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5-01-02 08:30

  作者:张经武 戴昊辰

  印度电影《因果报应》讲述了理发师玛哈拉贾历尽艰辛,巧妙设局为受害女儿复仇的故事。影片通过精妙编排的“叙述性诡计”,将“情节反转”这一商业电影惯常的叙事技法用得出神入化,并赋予更具层次感的悬念牵引,让观众充分沉浸在影片的跌宕起伏之中。同时,该片也通过情、理、法的纠缠交错,展现深沉的人物情感与深邃的人性思辨。借由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探讨一个家庭在社会法治建设缺失的环境中,面对罪恶行径的伤害时,如何伸张正义,讨回公道。

  叙述性诡计凸显待解谜题

  “叙述性诡计”是推理小说中常用的一种叙述技法,指的是作者利用文章结构或文字技巧,把事实真相藏匿在文本的蛛丝马迹之中,通过叙事设置一系列充满疑惑的谜题,以悬念牵引读者,直到结尾才揭露答案。由此让读者获得后知后觉、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惊愕感。这一技法逐渐为许多商业类型电影学习借鉴,并加以创新改造。《因果报应》便采取了“叙述性诡计”的讲述方式,以非线性、多视角的叙事手法,在复仇故事中融入悬疑元素,让观众跟随影片情节的发展,解开环环相扣的谜题。

  理发师玛哈拉贾到警局报案,声称家中遭到匪徒袭击,钱财和贵重物品都没有损失,只被抢走了一个垃圾桶。他不惜出高价悬赏,请求警察找回这个救过他女儿一命的垃圾桶。警察在询问案件细节时,发现理发师的供述中缺乏许多关键信息,充满疑点。他无法准确描述出嫌犯的体貌特征,只依稀记得三个头戴面罩的匪徒闯进家中将他打晕,醒来后便发现家中的垃圾桶不见了。警察来到案发现场进一步调查,发现情况确如理发师所言,案情充满未知的悬念。在四处走访的过程中,警察们逐渐意识到理发师言辞中的弦外之音与难言之隐。随着影片情节发展,被有意隐瞒的关键细节浮出水面,匪徒的真实身份逐渐披露。原来这是理发师为引诱抢匪再度出山而设下的圈套,一桩跨越十五年的恩怨终于揭开真相。

  影片除了讲述理发师调查案件的主线故事,还巧妙地转换影片的视角,将抢匪的支线故事与主线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编排。影片并未按传统商业类型片的线性叙事模式直接展开事件全貌,也未承袭传统“宝莱坞”式电影以歌舞推动叙事的起承转合,而是运用成熟凝练的叙事技巧,以时间交错的多重结构视角“层层设疑”,来讲述这段复仇故事。电影在呈现事实时故意模糊时间线索和角色动机,将案件拆解为一个个谜题,不断遗留下碎片化的零星线索,反复挑战观众的既定认知。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到迷惑而又好奇,和角色一起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迫切地想要解开这些谜题的真相。

  情节反转推动悬疑丛生

  高密度的情节反转是该片的另一特色,通过制造层出不穷的情节反转,推动影片悬疑叙事的高潮迭起。《因果报应》在情节反转层面的剧作设计可谓匠心独运,通过颠倒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次序,在人物的叙述当中留下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漏洞,实则是以叙事的“草蛇灰线”制造富有象征意义的悬念,形成繁复、周密而又意味深长的情节反转。

  影片开头便交代了理发师悲惨的前史,在多年前的一次意外中,妻子不幸丧生,女儿因被一个垃圾桶罩住幸免于难。因此,垃圾桶被他们当作“守护神”,理发师和女儿每天都要向垃圾桶祈祷,祈福平安。丢失的垃圾桶,实际指代的便是遭受匪徒侵害的女儿。理发师寻找丢失的垃圾桶,便是要拯救这个被匪徒袭击而支离破碎的家庭,捍卫人伦亲情,想尽一切办法为女儿报仇。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叙事转换到匪徒的视角,观众也知道到了匪徒们的真实身份。始料未及的是,原来理发师很多年之前便与匪徒有过交集,且亲手将其举报进了监狱。匪徒带领一名同伙和一名黑警袭击理发师的家,实则是为了报复这段私人恩怨。理发师在调查过程中逐渐察觉到警局里存在同流合污的黑恶势力,决定以私人复仇的方式,审判这些逃脱法律制裁的罪犯。由此,形成了“复仇的循环”。

  影片紧密贴合人物的内心转变,随着案情的逐渐深入,理发师也逐渐坚定了复仇的决心。在纺织厂的打斗场景中,理发师一改日常生活中老实本分的憨厚形象,转换成为英勇果敢的威猛形象。人物形象的反转同样构成了影片最为核心的情节反转。影片几乎每一次情节反转都推翻了之前观众的既有认知,使观众的情绪不断跌宕起伏。

  情理法的纠缠激起心潮澎湃

  叙述性诡计和情节反转体现了《因果报应》叙事艺术的形式策略层面,让观众心潮澎湃的情感张力则是该片真正打动人心的内核所在。影片并未将私人复仇的故事简化为正义与邪恶的二元对立,而是让情、理、法置身其间相互纠缠,将私人复仇的故事融入公共性的社会议题,呈现一系列印度社会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激起观众对于人性和社会的反思。比如,阶层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现状、法治建设的巨大缺失与漏洞、社会犯罪频发乱象丛生、警察与匪徒同流合污公然收受贿赂、针对女性的性侵犯罪愈发普遍等。

  此外,影片还揭示了复仇这一行为背后复杂的伦理关系,将私人的复仇悬疑叙事上升到哲理思辨的维度,探讨更深层次的命运纠缠。当受害者在影片结尾勇敢地直面加害者,控诉加害者所犯下的滔天罪恶时,匪徒突然意识到受到侵害的原来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理发师玛哈拉贾的女儿在十五年前的意外中已经身亡,玛哈拉贾领养了匪徒的女儿。匪徒悔恨不已,作恶的行径受到了宿命般的报应,冤冤相报的恶果被自我吞噬,形成了复仇叙事的“因果循环”。

  影片以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唤起观众的深思,当复仇所造成的惨烈代价逐渐显现,虽然主角的行为有着充沛的情感动机和决绝的精神驱使,但观众在共情他的痛苦的同时也不禁要追问,复仇真的能弥补一切吗?理发师与匪徒的冤冤相报,种下的恶果最终都让他们付出了沉重代价。或许每一个观众对此都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但从复杂的内心思辨中我们能够窥见创作者鲜明的人文关怀立场。相较于私刑审判这一“迟到的正义”,影片无疑是在呼吁社会公理与法律制度的回归。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得到应有的保障,而不被罪恶摧毁。

  《因果报应》通过叙述性诡计的剧作技法、情节反转的叙事技巧,以及对情理法的思辨,赋予了犯罪类型片崭新的生命力。它不仅以悬疑化的讲述方式带给观众惊奇的观影体验,还借由私人复仇的故事引发观众对于社会正义与因果命运的深刻思考。从《较量》《误杀瞒天记》《杰伊比姆》《宿敌》等,到如今的《因果报应》,印度电影正在改变磅礴的历史叙事、恢弘的歌舞场面、通俗的传统故事的“宝莱坞”范式,凭借精炼的叙事技艺与剧作技法,打造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商业类型片,为印度电影产业注入新兴力量。

  (作者张经武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昊辰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科研助理)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 何源堃:人工智能,打开艺术再生产的“潘多拉魔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