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11-26 11: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德加

  莫迪里阿尼曾说:“人有两只眼睛,一只观察周围的世界,一只凝视自己的内心。”在当下,很多青年画家将之“奉为圭臬”,追求感知的自然与情感的统一,通过适当的表现方式达到与心灵精神的高度契合。11月21日至12月5日,由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邯郸韩玉臣美术馆协办的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第二届青年画家扶植计划暨绘画新锐展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博物馆亮相,从全国投稿的5237件参评作品中评选出的152件入展作品,特别是评选出的4幅“靳尚谊·青年艺术奖”作品、20幅“优秀奖”作品,就呈现出这一创作状态与风貌;更通过作品,展示出了青年画家与现实社会、自我认知、文化历史、周遭境遇等之间的复杂关系。

  向着观察世界的深处进发

  素爱怀旧的尚东旭时常会想起儿时美好的往事,印象最深的是庙会上卖糖葫芦的老伯,“那一串串又大又红的糖葫芦象征着幸福团圆的生活,日子红红火火,糖葫芦酸中有甜,甜中有酸,人生百味亦是如此;那一抹红又象征着中国红,喜庆,醒目”,于是,他就萌发了创作一幅记录一代人舌尖回忆的作品《中国味道》。李志兵的油画《上妆》画的是北方农村庙会上的戏剧演员在后台化妆的场景,描绘了一名大平调演员正在凝神化妆的瞬间:“昏黄的灯光,简陋的化妆台,站立的姿势,专注的眼神,他持笔上妆那一刻深深打动了我。这一刻不像在聚光灯下会有那么多人的瞩目,然而穿着日常的便服,反而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吸引我想要去了解这一群体幕后的真实生活。”

“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

油画优秀奖 安居(布面油画)刘宇

  对画家刘宇而言,不仅仅只有斑斓繁华、山河壮美才属于美景,作品《安居》画的是北海城郊区的一处普通场景的安详中午,色彩鲜亮明快,建筑之间的错落关系带有天然的形式美感,原本忙碌的村民已经去午睡,村里的小黑狗悠闲地在路上散步,村里建了一些新的小楼,但人们依旧舍不得拆除旧居……谈及创作,刘宇说:“这里所有的元素,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安静祥和,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我被深深触动了。”

  谈及观察生活与写生的问题,中国美协名誉主席、油画家靳尚谊始终强调的是油画学习的核心内容:“构图的美、造型的美、色彩的美——这三点是抽象的,它由具象写生而来。要把绘画的基础做好,素描是解决造型,油画写生是解决色彩,创作是解决构图。”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我却喜欢从生活中最普通的景致里寻找素材,那种极为常见但又常常被人忽视的美好是我想表现的,那种美是最贴近灵魂的也是最感人的。”刘宇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刘庆和看来,展览中有很多作品向着观察周围世界的深处进发,能感觉到鲜活的生活气息:“就中国画而言,寻求创新,就必须要扎进传统,回到传统。真正理解传统,不是符号化,也不是装扮的传统,它既包括理论建设,也包含对于生活的感触。”

  “凝视内心”带来的滋养

  “不盲目,不跟风,不做作,朴素也就开始了。”画家陆瑶认为,日常的事物,如果能从里面看出意义,还能用一种有意义的画法画出来,这两个“有意义”遇到一起,就有“画头”了——这也更是“凝视内心”带来的丰厚滋养。她的《空》来自对工作室一角的写生:午后的阳光洒满空旷的房间,地板上变幻莫测的色彩,不同倾向的白墙,各种走向的线……每一处都让她着迷,都让她想要去表达。

  画家璐汗的研究课题主要是19世纪绘画,挖掘这个时期的艺术脉络,通过研究喜欢的画家,不断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年代关系、绘画观,把细碎的知识连到一起。“我的创作方向是描绘19世纪画家的工作状态以及他们在工作室中的形象。我选择研究的艺术家都是自己所钟爱的,平时反复看过许多他们的画作,作画时心里有一份崇敬与肃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终身学术委员张祖英看来,此次展览的一个趋势是照片化有所减弱,“前些年,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作品是照抄翻版和资料的堆积;而在这次展览中,大家的作品都是心有所感,是情感的反映”。他认为,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除了语言的深入创造以外,要更加注重思想的载体。

“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

中国画优秀奖 踽踽(绢本水墨)王宏州

  相对于璐汗从西方油画经典中汲取“力量”,画家赵天叶爱竹,也爱写竹,她长期研究竹文化及其画法,“中国人写竹是对君子清秀素雅、朴实无华、虚怀若谷等品格的赞颂,中国画是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通过笔墨将审美意象表达出来的过程,简单写几株竹是‘身与竹化’‘心照万物’的感悟,是我与世界互相为镜子一样相互映照”。而水墨于画家王宏州而言,是不断重塑自我的一个过程,“我在创作中关注个人感受,与自我的对视成为我与外界建立屏障的有效途径,创造也许就发生在这些被自我保护起来的秘境里”。

  “现在的年轻画家不可能不受到西方影响,想躲开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不可能的,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完全融合了,向西方艺术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够厚西薄中,把西方看得过重,把中国看得过薄。”中央美院教授唐勇力认为,如何在中国传统中发展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画,需要“两端深入”,更要坚持充分理解“谢赫六法”的核心,才能走出一条不断出新、属于我们的发展轨迹。

  上世纪30年代,翻译家、美术史家傅雷曾写过一篇文章《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其中谈到中国艺术的所谓浮躁,他认为,无论是吸收西方的文化还是融会自己固有的文化,更核心是“往深处去”,即探讨艺术语言的本体价值和发展规律。在莫迪里阿尼与傅雷所“构筑”的艺术场域里,画家蔡俊杰描绘的“尘埃之上的岁月”似乎可以算作一种呼应:它记录一位老者从往昔的艰难岁月不断生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都曾迷惘于现实,摸索着自身的存在与他者世界的关系,上下思索着应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我并不妄想通过画面就给出解决苦难的方法,但希望将一缕清风传递给观者,这是这个系列所想讲述的故事。”蔡俊杰说。(德加)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