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尔雅
你玩过狼人杀吗?众多角色为了找出凶手,白天战战兢兢地聚在一起,企图发现蛛丝马迹,夜晚防范着自己成为下一个猎物,不明不白死去。猜疑、自证、恐惧,让游戏充满刺激性。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无人生还》就讲述了一场现实版的狼人杀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的结局,是团灭。
阿加莎一生创作80部侦探小说,其中以波洛侦探为主角的共38部,以马普尔小姐为主角的共14部。《无人生还》作为一部结构相对独立的作品,首创孤岛模式,紧凑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杀人动机、细腻的心理描写,非常适合作为管窥阿加莎写作风格的素材。
《无人生还》小说封面
德文郡海岸边,陆陆续续聚集了收到“欧文”邀请的十个人,他们登上神秘的士兵岛,开启了一场有去无回的别墅之旅。
小说一开始,就通过十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留声机的“宣告”揭露了隐藏的罪恶。瓦格雷夫法官操纵陪审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判处被指控者死刑;维拉·克莱索恩为了爱情,身为教师却诱导幼童在游泳时落水死亡;菲利普·隆巴德上校在东非迷路时带走粮食,丢下二十一个土著被活活饿死;埃米莉·布伦特小姐利用宗教道德,逼死年轻的姑娘;麦克阿瑟将军借着战争的名义,谋害和妻子偷情的副官;阿姆斯特朗医生醉酒后做手术,病人意外身亡;安东尼·马斯顿飙车撞死两名儿童,在朋友的担保下交罚款出狱;布洛尔侦探作伪证,导致无辜者在抢银行案中被定罪,病死在牢中;管家罗杰斯夫妇拖延时间害死重病的雇主,侵占遗产。情杀、谋杀、误杀……借由各种方式,他们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然而,“审判的日子就在眼前。”别墅里的诡异气氛,从桌子上的十个小士兵玩偶和每个人卧室里贴的童谣开始蔓延。虚伪的自辩,在马斯顿喝下一杯酒猝死后戛然而止。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随着瓷玩偶一个个消失,对应着童谣的死法,别墅里的幸存者也越来越少。每个人都在担心悬在头上的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视彼此为仇人,但出于活命的本能又紧紧地靠在一起,想要尽快停止这场不知何时到头的杀戮。
以谋杀为主题的侦探小说之所以长盛不衰,让读者又怕又爱,正是因为每一起案件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人性之问。作为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擅长以动机分析人性,她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案件发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
《无人生还》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把一个结局在开头就定好的故事写得精彩并不容易,阿加莎通过描绘十个人的反常表现,比如先到达两天的罗杰斯太太看上去十分恐惧,布洛尔使用假名戴维斯,麦克阿瑟面对死亡异常从容,隆巴德早上起床后露出奇怪笑容等,混淆视听造成假象,同时漫不经心地埋下伏笔。每个人都知道,杀人者就潜藏在自己身边,但曲折反复的猜测——试探——死亡过程,不仅让别墅中的幸存者“身上的人性被恐惧稀释”,也把读者带入气氛,不断经历推翻再重来的心理起伏。
BBC于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5周年之际推出电视剧版《无人生还》
从阿加莎的写作偏好来看,她深信“人性本恶”,也擅长刻画普通人的“日常性邪恶”。同样是印证“人人都有谋杀的欲望”,《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了雪崩列车上的神秘杀人事件,探讨如何处置一桩情有可原的集体复仇;《无人生还》则在揭示傲慢、歧视、冷漠、嫉妒、自私、贪婪等杀人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案件包含的悖论:究竟谁有权力审判这些法外之徒?
故事中,十个人都按照童谣指引的方式死去。但疑团并未就此解开,最后三个人的死亡方式是互斥的,现场留下了每个人都不是最终凶手的确凿证据。这是一场连探长都无法结案的谋杀——“欧文”在处决其他人之前,很可能先行杀死了自己。毕竟,死亡是证明无辜的最好方式。加上用来协助造假掩盖身份的莫里斯,“欧文”用一场十个犯罪者陪葬的盛大仪式,结束了生命。
尽管结尾的漂流瓶解开了谜底,死亡者均是罪有应得,但判决由一个带着杀戮之心并以此为乐的人作出,仍让人感到心惊。权力的傲慢、人性的复杂,不就掩藏在这桩所谓的完美犯罪里吗?或许,这正是《无人生还》值得反复回味之处,也是其不断被再版发行和影视化的重要原因。(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