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百炼成钢的精神塑像

来源:人民日报2021-07-11 09: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吴为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留下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美术工作者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真实记录下这些闪光的灵魂和动人的精神,让共产党人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崇高境界的生动展示

  共产党人的精神通过艺术的形式代代传承,艺术的语言、风格也随之拓展。尤其是对革命前辈的形象塑造,通过恰当的艺术创新,深刻展示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同志的纪念雕像,已经静静伫立在河北省唐山市大钊公园30年了。每天,都有市民在这里瞻仰这位已经离开我们90多年的革命先烈。这件雕塑和常见的纪念碑式雕塑有很大不同。为表现李大钊脸型方正的形象特征,突出“铁肩担道义”的主题,创作者钱绍武借鉴了中国北方传统城楼建筑对称、开阔的形式,取法汉代石刻艺术,追求重、拙、大的审美取向,将原计划3米高的全身坐像,改为了3米多高、7米多宽的头像,体量感增大数倍,形式也更加单纯洗练,而主题则愈加鲜明深刻。方正、刚直、沉稳、开阔的雕塑形象,如同中国革命的一方基石,与大地融为一体。这件作品不仅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也对年轻一代的雕塑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雕塑家黎明为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头创作的《青年毛泽东像》等一批优秀城市雕塑中,都可以感受到这种艺术的传承。

  和无数共产党员一样,胡一川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他1932年创作的版画《到前线去》,生动反映了左翼美术青年在救亡运动中群情激昂的精神面貌,极具感染力。新中国成立后,以版画见长的胡一川,开始创作油画。他1950年创作的油画《开镣》,表现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开了铐在中国人民身上的脚镣;1961年创作的油画《前夜》,描绘地下党的秘密集会。两件作品都以简洁的造型、概括的色块,强化了夜间行动的整体氛围,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质朴的艺术语言,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那个年代共产党人崇高而质朴的形象。

  进取精神的艺术镌刻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吓倒,表现出勇于攻坚克难的大无畏精神。无论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两弹一星”科研一线,还是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无数共产党人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在美术工作者的笔下都有所体现。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时,20岁的侯一民作为人民日报特派记者来到战地采访、写生。他亲身体会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将士如何用生命捍卫和平。虽然早年曾投身地下革命工作,但血与火交织的残酷战场依然深深震撼了他。他和首批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美术工作者们手绘的一批战地速写,生动地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向全国人民展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他还创作了油画《跨过鸭绿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画作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必胜信心的描绘打动了无数观众。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丰碑。毛本华、王刚、鲍璐、郝米嘉合作的油画《焦裕禄》,描绘了这位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用肩扛着、用车推着树苗走在风沙中的场景。灰蒙蒙的天空被一根根长矛似的树苗刺破,画面中的焦裕禄正微笑着和身旁的乡亲交谈,展现出他带领兰考人民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信心。

  《西部年代》是军旅画家骆根兴2001年创作的一幅油画,表现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西部“两弹一星”研发基地的创业者形象,以他们在戈壁滩上的英姿与豪情,展现了共产党人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齐心协力、砥砺前行的担当精神。

  无私奉献的形象描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进人物层出不穷,艺术创作为之一新。

  焦兴涛创作的木雕《逐梦》,是一件表现航天员的作品,反映出中国人民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关注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自豪感。这座近2米高的雕塑,以柏木为媒材,用传统木雕技艺雕刻而成。航天员的头盔面罩部分,结合现代烤漆工艺,呈现出玻璃的色泽和反光,以逼真的细节刻画了航天员等待起飞前宁静的一刻。这片刻的宁静之后,即将迎来火箭的轰鸣升空;这片刻的宁静背后,是新中国几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在孔繁森精神的引领下,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奋斗者之歌。吴为山的雕塑《孔繁森》,塑造了这位共产党员头戴毡帽、身披大衣、脚踏厚靴的形象。通过服装,我们可以感受到雪域高原艰苦的气候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但孔繁森脸上却绽放着自信和满足的笑容,他的身躯像一棵伟岸的松柏矗立在高原之上。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为了帮助百姓脱贫,他攀山涉谷,走访藏胞,足迹遍布偏僻的阿里。吴为山用自己最擅长的写意风格,生动还原了孔繁森“耿耿忠心照雪山”的精神面貌。

  在抗击重大灾情或疫情时,人民军队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其中的共产党员,都以大无畏的精神冲在最前线。壁画《抗震壮歌》以恢弘的篇幅展现了军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相似立意的作品还有表现抗洪精神的中国画《九八英雄颂》,以及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金奖、表现消防员的雕塑《烈焰青春》等。在众多歌颂医务工作者的作品中,郑爽创作的版画《你的双手承起了我们的生命与希望》让人过目难忘。她并未直接刻画某一位具体的抗疫功勋,而是用一位张开双臂、以双手承托起生命希望的年轻护士的形象,代表整个医务工作者群体。他们以尊重生命的大爱精神,救死扶伤,让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华。

  知识分子精诚、敬业、奉献的精神,同样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境界和追求。油画《敦煌女儿》是描绘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肖像作品。创作者袁元、季承禹刻意运用硬朗的表现手法,突显樊锦诗的精神强度和她瘦弱身躯之间的强烈对比,并力图使樊锦诗的形象融入她所守护的敦煌石窟环境当中,表现其执着而坚韧的精神力量。

  新中国一代代美术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真实深刻地反映时代、深情讴歌英雄楷模的作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温这些曾引起观众共鸣的艺术精品,深入体悟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境界和精神品格,意义格外深远。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