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灵魂的摆渡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07-15 11: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灵魂的摆渡

——何笠农巨型瓷画《渡》赏析

  当一大批绘画艺术家已经把青藏高原的创作题材挖深挖透之后,我想,谁要再进行一番高原风情的创作,并且要出彩出新的话,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美协副主席、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笠农耗时1年的巨型瓷画《渡》展现出来时,瓷画界为之惊叹——这幅长5.2米、高2.1米的瓷板体量相当少见。在如此宏大的绘画面积上,创作者将21位康巴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辆正在行驶的敞篷车上,这些藏族群众正奔赴一场高原的法会,或站、或靠、或坐、或蹲,尽管姿态各异,表情却非常庄重。作者对于画中的老年、中年、少年还有母亲怀抱中的幼儿区别点染,着力衬托出高原人特有的肌肤底色。作者的情感是深沉的,他读懂了高原人那深入骨髓、刻入基因的品格。车上系着的哈达向后飞扬,表现了车辆行进的速度……整幅作品细节刻画周到,渲染了画中人物的急切心情和真诚愿望。

  画面的重心是坐在车辆中间的老妇,她的袍服展现着高原的沧桑和过去。而她身后端坐的康巴汉子,通过伸出的手臂和抓住车篷架子的手展示着内心的力量,其宽敞富实的羊毛大袄呈现了当代高原人的生活样式。画面的视觉中心是站立着的年轻僧人,一袭红袍格外醒目。他背向观众眺望远方,代表着一种高度和格局,是这片天地的精神礼赞。向前奔驰的车正代表着高原走向未来的气势。作者对高原的认知是深刻的,他用心灵的镜头对准藏族群众的内心,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宏大的宗教场面,却用线条和色块准确表现了康巴人面对信仰时独特的精神气质。千百年来,为了朝圣,藏族群众从家乡出发,一叩三拜向拉萨行进,即使死在朝圣的路上也无怨无悔。今天,他们生活大大改善,却初心不改,虔诚不变,一如雪山上洁静的冰川。

  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说:“信仰是辉煌的光,照遍周围也引导着人自身。”藏族群众的信仰来自于灵魂的深处。他们心中点着一盏不灭的明灯,安详就写在那些被高原紫外线雕刻的脸上。反观我们的周围,物质富裕了,许多人却并不快乐。到底失落了什么?曾经烛照心灵的美好情愫,我们还剩多少?面对高原,叩问灵魂,我们为之汗颜,我们真的需要一次壮阔的精神摆渡。——这正是作品《渡》给予我们的深层思考。

  在技法和工艺上,作品《渡》也可圈可点。画面的众多人物错落有致,布局恰当,人物头部的连线构成了跌宕起伏的线条,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美。画面背景是虚化的远山和静谧的水面,这种处理有利于凸现人物的形态和个性,使得视觉更加集中。对光影和色彩的把握,作者非常娴熟,粉彩中玻璃白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无论是白衣、白袄、白云、白幡乃至白色的哈达和水面,作者让白色的样式显现出精微的差异,由此衬托出的红、褐、绿、蓝、灰、黑等诸多色彩元素,更加丰富、饱满、鲜明,高原的风情尽显其中。

  瓷画的美是难以言表的,经过高温后的颜色表达无论如何都有几分天命和偶然的因素,这是瓷画最大的魅力。不能认识到这点,就很难真懂瓷画。何笠农的作品《渡》取材于青藏高原,能在佳作林立的绘画艺术品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既得益于本人的艺术造诣,也有瓷画艺术本身的神秘性使然。“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努力”正是这个理。

  何笠农是首位在创作形式上用青花来表现写实风格的海景、雪景、藏族风情等题材的艺术家,丰富了传统青花瓷的题材和表现力,并在陶瓷美术界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作思路和潮流。在粉彩瓷的创作中,他将西画的色彩原理与国画的笔墨造型相结合,扩展了传统粉彩工艺的表现力。他从事陶瓷绘画艺术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将现代绘画意识转换为陶瓷本体语言,从而形成新的“瓷画”艺术语言。何笠农的巨型瓷画《渡》让我们对瓷画有了一分新的认知。(雯斌)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