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11-15 15:30

  作者:周思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叶问,就是其中之一。

  叶问可谓是一个大IP、强IP,一座值得反复开掘、发扬光大的文化富矿。舞剧《咏春》的大获成功,绝非再现了一个叶问、一套咏春拳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武德精神,足以让世界为之惊叹。

  叶问尚武崇德,具有优秀的品质;咏春拳作为岭南地区重要的拳术,历经数百年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舞剧以咏春挑战八卦掌、太极拳、八极拳等门派最终开山立派、打破门户之争为叙事,投射出大时代变迁语境。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江湖文化的深刻嬗变与武侠文化的广泛传播,于千锤百炼之间,呈现出世间无胜负、无对手、无形、无相亦无我的真理。在色调呈现上,舞剧采用了黑白极简的方式,漆黑的底色与光束形成鲜明对比,沉默又强劲的招式步步呼应,刚柔并济之中,将舞蹈的美感与武术的力量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舞剧《咏春》聚焦英雄人物叶问的同时,也讲述了一群电影片场的造梦人。一边是叶问踏入群雄林立的武馆街,将咏春拳发扬光大;一边是《咏春》电影的拍摄片场,电影人以光影塑造英雄。他们追逐光、靠近光,用光去雕刻、塑造英雄的身影;他们追溯英雄的脚步,站在光的背后,最终照亮别人。两个时空中的人物虽然遭遇各有不同,但心境却总是重合的,在两条线索、两个场景的设置中,两个时代的追梦精神实现了共振。

  从舞剧的创作者和舞蹈演员身上,也可以看到“追光者”的每一次努力。舞剧的创作过程可谓“痛并快乐着”,主创本身也是在学习、成长,同时将此过程里的感受放到作品里,让故事、事物与创作者的心境产生交流、发生碰撞,再造一个新的艺术生命。不光导演,每个主创包括作曲、舞美、灯光、服装、造型、多媒体等都是如此。

  美学上有个提法:美是难的。导演坦言,做《咏春》充满了困苦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作就是这样,即便过程痛苦艰难,仍需执著追求探索。为此,主演进行了一年多的武术学习,每天近12小时高强度的创排训练。舞蹈演员的呼吸和发力方式,与武术完全不同,只能扎扎实实学真功夫,没有捷径,从零开始。武术需要气息下沉,将力量极速打出。这样一来,武打动作与舞蹈节奏的融合变得尤为困难,只能一遍遍磨合调整。武术对体力的消耗极大,对舞蹈演员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舞台既要求可看性,又不能失掉武术的力量感和内在气韵,因此演员要先学招式,再进行艺术转化。为此,剧组专门请了武术顾问到排练厅指导,除了学招式,更要领会岭南武术的精神。剧中,干净利落的身手,迅疾如风的出招,行云流水的大师风范,不仅展现了咏春拳的实战技巧,也赋予了舞蹈独特的力量感和节奏感,令观众一秒都移不开眼。

  舞剧《咏春》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它的成功不仅仅反映在票房和口碑上,更重要的是它为现代舞台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迪。

  首先体现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咏春》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它将传统武术与当代舞蹈语言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这种创新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传统武术的新面貌,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舞蹈与武术之间的完美结合。这种融合创新的方式,为现代舞台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其次是叙事艺术的创新。《咏春》采用了“双线叙事”的结构,将“叶问的故事”和“记录叶问故事的人的故事”两条线无缝衔接起来,两个故事承载的“拼搏精神”在不同时空中同频共振。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剧情的复杂性,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为现代舞台艺术的叙事提供了新的思路。

  再次是对非遗元素的活化。《咏春》活化了非遗“香云纱”和“咏春拳”,激荡起古老非遗的当代脉动。这种对非遗元素的活化处理,不仅让非遗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也为现代舞台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表现手段。

  然后体现在舞台设计与空间美学的结合。《咏春》的舞台是旋转、移动的。舞美制景在有限空间里实现错位、借位、组合、拆分等多种形式,体现了空间美学的先锋性与舞美设计的创意。这种舞台设计不仅增强了观众的视觉体验,也为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

  最后,音乐与舞蹈实现了统一。《咏春》的音乐具有很强的舞蹈性,运用了现代节奏与古典音乐交汇杂糅,释放浓浓新意。这种音乐与舞蹈的并置统一,为现代舞蹈编排提供了新的灵感来源。

  这些都表明,舞剧《咏春》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为现代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迪。《咏春》的成功证明:只有推陈出新、锐意创新,舞台艺术才能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成为能够经得住观众和时间考验的精品力作。(周思明)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 2024微短剧:新时代呼唤新内涵,新变化折射新要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