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6-05 09: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巡展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9年6月5日-6月16日

  展览城市:湖南长沙

  展览机构:长沙博物馆

  主办单位: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长沙博物馆

  承办单位: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2019年6月12日 10:00

  研讨会时间:2019年6月12日 11:00-12:30

  研讨会主题:

  议题一:当代青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与艺术形式创新:以红色文化为例

  议题二:守正创新——当下青年艺术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巡展,是从国家艺术基金2014-2018年度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创作人才、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结项成果中遴选的作品,由国家艺术基金协调、组织开展成果的运用。

  展览以“楚韵生辉”为主题,分为“红色叙事、家园情愫、造化心源、匠心独具”四个部分,展出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下青年艺术工作者潜心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在党的文艺思想引领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在湖南地域历史文明和红色文化的印迹中追寻中国历史与当下的精神意象。

  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展现了与时代相携的姿态,在创作中表达出青年艺术工作者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思考和艺术观照。既呈现回应传统的艺术沿承,又通过寻找新的视觉元素探究作品所能承载的审美意蕴。

  湖南是中国革命和红色文化的圣地,也是古代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湘西文明造化心源、尽览其境,马王堆汉墓举世闻名、巧琢天工;这些灼灼生辉的楚韵也映照在当下青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之中。此次展览将以“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与当代青年创作”作为学术研究的视角观照当代青年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并结合展览对当代青年艺术创作的形式创新进行深入研讨,为中国当代青年创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供思想和方向。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艺术成果通过巡展的形式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文艺方针的讲话为指导,努力引导青年艺术工作者们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正确创作方向,把握时代脉搏,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画像,将以更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和文化新境。

  参展作品概览: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王青松 《毛泽东诗词书法长卷》材料:书法 宣纸 尺寸:1456 cm×34.5 cm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吴娅妮 《红军东征》 材料:纸本版画 尺寸:120cm×160cm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焦立强 《工业备忘录》 材料:水彩 尺寸:120cm×130cm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蔡则可 《轨道上的“一带一路”》 材料:布面油画 尺寸:150cm×180cm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周末 《壮志凌云·九天揽月》 材料:布面油画 尺寸:180cm×280cm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张文娟 《茧影烧》 材料:陶瓷

尺寸:15.5cm×7.5cm×8cm、7.2cm×7.2cm×5cm (6件)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陈晓虎 《高原牧歌》 材料:布面油画 尺寸:180cm×240cm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牛学 《藏源山南》 材料:哈内姆勒硫化钡纸 尺寸:41cm×31cm(6幅)

展讯 | 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走进长沙

唐亮 《回忆家园》 材料:布面油画 尺寸:198cm×149cm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医疗”加“轻喜”,能否填平“国产剧洼地”?

  • 空间漫步:影视节展的空间再生产实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