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生还》:一场无证之罪的审判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无人生还》:一场无证之罪的审判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0-25 16: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尔雅

  你玩过狼人杀吗?众多角色为了找出凶手,白天战战兢兢地聚在一起,企图发现蛛丝马迹,夜晚防范着自己成为下一个猎物,不明不白死去。猜疑、自证、恐惧,让游戏充满刺激性。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无人生还》就讲述了一场现实版的狼人杀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的结局,是团灭。

  阿加莎一生创作80部侦探小说,其中以波洛侦探为主角的共38部,以马普尔小姐为主角的共14部。《无人生还》作为一部结构相对独立的作品,首创孤岛模式,紧凑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杀人动机、细腻的心理描写,非常适合作为管窥阿加莎写作风格的素材。

《无人生还》:一场无证之罪的审判

《无人生还》小说封面

  德文郡海岸边,陆陆续续聚集了收到“欧文”邀请的十个人,他们登上神秘的士兵岛,开启了一场有去无回的别墅之旅。

  小说一开始,就通过十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留声机的“宣告”揭露了隐藏的罪恶。瓦格雷夫法官操纵陪审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判处被指控者死刑;维拉·克莱索恩为了爱情,身为教师却诱导幼童在游泳时落水死亡;菲利普·隆巴德上校在东非迷路时带走粮食,丢下二十一个土著被活活饿死;埃米莉·布伦特小姐利用宗教道德,逼死年轻的姑娘;麦克阿瑟将军借着战争的名义,谋害和妻子偷情的副官;阿姆斯特朗医生醉酒后做手术,病人意外身亡;安东尼·马斯顿飙车撞死两名儿童,在朋友的担保下交罚款出狱;布洛尔侦探作伪证,导致无辜者在抢银行案中被定罪,病死在牢中;管家罗杰斯夫妇拖延时间害死重病的雇主,侵占遗产。情杀、谋杀、误杀……借由各种方式,他们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然而,“审判的日子就在眼前。”别墅里的诡异气氛,从桌子上的十个小士兵玩偶和每个人卧室里贴的童谣开始蔓延。虚伪的自辩,在马斯顿喝下一杯酒猝死后戛然而止。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随着瓷玩偶一个个消失,对应着童谣的死法,别墅里的幸存者也越来越少。每个人都在担心悬在头上的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视彼此为仇人,但出于活命的本能又紧紧地靠在一起,想要尽快停止这场不知何时到头的杀戮。

  以谋杀为主题的侦探小说之所以长盛不衰,让读者又怕又爱,正是因为每一起案件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人性之问。作为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擅长以动机分析人性,她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案件发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

  《无人生还》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把一个结局在开头就定好的故事写得精彩并不容易,阿加莎通过描绘十个人的反常表现,比如先到达两天的罗杰斯太太看上去十分恐惧,布洛尔使用假名戴维斯,麦克阿瑟面对死亡异常从容,隆巴德早上起床后露出奇怪笑容等,混淆视听造成假象,同时漫不经心地埋下伏笔。每个人都知道,杀人者就潜藏在自己身边,但曲折反复的猜测——试探——死亡过程,不仅让别墅中的幸存者“身上的人性被恐惧稀释”,也把读者带入气氛,不断经历推翻再重来的心理起伏。

《无人生还》:一场无证之罪的审判

BBC于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5周年之际推出电视剧版《无人生还》

  从阿加莎的写作偏好来看,她深信“人性本恶”,也擅长刻画普通人的“日常性邪恶”。同样是印证“人人都有谋杀的欲望”,《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了雪崩列车上的神秘杀人事件,探讨如何处置一桩情有可原的集体复仇;《无人生还》则在揭示傲慢、歧视、冷漠、嫉妒、自私、贪婪等杀人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案件包含的悖论:究竟谁有权力审判这些法外之徒?

  故事中,十个人都按照童谣指引的方式死去。但疑团并未就此解开,最后三个人的死亡方式是互斥的,现场留下了每个人都不是最终凶手的确凿证据。这是一场连探长都无法结案的谋杀——“欧文”在处决其他人之前,很可能先行杀死了自己。毕竟,死亡是证明无辜的最好方式。加上用来协助造假掩盖身份的莫里斯,“欧文”用一场十个犯罪者陪葬的盛大仪式,结束了生命。

  尽管结尾的漂流瓶解开了谜底,死亡者均是罪有应得,但判决由一个带着杀戮之心并以此为乐的人作出,仍让人感到心惊。权力的傲慢、人性的复杂,不就掩藏在这桩所谓的完美犯罪里吗?或许,这正是《无人生还》值得反复回味之处,也是其不断被再版发行和影视化的重要原因。(尔雅)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捕捉公共议题,回归叙事本位:看微短剧何以强化公共表达

  • 《棋士》:非典型性善恶启示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