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武侠音乐该如何圆“刀剑梦”?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新武侠音乐该如何圆“刀剑梦”?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1-24 09: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寿鹏寰

  截至1月10日,2022开年武侠剧《雪中悍刀行》累计播放量达到49.3亿,除了特效、台词、画面备受好评,贴合剧情的歌词、豪气上口的旋律也让网友津津乐道,助力这部电视剧收获高关注度——郑直演唱的主题曲《值此今生》被评为“风格和《雪中悍刀行》的主题特别匹配,有侠骨之气又蓬勃万千”;男主角张若昀演唱的《雪中行》,其中的歌词“恩怨翻腾不休,听由苍生笑我痴梦……铁马轻骑歌颂,肝胆万山重;举风霜与酒,斩断了俗世念头”被评为带来了久违的江湖味。

  武侠题材音乐(以下简称武侠音乐)在新一年的露脸并不止于此。在2022年北京新年音乐会上,方锦龙与打击乐团共同演绎了《武侠组曲》,其中包含肃杀凛冽的《十面埋伏》和热血豪迈的《男儿当自强》,甚至现场高歌了一首《沧海一声笑》,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此外,谭盾执棒的音像剧《武侠三部曲》也在年初上演,曲目正是谭盾为张艺谋的《英雄》、李安的《卧虎藏龙》及冯小刚的《夜宴》创作的电影音乐。

  新年伊始,动作频频,让沉寂许久的武侠音乐重回公众视野。

  印象

  曾经港台武侠风

  说起武侠音乐,大部分读者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武侠剧的主题曲和插曲。

  TVB83版《射雕英雄传》是被引进到内地的第一部古装武侠剧,分为“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三个单元章节,对应的主题曲《铁血丹心》《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均传唱至今。其他像1994年马景涛版的《倚天屠龙记》周华健演唱的《刀剑如梦》《爱江山更爱美人》《俩俩相忘》,1998年任贤齐版的《神雕侠侣》任贤齐演唱的主题曲《任逍遥》,以及徐克电影《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等等都成经典。

  只是简单梳理武侠音乐的发展史就可以看到,时间越往后,能传唱的音乐就越少: 2001年吴启华版《倚天屠龙记》,歌曲的传唱度已不及上一版;2014年陈晓版《神雕侠侣》,片头片尾曲如今恐怕已没几个人能记起;2019年版《倚天屠龙记》,更是直接将《刀剑如梦》作片头曲,以《俩俩相忘》作插曲。

  不仅港台如此,新世纪以来,内地影视界竞相翻拍金庸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相应的武侠音乐推出,以《神雕侠侣》为例,至今已有八个版本,但真正能广为传唱的音乐可谓凤毛麟角——2006年版《神雕侠侣》片尾曲《江湖笑》,张纪中、胡军、周华健、黄晓明演唱,网友还评价“非常有江湖味”。

  表现

  江湖味和家国情

  什么才是好的武侠音乐呢?

  作曲家邓伟标曾经为香港武侠电影《寒风镇》创作音乐,之后发行了《电影原声大碟-寒风镇》,填补了当年中国电影音乐唱片史上的空白。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业内并没有“武侠音乐”这一类别,在创作上也没有固定的“套路”。“对于我们学音乐的人来说,它就是一种音乐表现手段,可以随时出现在任何一个题材里面。”

  但无论如何,武侠音乐首先需要有江湖味。

  黄霑的《沧海一声笑》被乐评人评为江湖人的挽歌,处处透着英雄的悲凉、侠者的寂寥。黄霑回忆,当年自己受徐克邀请创作《沧海一声笑》,六次被退稿,一被打回就心中有火、肚中有气。后来,在翻看《中国音乐思想批判》时,“大乐必易”四个字让他豁然开朗。再次写好后,他对徐克说:“老徐,最后一次,第七次,你爱要不要。你不要,你就另请高明。”这一次,徐克十分满意。

