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在考古新发现中读懂中国

来源:辽宁日报2022-03-11 11: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朱忠鹤

  不久前,2021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经层层遴选,排名居前20位的新发现进入终评名单。再经下一轮评选,2021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将正式出炉。对此,我充满了期待。

  虽然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会有哪些新发现最终入选,但透过这样一份长长的20个考古项目的终评名单,我却看到了赓续不断、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入围终评的20个考古新发现,在时间上,从史前时期一直延续至唐宋元明,其时间跨度长达万年之久;在空间上,20个考古项目散布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可谓分布甚广。

  甘肃武威地区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是终评名单新发现之一。在这个名单中,“吐谷浑”引起了我的兴趣,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这样一个盘踞高原的西北古王国与辽宁有所关联,准确地说,与辽宁朝阳紧密相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阳是“三燕古都”,其政权主要由慕容鲜卑创立,而吐谷浑恰恰是从慕容鲜卑中分离出的一支。几经迁徙后,这支带着东北血脉的人群最终在现在的甘肃武威地区安家落户,并建立了政权。

  站在今天回望千年之前,我们可以发现,类似于慕容鲜卑这个民族不断迁徙的过程,恰恰是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从今人视角,我们惊诧于空间与时间双重叠加下世间万物的沧桑巨变,但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以及家国一体形成发展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类考古新发现的入选,让国人对“多元一体”与“家国一体”多了一个更为生动与具象的理解。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是距今5000多年的一处仰韶时期大型聚落址。在查阅这处遗址相关资料照片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断壁残垣”旁,零散堆放着修复好的陶罐、陶盆等陶器,此情此景,仿佛是一名村妇刚刚将自家使用过的器物搁置一旁,便悄然离去一般。虽然先民背影消散,但5000多年前的生活场景却被推至现代人眼前,带着农耕文明的生活气息延续至今。

  中华文化的赓续不断并不是牵强附会。仅以流传了几千年与农事活动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为例,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遵循着先人的生产节奏,这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文化延续的最佳例证。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了文化并非虚无缥缈,我们可以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也完全可以在类似于黄山遗址里找寻到蛛丝马迹。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古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若以有文字记录为准,我国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在广袤的大地上,我们还有1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更有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没有文字记载。这是让我们作为中国人骄傲与自豪的地方。有人问,中国何以谓中国、中华民族何以谓中华民族,从初评晋级的这20个考古新发现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朱忠鹤)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