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一人一花一世界

来源:北京晚报2021-07-06 09: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罗元欣

  佛说:一花一世界。拈花微笑的佛祖,从一朵花而悟出整个世界。艺术的世界,心可生万象,心不同,花便不同,世界亦不同。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有两位大师,应被人记住姓名,那就是齐白石与黄宾虹,齐白石擅花鸟,“红花墨叶”自成一派,黄宾虹擅山水,“浑厚华滋”涵养内美。对于齐白石众人皆不陌生,他画的虾三岁黄口小儿也知道。而说起黄宾虹,许多人却不太了解了,他的作品多被艺术圈的人所推崇,对于普通人来说,要读懂黄宾虹确实不易,他在最后弥留之际曾说过:“我的画要五十年后才能为世所知”,可谓一语成谶,果然在他去世50多年后,黄宾虹的山水画价格在拍卖市场上一路走高,但他的花鸟画,却一直不被人所熟知。

  在这次北京画院所举办的在“隔花人远天涯近——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展”中,极其难得地将二人的花鸟画并置对比展出,令人一观黄宾虹的花鸟画的面貌,也令人思考,二人花鸟画的异与同。齐白石的花鸟画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感,色彩鲜艳而浓烈,花朵、枝蔓、题款充盈着画面,用笔苍劲有力,大开大合,感受到齐白石人老笔辣、运腕如神、一笔贯之的气度,那是田园里生命生长的原始之力,是要破纸而出的一种渴望。而黄宾虹的花鸟画给人沉静之感,色彩淡雅,色墨相融,画面虚实相生,注重留白,每一笔的勾画看似随意而又在法度之内,力道含蓄内敛,黄宾虹说花鸟画要“含刚健于婀娜”。刚健、婀娜本就矛盾,如何能统一于一笔、一画之中?但若细想,在花朵的柔美之中难道不是包含了刚健的力量吗?挺立的花梗、舒展的花叶、绽放的花瓣,若没有蓬勃的生命力,花朵又如何能展现出婀娜多姿?正如艺术体操运动员将力量注入柔软的彩带中,才能在空中划出美好的曲线。

  齐白石与黄宾虹,同生于清代末年,齐白石仅年长黄宾虹一岁,从一花而窥见二人不同的艺术世界,皆因二人所经历所追求不同所致。

  牡丹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爱画画的放牛娃与爱画画的学霸

  1864年,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的贫穷农户之家,他作为长子长孙,自然是重要的劳动力,于是在读了不到一年的蒙馆之后,齐白石只能辍学在家放牛砍柴,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虽然遗憾,但也感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短暂的蒙馆学习经历,倒是让他发现了绘画的乐趣,即便是放牛之后,也想尽办法找到“珍贵”的废纸来画画,后来做了雕花木匠,顺便也给主顾家的女人们画画衣服样子、鞋样子,他似乎一直有一个非分之想,不甘于身份的低微,想去画那些不属于他的世界的画。直到二十七岁时,齐白石被乡绅胡沁园因爱才免费收为学生,才开始了正式的绘画和诗文学习,他的人生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和“逆袭”。

  与此同时,黄宾虹却在发奋读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他13岁第一次参加童子试就名列前茅,堪称学霸,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黄宾虹家境优渥,父亲做布号生意,家中藏书藏画很多,黄宾虹从小沉浸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成为一名爱画画的学霸,他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金石文字,这一喜欢就是八十多年。

  当齐白石在山野里游荡放牛的时候,黄宾虹在研究金石文字和观看名画。一个成长于天地自然之间,田里的庄稼、山上的野花、池塘里的鱼和蛙,是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一个成长于诗书礼仪之家,深奥的文字、法度和笔墨是他儿时对文化最初的印象。童年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决定了二人观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的不同。二人童年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爱画画,这份热爱的能量如此巨大,带他们穿越了漫长的生命,经历了人生的苦痛,最终在绘画中成就了自己。

