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京剧《大舜》“二改”专家修改会在济南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产娟娟)9月1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京剧《大舜》“二改”专家修改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上,围绕“一改一演”的经验成果,以及“二改”工作的重难点进行了热烈探讨。与会专家从剧本、唱腔、音乐、念白、舞美等多个角度,对京剧《大舜》进行了严格把关。
吸收“一改”意见,全面修改提高
由济南市京剧院倾力打造的京剧《大舜》,取材于上古时期尧、舜、禹三帝的恢弘历史。全剧以大舜为主要角色,通过少小离家、尧帝托国、羽山斩鲧、禅让大禹等串联人生历程的关键事件及影响其抉择的几组人物关系,塑造了一个鲜活立体、辛勤耕耘、忠孝仁义的大舜形象,生动揭示了以“孝、仁、和”为核心的舜文化内涵。8月31日晚,京剧《大舜》在山东省会大剧院进行“一改”后的首演。至精彩处,现场观众鼓掌叫好,掌声如潮。
用京剧来演绎四千多年前的历史故事,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越是旷世悠远,可供借鉴利用的史料和创作素材就越是匮乏,尤其是描写上古时代的圣人先贤,更是难上加难。7月27日,京剧《大舜》“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作品的内容、形式、优点以及不足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该剧存在剧本叙事性过强、情节性较弱、唱腔缺乏京剧特色、舞美应注意历史感与现代性的平衡等问题。会后,主创团队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悉心钻研专家意见,制定了可行的修改方案,开始投入剧目的打磨工作。
济南市京剧院院长、项目负责人于鹤咏介绍,主创团队对京剧《大舜》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改与调整。剧本方面,通过明确该剧的叙事结构,进一步加强细节的严谨性,使人物关系更准确;唱腔和乐曲方面,开场的《南风歌》改为青衣演唱,突出了京剧声腔定位,同时加强了京胡和打击乐部分,力求使音乐贴近京剧本体;调整了部分念白表演,以准确把握舞台节奏,增强该剧的戏剧性;舞美的修改则重在统一整体风格,并使用视频元素进行戏剧意境的营造,等等。
挖掘远古题材,传达精神理念
与会专家对京剧《大舜》的修改成效,进行了充分肯定。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陈鹏表示:“整部剧的叙事更加顺畅,舞美更加和谐,历史传说与时代精神有效结合,可看性、可听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研究员秦华生指出,京剧《大舜》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传达出一系列优秀的中华传统思想,“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戏”。
“这部戏尤为可贵的是题材。”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认为,远古神话题材具有人物完整性和故事真实性不足等特点,这却使该剧拥有独特的艺术抒写方式。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华莹表示,京剧《大舜》通过回顾圣贤的生平追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禅让制中就强调了任人唯贤的挑选人才标准。“该剧是一部上佳的新编历史剧,塑造了敦厚善良、忠孝仁义的大舜形象,彰显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对当下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巡视员、一级编剧孙德民强调,京剧《大舜》体现了创作尧舜禹故事的一种新的诉求和思考,而这恰恰构成这部戏的文化价值。“整部戏围绕舜寻找自己的埋骨之地展开,最后选择葬于苍梧之野、九嶷之山,体现了大一统思想,表达了止干戈、共传承的理想,非常难能可贵。该剧为远古题材的京剧舞台艺术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梳理剧情关系,打磨戏剧念白
创作京剧《大舜》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从各种各样的传说中撷取最有艺术价值和表现力、吸引力的故事来反映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文始祖大舜。毕竟在两个小时的戏剧舞台上,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故事讲少了,戏剧的张力和推动力不足;故事讲多了,结构又会显得散而平。京剧《大舜》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打磨提升,攀登艺术高峰?修改会上,各位专家纷纷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剧情的合理性还需要细致斟酌,如剧中尧“托女”和“托国”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剧中,尧禅让于舜的理由不够充分,仅依靠孝顺这一点是不够的。他本身的政治才能,需要有更多的体现。”
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原主编、编审黎继德同样指出剧情合理性的问题。首先,开场少年舜在生母坟前告别那场戏,孝道有所体现,但表现力度不够。告别母亲去历山只有一个原因,即日夜受到父亲和继母的虐待,舜为了成全孝义而不得不离开,而此处人物动机不足。其次,大禹的父亲鲧九年治水未成,杀鲧是全剧的重头戏。剧中,舜坚持等到禹赶到之后并逼问父亲鲧是对是错、该不该杀,不利于舜的人物形象塑造,建议改杀鲧为流放鲧。这样,既符合历史情况,且可体现出舜的仁慈和宽容。
念白是戏曲中极为重要的戏曲表现手法,与会专家对京剧《大舜》的念白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表示:“这部剧目前采用的是京白朗诵体的念白方式,从演出效果来看,几位主演的表演没有问题,但部分演员差了点功夫,经过一番培训,效果会更好。”天津京剧院原院长、一级演员王平认为,用韵白的念白方式演绎古老的故事,可带来久远的年代感。“建议采用京韵白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角色使用韵白会为全剧增添韵味。”他如是说。
完善舞台细节,统一服装造型
舞台艺术中的灯光、服装、道具、特效、化妆等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为戏剧内容锦上添花。贴近历史、高于生活,符合中华审美品味和美学精神,是戏剧创作追求的目标。
服装上,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华莹指出,“目前所设计的服装没有特殊性,人物之间的区别感不强。且群演的服装相比主演而言,缺乏精致感。服装的审美,也需要达到统一性。对戏剧的打磨不可忽视细节,精益求精才可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
舞美上,山东省京剧院艺委会主任、一级演员白云明表示,本剧采用坡形舞台,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但演员穿着厚底鞋,在坡形舞台上行动受到限制,身段难以得到完全施展。建议留出四米见方的表演区,给予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同时也保障了演员的安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舞美设计申奥认为,视频元素的运用很好地营造了辽阔的天地之感,但部分视频的变动过快,过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建议缓慢变化。舞美应服务于表演,忌喧宾夺主。在舞台字幕上,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颜全毅特别强调了一处细节:“对于远古故事,观众的熟悉度不高,出场人物的名字及人物关系可能不是很清楚。因此,建议字幕加以标注,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音乐上,北京演艺集团艺委会副主任、一级作曲王亚勋指出,主题音乐应简化处理。“京剧本身已足够华丽,主题音乐则可以相对简洁一些,有轻重之分。”吉林戏曲剧院原院长、一级作曲杨柏森认为,剧中应重点打造几个唱段,使人们愿意听、愿意唱,将这部剧蕴含的人文思想一直传唱下去。
大幕一开,为之一振;大舜一出,为之一惊;大幕一闭,为之一叹。“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经历反反复复、艰苦卓绝的打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郅良表示,京剧《大舜》主创团队将对每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进一步消化、吸收、修改,努力提升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争取将其推向一个新高度。本次修改会结束后,项目主体表示,戏都是改出来的,接下来将继续对剧目精雕细琢,力争让作品“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