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巴蜀红色故事中品至味人间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在巴蜀红色故事中品至味人间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08-13 09: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巴蜀红色故事中品至味人间

——舞剧《努力餐》观后

  作者:金浩 尤佳悦

  近日,由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制作演出的舞剧《努力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该舞剧曾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后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并于日前开始全国巡演。《努力餐》进京演出,吸引了不少京城观众亲临现场“一探究竟”,体味革命的“辛”,感受巴蜀的“辣”。

  “努力餐”,是一个与“吃饭”有关的革命故事,是一次带领观众游逛川西又亲临战场的历史纪行。故事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成都三桥南路一家平民快餐店中,时任中共四川特委会委员车耀先以经商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在每日出售“大众蒸碗饭”“大肉蒸饺”的常态下,餐馆也逐渐成为了抗日救亡人士的活动中心,对外提供餐食救助百姓,对内刊印《大声》周报,宣传抗日、反对内战。然而,尽管地下工作部署万般谨慎周密,仍无法避免近在咫尺的危险,面对着亮嗓子、冷处长的到来,楼中人互生猜疑的“革命”情境由此展开。

  舞剧中的“序幕”是引入情境的关键一环,它仿佛电影中的片头,交代的是身份、营造的是气氛,更具吸引力的是它往往在把你带入剧情后,又从容不迫地转圜到叙事伊始,当幕布上又一次出现“努力餐”字样时,观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看到的内容已然“超纲”了,真正的叙事尚未开始。猝不及防的前情提要,不仅使得观者眼中的人物形象更为多重、立体,同时又为后续片段“开门揖客”“三岔口”中“场中人皆知,剧中人不知”的紧张情绪做了铺垫。剧中四位主人公:车耀先、黄三妹、亮嗓子、冷处长分别有着明确的身份与立场,车耀先、黄三妹夫妻经营“努力餐”餐馆,借迎来送往之机传递革命讯息;亮嗓子作为前来接头的盟友鼎力相助,一次次的登台变脸备受瞩目,实属以最危险的方式寻求“安全”;冷处长虽与车老板是同窗好友,但因信仰的不同致使行事、立场大相径庭,所谓前来“赴宴”却是暗中搜寻。舞剧的展开,便是以四人的初次相遇作为标识,一幕“开门迎客”中,四人排座于餐厅正中,除去依托服饰、动作语汇建立人物形象外,编导更运用到现实空间与心理空间交叠的编创手法,凸显人物的真实心境,四人的心理空间转换宛如戏曲中的“打背躬”一般,通过挥手、转身等动势配合,依次进入各自的内心独白。怀疑、试探、出招,各自心生猜疑,在时间静止、空间延续里肆意搜寻,又如《沙家浜》“智斗”般纠缠。

  剧中关于戏曲结构的借代,不得不提及向经典致敬的“三岔口”片段了,这也是舞剧在暗战中增添谐趣的一种“手段”。在传统戏曲中的《三岔口》,通过在摸黑打斗中引起的一场“误会”,即同样有意保护焦赞的任堂惠与刘利华二人的误认,深夜交手中二人相认,救出焦赞后同奔三关。可以说,剧中“摸黑对打”情节是承担着二人从误认到相认的情节递进的,“摸”是为了“打”,“打”促成了“认”,层层推进终带给观者“有惊无险”的心理体验过程。回看舞剧《努力餐》中的打斗片段,在前后情节铺陈上略显单薄,车老板、亮嗓子、冷处长三人虽同为“调查”目的深夜潜入餐馆,但从无接触的“摸”,到有接触的“打”,几轮套路招式过后仍不见情节的转向,无奈黄三妹点灯出场,落得亮嗓子与冷处长的仓皇而逃。因而,此片段的铺陈若从“好看的舞”层面看,轻快、夺目、有笑点,但从“紧凑的剧”角度谈,生硬、混乱、无特点。

  “舞剧”不仅是以舞述剧,更要以舞传情、达意,通过对身体语汇的探索带来触动心弦的艺术张力。诚如舞剧的编导之一钱鑫说:“选择这个题材,我们觉得最感兴趣的、最打动我们的恰是这部剧的特点,它是非常有人间烟火气的。”可见,剧中若尽显敌我之间的猜疑、革命战火的喧嚣俨然不足以代表成都地界的革命特色,如何才能让观者体验并记住一个城市的味道呢?导演王思思、钱鑫可谓在“味道”上反复钻研,在“吃”上大做了一次文章。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餐馆里,从一幕的“开门迎客”,伙计们手中的“长筷子”便成为标志性的符号出现,时而用来呐喊助威作为“响器”,时而炉前围坐夹菜换作“餐具”,齐舞振臂间营造出餐馆里喧腾热闹的场景。同样是“吃”,吃什么?怎么吃?成为了编导重点关注的问题,二幕中老板娘和厨娘们同做川菜、牙尖、戏耍的场景使人观后竟有被撒了一把辣椒面儿后的呛劲儿,演员们用“勾”“挑”“咂”“舀”等一系列颇具形象感的体态、动作凸显川妹子的俏皮与泼辣,小关节的灵动与点状身体质感的处理不时牵动着我们的嘴角,使之沁润在醉意满满的成都烟火气里。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幕首段阳光铺洒的场景,太阳升起让观众在紧张气氛中得到一丝喘息。同时,“出太阳”在其他城市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儿,放在成都可就是值得享受的大事儿。伴随着《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调与缓缓升起的太阳,厨娘们慵懒瘫软在竹椅上,脚下些许的抬、迈、摆,托动着竹椅静静划过,将时间停留在惬意的这一刻。如果说剧中的变脸、麻将、筷子、火锅、串串等元素是以符号性的方式将成都特色融入革命叙事中,那么“太阳升起人歇息”的情境则是一种更为内化的表达,它传递的是一种根植在成都人骨子里的生活节奏。

  舞蹈编导家李毓珊曾说:“中国民族舞蹈创作要坚持三条原则,即浓郁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舞剧《努力餐》的出现总是不免让人想起2019年上海歌舞团推出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从选材、立意、动作语汇的选择与编织、光影的运用等方面来看,二者呈现出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艺术表达。但若聚焦于舞剧叙事、身体表意能力方面,《努力餐》在形式感上追求地域特色与创意出新,而似乎缺少了内容的稳定架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这类舞剧创作题材可否为当代舞台艺术提供可被复制的表达方式?在未来的创作中可借鉴的是什么?要完善的又是什么?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舞剧《努力餐》的创演不仅让我们关注到了革命老区、革命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成都艺术剧院在当代舞剧创作上的实力。伟大的故事值得被传颂,经典的事迹应当被讲述。故事讲述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际,讲述故事的年代是在百年后的今天,而责任担当与忘我牺牲的英雄壮举,为此剧中的艺术表达做足了注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年份,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了一大批红色经典的艺术作品问世和复演,这些作品不同于以往传统舞剧的排演模式,从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到《醒·狮》再到《努力餐》,已经形成了“别样红”的舞剧创作热潮,这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在未来必将呈现出更加多元、立体、丰满且鲜活的时代风貌。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金浩 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尤佳悦)

[ 责编:李浩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烟火人间》:与媒介共生,与生活共舞

  • 张凯滨:演技类综艺怎能靠槽点、笑点制造爆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