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蒙古长调融入评剧,演绎孝庄跌宕一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蒙古长调融入评剧,演绎孝庄跌宕一生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6-25 15: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蒙古长调融入评剧,演绎孝庄跌宕一生

——评剧《孝庄长歌》“二改”专家研讨会在辽宁本溪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产娟娟)6月15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评剧《孝庄长歌》“二改”专家研讨会在辽宁本溪召开。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了理论评论、编剧、导演、表演、作曲、舞美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同剧目主创团队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围绕作品的宏大叙事与艺术追求,就“一改一演”的经验和不足,以及“二改二演”工作的重点难点等,进行了充分研讨。

蒙古长调融入评剧,演绎孝庄跌宕一生

  评剧《孝庄长歌》“二改”专家研讨会现场

  “一改”加强戏剧冲突,突出评剧风格

  评剧《孝庄长歌》以清初孝庄皇太后的人生经历为蓝本,塑造了其舍小爱求大爱的艺术形象。作为一位胸怀江山社稷的女政治家,孝庄在个人情感上愈挣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主题也就愈发凸显出来。整部作品再现了“长歌一曲、荡气回肠、江山社稷、唯此为大”的宏大主题。

  2018年6月,评剧《孝庄长歌》“一改”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作品叙事结构宏大、时间跨度较大、人物形象刻画突出,主演功底扎实。而且,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抒情味很浓,突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主题。

  评剧《孝庄长歌》还有哪些提升空间,“一改”工作应当有何侧重?与会专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例如,加强戏剧冲突,把重要矛盾情节交代清楚,增强戏剧张力,做到节奏张弛有度;进一步挖掘人物性格,突出英雄气概、儿女情长、家国情怀;音乐应聚焦于同一主题,删繁就简,突出评剧风格,同时协调现场乐队与音响,为演出锦上添花;服装、舞美等细节设置,应融入整体时代背景,考究历史细节,为故事主题与传统戏曲烘托铺垫,等等。

蒙古长调融入评剧,演绎孝庄跌宕一生

  评剧《孝庄长歌》演出剧照

  “一演”走进一线基层,接受群众检验

  “一改”专家研讨会后,评剧《孝庄长歌》的主创团队对专家研讨的建议、意见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悉心钻研,制定了可行的修改方案,精心打磨剧目。6月14日晚,评剧《孝庄长歌》在辽宁本溪本钢文体中心举行“一改”后的首演。当晚,还举办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戏剧数字电影工程开机仪式。第四代满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晓桐,将其为冯玉萍在电影《孝庄长歌》中饰演的孝庄量身定制的满绣“龙袍”向观众作了展示。评剧《孝庄长歌》拍摄成电影版,为珍贵的戏曲艺术留影存像。这是该剧获得滚动资助后,在展示名家舞台风采、普及戏曲文化、不断扩大剧目影响、满足人们欣赏需求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评剧《孝庄长歌》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有观众表示:“冯玉萍老师把孝庄皇后演绎得淋淋尽致,把她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演绎得震撼人心。”

  与会专家对评剧《孝庄长歌》的修改成效,也进行了充分肯定。吉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孙喜军表示:“相比于‘一改’时的版本,整部剧舞台呈现更加大气,表演与细节上均做了调整与完善,有了明显的提升。”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一级演员李梅指出,评剧《孝庄长歌》创新性地在传统评剧中融入了蒙古唱腔,既不失传统戏曲韵味,又有耳目一新的惊喜感,扩展了评剧艺术。《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表示:“历史剧之所以难写,在于不仅要把握历史精神、体现历史进步,还要站在一定的审美高度,提供现实观照,给人以启迪。本剧围绕一个‘情’字,在孝庄的身上既体现儿女私情,又顾及家国天下,在取舍之间塑造了一个新的作为政治家的孝庄形象,摆脱了历史剧的常规创作模式。这是该剧的巧妙之处。”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一级演出监督邹建红认为,这部剧涉及的历史节点并不好写,诸多历史细节难以突破,而改编过甚又担心观众无法接受。剧中三杯酒的情节、鞭尸段落等,编剧与导演都处理得很好,对人物的爱恨与取舍都进行了诠释,让观众跟随剧情走向惋惜与感叹。

