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青年如何以美术创作回应时代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新青年如何以美术创作回应时代

来源:文汇报2021-11-01 10: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范昕

  “帐篷”乱入,光摇声动,展品搬进开放式大厅……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第十六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以“新·青年”为主题,吹来青春的蓬勃热风,艺术的葱郁新风。“令人欣喜!参展艺术家面孔新,作品样貌也新。”此次展览的评委之一、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李向阳向记者坦言。

  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第十六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以“新·青年”为主题,吹来青春的蓬勃热风,艺术的葱郁新风。制图:李洁

  80余名青年艺术家约160件/组作品汇集在本届展览,年龄最小的为00后在校学生。这些作品是从全国近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1800名创作者的4800余件作品中经过层层遴选脱颖而出的,充分展示出上海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吸引力。本届展览取消了奖项,入展即为嘉许,在社会征集之外增设了专家提名、机构推荐等选拔方式,让更为多元的作品同台绽放不一样的美。在评委看来,这些作品未必成熟,更谈不上完美,却以敏锐的艺术触觉呈现出些许艺术拓展空间,积极表达自我和回应时代,因而值得被看见。

  以具有数字时代特点的艺术新样式,开辟创作表现力的“疆域”

  “青年美术创作的发展与当代美术整体的创作趋势能够相互印证,这个展览可以说正是整个中国美术创作的缩影。”此次展览的评委之一、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蒋铁骊告诉记者。他以此次集中在展馆进门处的几件雕塑作品举例,指出它们分别采用了木头、大理石、陶瓷、综合材料等不同的材料,背后涉及不同的语言手段、艺术表达,由此可见展览折射出丰富多元的青年美术创作生态。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身处科学技术大爆发的数字时代,被刘海粟誉为“时代先锋”的青年艺术家自然而然在作品中展现出对各种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热情,将媒体艺术、影像艺术等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样式带到此次展览。它们大大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疆域”,给人们带来别样的审美体验。在评委看来,新锐与传统并不违和,未来的艺术需要这样的创新。

  步入美术馆,于开放式大厅迎面遇见的《unfolded-豫园》,即为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这是一幅高约两米、长约四五米的数字园林地图,只见豫园周边梧桐路、硝皮弄、丹凤路、福佑路、安仁路等一个个几乎被遗忘在时光尘埃里的老地名依次浮现在屏幕上。创作者李启菁,是一名从纽约学习新媒体艺术归来的95后。她在实地探访上海特有的人文标志和文化名片——豫园老城厢之后,以影像的方式将拆迁区域的门牌号与文字资料一同“编程”出这幅作品,坦言“希望以这种具有纪念性和仪式感的形式留存这片区域的历史”。

  一件乱入展厅的户外帐篷,则成为最让人讶异的存在。掀开的帐篷里,三台电视机播放着不同的影像,周围散落着便笺纸、球拍等物件。这竟然是一件展品,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三名00后在校学生李章程、刘景文、陈家溢。作品之名《190×200×120》相当任性,就是帐篷的尺寸,创作却是费尽苦心甚至苦力的,凝结着用脚步打量上海不同水域的艺术实践。刘景文告诉记者,三段影像分别记录下他们沿着松江、闵行、长宁水域行走过程中的三次探索,“每次行走都是24小时,展厅里的帐篷就是我们夜宿时在水边支起过的,帐篷里的物件也是我们路途上用到的”。

  以具有象征意味的艺术新思维,传递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新艺术表现方式的同时,参与本届展览的青年艺术家们依然对当下的社会现实葆有浓郁的兴趣和昂扬的激情,此次展览也特别依主旨划分板块,更为深度地传递作品内涵。观众能够从中看到,人与自然、世界风云、国家建设、城乡发展、时尚生活、人间烟火等等无不进入艺术“后浪”们的创作视野,并且,他们在以独特的艺术思维回应时代提出的新命题。有评委坦言,相比前辈,这些青年艺术家更善于从自我感受出发,更喜欢运用象征隐喻的现代艺术手法来把握时代的表情,细细咀嚼,会发现这些作品的趣味。

  例如,朱珂橙以一组四幅版画《我们之间的形状》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见人类舒展的足尖与马来貘、鲸鲨等珍稀保护动物“同框”,富于装饰性美感。艺术家以此表达人之美与动物之美和谐融汇,并且为这样的画面选用了平版、凹版、综合版三种版种相叠加的创新性方式。形形色色的路口、斑马线,是一组五幅大小错落的综合材料作品《过路之景-马路系列》所聚焦的,看得人们倍感亲切。画面既有写实的成分,又略带抽象构成,创作者谭成虎似乎想以这样的艺术表达,引人深味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李智敏此次带到展览的《溪涧》《山谷》等三件木雕,看上去是青年的半身肖像雕塑,背后却还隐藏着艺术家对于自己创作状态的表达,这也是很多现代人真实处境的折射。他告诉记者:“我的创作环境并不稳定,不时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难以集中一段时间从事雕塑实践。而木雕可以随时做做停停,我于是常常把木料切成块带在身边,带在车上,一点一点创作,进而把它们拼起来。我喜欢这种感觉,创作的过程就像在和木头对话。”(范昕)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田园将芜,载一叶扁舟归家

  • 以时代化表达,揭开五千年中医药文明的神秘面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