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艺理论建设
暨《文艺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光明网讯(记者 石依诺)11月9日至1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文艺研究》杂志社承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艺理论建设暨《文艺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以及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深学者与会并参与交流。《文艺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文艺研究》要坚持为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批评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张旭指出,刊物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化、文艺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系列讲话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的原则,力争使刊物展现出中国文学、艺术研究的最高水平。
《文艺研究》创刊于1979年5月,通过40年的不断发展和几代编辑的不懈努力,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研究者,现已成为在中国文学、艺术研究界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刊物之一。“《文艺研究》所走过的40年历程,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界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锐意进取的40年。中国文艺学、美学研究的风格、特色以及演变轨迹,在这份刊物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韩子勇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通过回顾《文艺研究》的历史、考察这份刊物的发展变化,不仅可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更能够探讨目前热议和集中研究的前沿问题、预判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这是一项对往昔负责、对时代负责、对学术负责的重要任务,应由中国学者与学术期刊共同担负。
“在我眼里,《文艺研究》是中国文艺理论界的一面旗帜。四十年来,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艺理论领域新思想、新观念的提出和刊布,也由此成为引领中国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的一个传播高地。”《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罗钢认为,《文艺研究》在保持美学、艺术学和文艺美学浓郁的理论特色的同时,也注意强化文学、影视、戏剧、美术等学术和理论并重的研究方式,关注具体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文献意识,跨学科研究意识。
在《文艺研究》创刊四十年之际,为全面呈现我国文学艺术研究领域思想和理论成果,杂志社推出了《〈文艺研究〉创刊四十周年》。“新时期以来很多重要的文艺理论领域的讨论从这里发轫,成为继续深化的起点、热点以及供后续研究参考的文献,这也让刊物本身成为学术史的一部分。”《文艺研究》杂志社执行主编金宁表示,这套书用意即在“温故开新”,于学术、刊物而言是一次回顾和反思,从中检索过往、以开新篇;对作者、读者而言,更是一次温故的良机。
研讨会期间,与会学者分别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文艺理论建设历史回顾”“中国文艺理论前沿问题”“中西文论比较问题”“《文艺研究》与文艺理论期刊建设”等四个议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和交流互动。叶朗、朱立元、刘纲纪、杜书瀛、张玉能、曾繁仁等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分别就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及重要学术刊物所应承担的使命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们希望,《文艺研究》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引领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国文艺学、美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艺研究》四十年来坚持严肃的学术态度、严正的学术立场,大力倡导学术批评、积极组织学术争鸣、热心鼓励学术创新、热情培养学术新人,开创了艺术理论和美学建设的一代风气,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文学评论》执行主编张伯江在闭幕式上肯定了《文艺研究》四十年来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就,同时展望了两大理论名刊携手合作的美好愿景。
“这两天,来自各界的学者共聚一堂研讨中国文艺理论前沿问题、思考中国文艺理论期刊建设的道路和方向,我们也借此机会吸取营养。”金宁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文艺研究》作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思想和理论最重要的展示平台之一,未来将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恪守严谨的学术立场,强调鲜明的问题意识、保持锐利的批评锋芒,并致力引导、促进相关专业研究向更深层次推进。(石依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