  水墨花卉 黄宾虹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远游的画匠与干革命的编辑

  齐白石自跟随胡沁园学画后,就收起了雕花工具,成为画匠,以卖画为生。他还和当地的年轻文人们组成诗社吟诗作画。齐白石在三十七岁时,又拜清末经学大师王闿运为师,在学习诗文的同时,也结交了许多的同门友人。四十岁时,他的好友邀请齐白石去西安。起初,安于现状的齐白石并不想远游,此时的他已经靠卖画所得的钱,典租了田地,盖起了书斋,日子过得悠闲而满足,但友人去信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但知临摹前人名作或画册画谱之类,已落下乘。”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话戳中了齐白石的痛点,一阵纠结之后,他终于还是出发前往西安。这次出游解锁了齐白石的远游技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他五次远游五次归来,自称为“五出五归”,他曾去过西安、北京、天津、上海、南昌、桂林、广州、香港等地,大半个中国都游览了,还去过越南芒街。远游中,齐白石结识了新的朋友,看到了友人家中所藏的八大山人、石涛、金农等人的作品,他的创作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他日后“衰年变法”创造自己大写意画法的伏笔。

  而黄宾虹这枚学霸,也并没有如愿以偿顺遂地考中科举,随着黄家布号生意陷入困境,黄宾虹只能放弃科举之路,外出挣钱谋生,他做过衙门的小抄写员和书馆的教书先生,后来又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经营制墨作坊,这段经历让他对墨有了很深的了解。黄宾虹在三十多岁时结识了谭嗣同,二人谈得格外投机,他开始参与维新变法的活动,“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在北京被捕就义,黄宾虹也连夜出逃,离开家乡。他后来又和其他革命人士组成了“黄社”,宣传革命思想,为了给革命提供经费,被人告发出逃到了上海。在上海,黄宾虹参与编辑了《政艺通报》《真相画报》《国是报》这类传播民族精神和革命思想的报纸。他还主要负责了《美术丛书》的编辑出版,参与到中国近现代美术运动中。在上海的30年,黄宾虹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中国画,研究古人如何用笔用墨,归纳出五种笔法:“一曰平如锥画沙,二曰留 如屋漏痕,三曰圆 如折钗股,四曰重如高山坠石,五曰变如四时迭运。”在墨法上,他提出了七墨: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积墨、焦墨、宿墨,总称为“五笔七墨”。

  齐白石与黄宾虹花鸟之异

  齐白石与黄宾虹艺术本源不同。齐白石的花鸟借鉴于八大山人、石涛、徐渭、扬州八怪、吴昌硕,要直抒胸臆,畅快淋漓。黄宾虹研究了很多宋元时期的绘画,在花鸟画中他借鉴了明代沈周和陈淳的花鸟画的风格。黄宾虹对于八大、石涛的绘画风格,有不同于他人的认识,他曾在给朱砚英的信中谈道:“不取石涛、八大,以其悍而近于江湖。”他认为石涛和八大的绘画“用力无法”,这就是江湖气,法度是黄宾虹最为看重的,也是他一生研究与追求的。齐白石追求经验感受的直接表达,黄宾虹要将经验感受放置于法理之中抒发,因而,我们看齐白石花鸟易有共鸣,看黄宾虹花鸟要品味再三。

  齐白石与黄宾虹二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也决定了他们花鸟画绘画风格的不同。齐白石从二十七岁开始卖画为生,依靠卖画他不但解决了家里的温饱问题,还走上了小康之路,再后来更是靠着绘画风格的突破,在北京保守的画坛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了稳定的市场,并声名日隆。卖画是齐白石最善于做且必须做的事情,为了生存,他可以说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精于了解用户需求,分析市场方向,设计具有独特性竞争力的产品,还能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升级产品,他笔下的虾就是产品设计的典型成功案例。齐白石的花鸟画色彩浓烈,构图饱满,题款趣味盎然,因为他需要在第一时间夺人眼目,让人爱上,愿意为他的作品掏钱。而黄宾虹一生之中懂他画的人极少,他画画一不为卖钱,二不为人喜欢,他从儿时的文化积累,到做编辑时的博览群书,阅画无数,他又爱中国道家的哲学,让他将精力专注于研究之中,于研究之中解中国画之堂奥,于中国画之中解道家之精妙,他是带着文人的理想追求中国画至高的境界,此境界只与己有关,是孤独的快乐,是寂寞的追求。如此坚持无名无利日日作画,几十年,若不是热爱,不是挚爱,何以能坚持下来?因而他的花鸟有清新淡雅之趣,有文人笔墨之趣,值得一观再观,每观每新,仿佛在读一本书。

  一人一花一世界,齐白石的花鸟是天然的生命力,黄宾虹的花鸟是文人的理想之美,一得情趣,一得理趣,总要有趣才是好花鸟。(罗元欣)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