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15届北京电影节上,导演饶晓志以创投单元终审评委的身份,再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这位凭借《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等佳作在影坛站稳脚跟的创作者,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围绕艺术创作、个性表达等议题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为电影创作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一直以来,饶晓志擅长运用黑色幽默构建戏剧张力,在商业类型片与现实题材之间寻找一种独特的平衡点。他的作品既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收获票房佳绩,又能引发观众对现实的深度思考,兼具商业价值与艺术内涵。在他看来,艺术创作的核心首先在于满足自我的表达欲望。“创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如果你自己都不够嗨,都没有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那你就是一个执行者,不是一个创作者。”这一观点切中了创作的要害。真正的创作源于内心的热爱与冲动,是创作者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感悟和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市场或完成任务,创作就会失去灵魂,沦为机械地执行。
以即将与广大观众见面的电影《无名之辈2》为例,影片从视野上进行大胆创新,从第一部聚焦小城多线人物命运交织转向展现义乌小商品走向全球所带来的人物流动与命运关联。这种转变并非简单地把场景扩大,而是饶晓志基于自身的创作欲望和对世界的理解做出的选择。他试图通过更广阔的视野,探讨小人物在世界舞台上的生存状态和相互关系,这正是他不满足于既有模式,追求自我表达的体现。
对于青年导演,饶晓志也给出了恳切的建议——坚决执行自己的创作路径。在当下的电影市场,青年导演经常面临类型、商业与艺术之间的抉择困境。饶晓志认为,在这些因素之间徘徊犹豫,试图设计所谓的平衡,往往会导致作品失去纯粹性。无论是类型电影、商业电影还是自我表达的电影,只要坚决地走下去,就能保持创作的初心,挖掘出作品的巨大潜力。谈及当初在自己的电影中融入黑色幽默元素,他表示这既是源于对昆汀、贝克特等创作者的喜爱,也是对自我风格的坚定追求。这份坚决让他在众多导演中脱颖而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在现实题材作品同质化严重的当下,饶晓志认为,保持艺术独特性需要创作者的坚决,也离不开运气,但首要的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首位。“过往的作品会为创作者积累底气,但创作的热情和自我表达的渴望才是保持独特性的源动力。哪怕作品不被所有人接受,也要坚守自我表达,因为这才是创作的本质意义。”
面对敏感题材创作,饶晓志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规矩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创作者不能因噎废食。时代在向前不断地发展,新的敏感话题不断涌现,创作者既要学习、接受和适应,也要敢于去探讨人性的复杂。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就具有引发思考、传递观点的功能。不能因为网络环境中部分观众将角色与创作者简单等同的片面认知,就放弃了对人性真实面、复杂面的展现。在他看来,那些矛盾冲突、复杂的人性正是电影创作的迷人之处,是电影带领观众走进不同世界、感受别样人生的桥梁。(光明网记者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