  再者,影视歌曲如果缺少家国情怀,音乐作品如果没表达出武侠精神,就很难直击观众内心,传唱度自然也会下降。在邓伟标的印象中,人们对武侠音乐最强烈的记忆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2000年以后,武侠风退去,音乐中的武侠味自然也淡化——以《卧虎藏龙》为例,谭盾创作的音乐讲述更多的是“情”——人的情感与内心活动,配乐更是完全可以脱离剧情、独立于影片,无法跟曾经的武侠概念联系在一起。2003年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片头曲《心爱》和片尾曲《爱上张无忌》,已经少了江湖气息,多了情和爱。

  反观当下不少古装剧中的歌曲,歌词常被诟病强行玩古风,结果是“词藻堆砌,文理不通”,不见侠义,甚至连情爱都难读出,只是赋新词强说愁。当年热播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题曲《凉凉》,被很多人批评曲子虽好听但歌词却不知所云,“前世你怎舍下这一海心茫茫”更被公认为是堆砌辞藻但内核空洞的代表。

  探索

  互联网模式追剧惹的祸?

  时代的变化也给武侠音乐带来新挑战。资深媒体人孟伦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电视时代,观众追剧是坐在电视机前等电视剧开播,从片头看到片尾,因此看完整部剧,其中的歌曲大半已经会唱了。互联网模式之下,碎片化的观剧模式让观剧变得简单粗暴,片头片尾可以跳过,还可以倍速播放,以至于看完整部剧,可能连一首完整的片头曲都没听过,影视音乐变得可有可无。

  知名音乐人李广平承认,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好的武侠音乐,新派武侠电影或者电视剧难以形成潮流,还吸引不了更年轻一代的观众。

  有人说,新一代词、曲作者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同时,深度阅读的能力在弱化,与前辈相比,国学修养、文学底蕴以及思考深度有着较大差距。

  对此,邓伟标并不认同。他觉得,新一代音乐人国学修养、文学底蕴并不差,“创作的关键不是研究有多深,就算在香港武侠音乐最巅峰的时代,香港中文大学的古汉语教授也不见得能写得比电视台的编辑好。因为要写出好作品,不仅仅要对传统文化研究够深,还要掌握把它转化为当下价值观和语言的手段,引发广大受众的共鸣。”

  在邓伟标看来,香港知名词作家所达到的高度让后来的人不易超越,只能另找出路。“在另找出路的过程中,有可能未找到合适的,也有可能多走弯路。只要探索还未停止,路便总是会有的。”

  寄梦

  动漫游戏配乐寄托新“武侠梦”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侠音乐的附着本体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从影视剧转移到了动漫和游戏行业。

  著名的网游+手游《剑侠情缘》系列,其音乐的影响力甚至大过了游戏本身,最出名的就是《剑网3》。2020年官方发布的消息称,《剑网3》原创音乐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10亿,累计355次登上各大音乐排行榜。《剑网3》的音乐还多次被品质纪录片《国家宝藏》引用。2020年《剑网3》发布了第三张音乐专辑《乘梦江湖》,网友评价说游戏圈将武侠音乐玩明白了。

  音乐人李广平认为,一些游戏配乐确实有当年武侠音乐的水准。在他看来,一些动漫作品片段的题材、风格上很有当年武侠作品的风貌,甚至很有可能会取代武侠小说,成为新一代青年人追捧的艺术形式。“动漫游戏配乐完全可以寄托新一代的武侠梦。对此,我抱有非常高的期待。这是我们将来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题材。也许下一个武侠音乐的辉煌,就是动漫游戏带来的。”

  资深媒体人孟伦认为,在告别了唯流量论后,音乐从业者更有机会和动力去静心创作,会产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许难再诞生国民级的武侠音乐作品,但不论是何种题材的音乐,只要能打动人,听后能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都值得被传唱,不管在哪个年代,人们总会找到一首属于自己的“武侠音乐”。统筹/刘江华(寿鹏寰)

  原标题:有《铁血丹心》《刀剑如梦》《沧海一声笑》珠玉在前 新武侠音乐该如何圆“刀剑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