时也深切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老寨子里的每一个老宅子,都承载着屋主人家几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而这许许多多有故事的老宅汇集、世代沿袭下来,就铸成了现在的大美侗乡样式。”他决定继续走进更多的古村落、老寨子,用自己的画笔将这些美好的记忆留存下来。
鲁迅先生曾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此,陈开昭表示认同,他认为,绘画的创作题材离不开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民族元素。本土文化的滋养是青年艺术工作者取之不尽的源泉,离开了这个生活场景和文化根源,就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他始终以中华文化、民族元素作为根基。笔墨当随时代,一个优秀的青年艺术创作者应该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祖国的文化事业相结合,使笔墨语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同频共振,才会撞击出灿烂的火花。
绘画是一个需要恒心和毅力的行业。陈开昭认为,只有对绘画拥有无限热情的人,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耐得住长久的寂寞寒窗,穷其一生追求画理,为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添砖加瓦,注入时代乐章。(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