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老北京小吃里的故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老北京小吃里的故事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8-21 11: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蓓

  五四青年节对于我而言还有另一层意义,那是老爸的生日。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却一直觉得他还在我身边,从未走远。老爸一生不喜欢过生日,活得洒脱又随性,从不讲究那些繁文缛节,和他相处总是那么舒服自在。他的生日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度过,这里面也隐藏着我一个小小的私心,就是希望老天爷在悄无声息中把老爸遗忘了,这样就可以让老爸长长久久地与我们生活下去了。或许是老天爷看出了我的私心,抑或是老爸的使命已经完成,他竟猝不及防地离开了我们。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件沉痛的事情,可于他而言,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人间,何尝不是件功德圆满的事情呢?相信老爸不会忘记我们的约定,下辈子我们还要做父女。

老北京小吃里的故事

  昨天带娃在前门大栅栏一带逛吃,卤煮、豆汁儿、焦圈儿、炒肝儿、包子、爆肚儿等等地道的老北京小吃都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虽然我的童年时期物质条件匮乏,但那时的很多人和事却记忆犹新,每每想起,总是那么甜,让人会心一笑。正因为老爸,我爱上了老北京传统小吃。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打心眼里感谢他,因为他是我吃货道路上的启蒙老师。自打我能坐上那辆28凤凰自行车的二等儿加座开始,他就经常带着我走街串巷觅吃食儿,过嘴瘾。豆汁儿的酸爽配上焦圈儿的酥脆简直妙不可言,捧着大海碗趁着热乎劲儿,沿着碗边儿转着圈吸溜儿,时不时再就上一筷子咸菜丝儿,嘎巴咬一口焦圈儿,喝得四脖子汗流,鼻涕哈拉,一碗下肚顿感此生足矣,夫复何求?我的小学旁边有家炒肝铺子,那里也是我和老爸经常出没的地方。那会儿的炒肝儿里硬货少得可怜,我总是留到最后再吃,边吃还边念叨:希望下次卖炒肝儿的大师傅手别抖,一勺子下去能多来点儿硬货。老爸一边把他碗里的硬货挑给我,还说他不爱吃这些下水,吃多了胆固醇高。那时的我不明白何为胆固醇,现在想想,原来这里饱含着老爸的爱。法华寺街口有家合作社,里面常年弥漫着白酒和肉肠混合的香味。说是肉肠,其实就是淀粉做的,但那味道就是勾人,让人味蕾大开,食指大动。筷子碰到垫肉肠的马粪纸发出的窸窣声,叔叔大爷们咂吧酒后满足的叹息声,市井味儿京片子家长里短儿的喧哗声,售货员热忱地招呼吆喝声,倒酒时酒碰到杯子的哗哗声,爷们儿吃美了吧唧嘴声……这些声音混合成一首京味儿十足的交响曲,时常萦绕在我脑海里。虽然已记不清那时我几岁,但那味儿、那声儿、那景儿却深深在我心里烙下了印记,抹不掉、挥不去。

  劝业场的爆肚儿也是我的心头好,肚仁儿、百叶的脆嫩混合着葱花、香菜和芝麻酱的鲜香顺滑,一口咬下,无处安放的心瞬间踏实下来,舒坦啊!长大以后,我经常带着老爸寻觅京城各种靠谱的爆肚儿店,过嘴瘾的同时还不忘对各家店铺的手艺菜品评头论足一番。学生时代虽然过得清苦,但也不乏一些小确幸。小区门口的路边摊是我每天晚自习回家后的快乐源泉。老爸总会陪我在那里大快朵颐,好像唯有吃能消除我一天学习的劳累。吃一碗馄饨挑子的馄饨,虽然只有筷子头大小的一丁点儿馅儿,但吃着怎一个美字说得清。撸羊肉串是我和老爸共同的爱好,一直延续到现在。羊肉和孜然擦出的火花极具杀伤力,每人20串起步都是小意思,每个肉串上的肥肉块儿可谓点睛之笔,腻在嘴里,脸上却写着大大的满足。荞麦做的扒糕,亦我所爱也。蒜泥、芝麻酱、陈醋、香油是扒糕的绝配,一样也不能少。盛扒糕的器皿是小瓷盘儿,牙签是吃扒糕的工具,插着一小块一小块品尝,这味道好像有勾人魂魄的功效,常常让我起于一盘,止于四盘。那时的我从不担心会吃胖,减肥这个词好像还没有写进字典里,那时的我从来都是简单又满足,每天的那份满足都源于老爸的陪伴,源于我们在吃上的共同追求。

  纵览我对于老北京小吃的热爱,都深深烙着老爸的印记。我从这些吃食儿中品出了人生百味,更感受到了一份溢于言表的爱。老爸已融进了这些老北京小吃中,幻化成一份精神财富,将在以后的日子里陪伴着我走过无数春秋冬夏。(王蓓)

[ 责编:李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建勋:现实题材电影的内容生产与档期策略

  • 饶晓志:坚守创作本心,在商业与艺术间寻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