  该剧在本溪的演出得到了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本溪电视台以及辽宁日报、本溪日报和光明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蒙古长调融入评剧,演绎孝庄跌宕一生

  评剧《孝庄长歌》演出剧照

  “二改”完善剧目细节,塑造鲜明形象

  在“二改”专家研讨会上,评剧《孝庄长歌》总导演、主演冯玉萍介绍了这部戏在四年间的成长与改变,并表示将保持不停歇、不懈怠的状态继续打磨,让作品真正做到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从“高原”迈向“高峰”。

  玉经琢磨才成器。评剧《孝庄长歌》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打磨提升,攀登艺术高峰?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纷纷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副主编、编审武丹丹表示:“目前整部戏外在大于内在,我更想看到的是‘长歌’,而不是‘壮歌’。‘长歌’应该有叹息,有感慨,有无法言说的伤痛,但绝对不是永远稳操胜券的。多尔衮几次想上位,孝庄均是通过她与多尔衮之间的情来解决。现实的得失与权力的博弈处理得太过简单,情感的力量不是万能的。八王争位与三杯酒等矛盾冲突的重要情节,仍需深入挖掘,加强表现力。”

  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卜键指出,这部戏的创作重点是在庞大、复杂的历史背景里拎出东西并且写出意义来。其中有几个形象刻画得很成功,诸如孝庄的担当、隐忍与承受、为君难等。但剧情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顺治继位是八旗大臣共议的结果,改为孝庄的懿旨不符合她隐忍的性格特点,且她本身没有这个权力;多尔衮进京摄政一段,历史上多尔衮并没有离开京城。“完善剧情合理性,通过情节与史实强化人物形象,评剧《孝庄长歌》才能更深入人心。”他如是说。

  在剧情的合理性上,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季国平指出,整部戏从孝庄晚年开始,最后也在晚年结束,在戏剧表演中,采用“闪回”形式表现剧情,前后衔接的内容应有逻辑关系。开场孝庄大寿时“不能说”的秘密,以孝庄与多尔衮的定情信物“刀”为媒介进行闪回,那么合理情节应是“刀”的故事,而尾声揭示这一秘密是“死后同葬”。前后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性,情节的设置与安排并不是很顺理成章。

蒙古长调融入评剧,演绎孝庄跌宕一生

  冯玉萍饰演孝庄

  舞美方面,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李春喜提出,舞台上八级高台阶亟需调整,“戏中演员们穿的是花盆底,多台阶的使用对演员的表演存在风险,且演出时容易出现事故,可以考虑适当做减法”。天津京剧院院长、一级演员王平也表示,舞美应为表演服务,而不应该成为负担,可在创作理念上加以合理性调整,使舞台表现更舒适、顺畅。

  在演出效果方面,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中心副主任、一级舞美设计任冬生表示,戏曲是声音的艺术,演员在表演唱段时,应通过音响的控制使声音更圆润,更加有穿透力,让观众更好地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好戏是演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沈阳市文联副主席王静表示,感谢国家艺术基金对辽宁文化建设的支持,评剧《孝庄长歌》主创团队将虚心听取、积极消化与会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全心投入“二改”工作,力争将作品打造成为一部经得住检验的时代精品。

  为进一步提高创作潜力,扎实做好剧目的打磨提升,着眼长远抓当前,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为出精品、攀“高峰”奠定坚实基础,国家艺术基金将从2020年优化滚动资助项目实施工作,将“两改两演”调整为“三改三演”,即组织专家召开三次研讨会,组织剧目进行三次演出,广泛征求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指导项目主体做好剧目加工修改提高,精益求精,提升剧目质量,努力攀登艺术“高峰”。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