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才成群而来 照亮整个夜空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天才成群而来 照亮整个夜空

来源:北京晚报2022-03-20 10:44

  作者:夏丽柠

  天生是编辑

  “要想靠搞出版发笔小财,那你一上来就得干票大的。”托比·费伯将这句话作为书的开篇。当年他爷爷杰弗里投资出版业,任谁知道了,都说是步险棋——除了杰弗里命中注定的使命感,我们找不到他投身出版界的任何理由。

  事实上,在费伯家族的三代人中,无人是从一开始就从事出版工作的。34岁时,杰弗里尚无正式工作,参加一战后回国,先与比自己小12岁的妻子结婚,随后在工作的啤酒厂当上了主管。

  在此之前,杰弗里出版过两本诗集,战前还在牛津出版社工作过几年。乍看起来,杰弗里应该更像是文艺青年,而不是编辑。虽然啤酒厂是亲戚开的,但杰弗里依然将工作搞砸了。“只可惜,杰弗里显然不是酿啤酒的料。1923年,他丢了饭碗,当啤酒大亨和保守党议员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托比在书中毫不客气地揶揄祖父。

  当杰弗里郁郁寡欢地在万灵学院做财务管理员的时候,命运之神眷顾了他。经人介绍,出任科学出版社主席兼常务理事的橄榄枝抛了过来。虽然,那家出版社当时只出版医学周刊《护理手册》。

  作为诗歌作者,杰弗里毫不犹豫地将出版文学书和杂志作为多元化的经营方向,上报股东。此时,有人向他推荐了文学杂志《标准》的主编T.S.艾略特,彼时,艾略特已经出版了诗集《荒原》。艾略特当时的主业是劳埃德银行国外部的职员,引荐人查尔斯·惠布利在给杰弗里·费伯的信中写道:“银行那边还挺器重他,我猜他大概还是情报部门的负责人。”

  杰弗里入主科学出版社后,将其改名为费伯-怀尔格出版社,又顺理成章地聘任了艾略特,一气呵成。在给惠布利的信中,他不无得意地写道:“真高兴你能介绍我们相识,这家伙人格魅力极强,他要是能健健康康地活下去,以后定能成名。”

  两位天生是编辑的人,从各自的人生轨道滑向了出版行业,一个诗歌与文学出版的黄金时代,在他们引领下,即将到来。

  群星背后的双子星

  出版社选择在伦敦罗素广场办公。艾略特与杰弗里,被称为罗素广场的双子星,扛起了社里的主要工作。杰弗里仍不断地为经营方向及盈利模式的事务与股东闹别扭,然而,艾略特以其高超的智商与情商,成为了从中斡旋的人。

  由于一直无法完成利润指标,杰弗里不得不将《护理世界》周刊卖掉。售卖获利足够杰弗里退休后安然度日,于是,他一度动了离开出版业的念头。可出于对其他理事的责任感,他用这笔钱买下了费伯-怀尔格出版社的图书业务,成立了“费伯-费伯出版社”。之所以用两个“费伯”,是因为有人说,“好酒不嫌多”。

  正如杰弗里事先预言的,艾略特不仅是文学家,还是商业奇才。在始创初期,艾略特凭借自己日益增长的名望和文学判断力,发掘了不少杰出的作家与年轻诗人。书中有一张W.H.奥登、斯蒂芬·斯彭德、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于1935年的合影。这张照片的珍贵之处在于,三个人均是费伯出版社的作者,真可谓群星闪耀。

  费伯的出版范围不仅包括纯文学类的诗歌、小说,同时也出版一些纪实、音乐、少儿读物及影视剧类的小众图书。艾略特的出版理念很明确:从出版的角度来看,先挖掘一个出色的作者,和等他名声大噪后再把他拢在麾下,这两件事可有天壤之别。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费伯便拥有T.S.艾略特、奥登、庞德、特德·休斯,以及塞缪尔·贝克特、威廉·戈尔丁这样令人瞩目的诗人和文学家。随着事业发展,像哈罗德·品特、君特·格拉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奥尔罕·帕慕克以及石黑一雄这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字,也纷纷出现在费伯的作家名录上。

  在他人眼中,杰弗里是复杂、敏感、易激动,但又宅心仁厚的天才,是他让这个团队运作得生机勃勃,并给予其充分的信任。杰弗里的工作不仅是驾驶战车,还引领了前进的方向。

  也许受到了杰弗里坚韧性格的感染,艾略特始终选择与杰弗里站在一起。当费伯经营中遇到资金短缺时,艾略特先后两次提出降薪,甚至不惜放弃薪水。俩人又同时毫不吝啬地注资,让出版社得以维持下去。艾略特一生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由费伯出版的。

  杰费里曾对艾略特的出版理念做出回应:“只要有任何一位理事力荐某一本书或者某一位作者,咱们就得接下来,不论作者是男是女。”他们在经营理念与出版理想上,实现了高度的契合。难怪艾略特在给杰弗里的悼词中写道:我的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已经随他一同埋进坟墓了,愿他安息。

  伟大的友谊,成就了伟大的出版,天才总是英雄相惜。

  出版的未来

  在费伯出版社近百年的经营历史里,拥有过黄金时代,也经历过生死存亡。但尽管经营历史坎坷,掌门人却始终前赴后继,从杰弗里·费伯到费兰克·莫利,再到马修·埃文斯和罗伯特·麦克拉姆,每当费伯出版社遇到困难,总有“英雄”挺身而出,为了捍卫出版的独立性,勇挑重担。本书作者托比的父亲汤姆,身为一名物理学家,却也在关键时刻要求增加持股,甚至在出版社内谋求一份差事,向出版与书籍倾注了一生的热爱。

  20世纪80年代,费伯出版社再次迎来它的黄金时代。作为费伯旗下的作者,1988年彼得·凯里的《奥斯卡与露辛达》和1989年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连续两年荣获布克奖。石黑一雄201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回想1979年,他与费伯出版社的编辑联系时,还是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费伯出版社能成功,编辑们的“慧眼识英雄”功不可没。

  在过去的数年里,费伯作为一家充满热情活力的出版公司,长期致力于推动青年作家成长。像《格兰塔》杂志评出的英国20位最佳青年小说家的作品,以及爱尔兰90后女作家,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英国图书奖、科斯塔图书奖获奖者萨莉·鲁尼的小说,均在费伯出版社出版。当然,费伯的生命力不只限于年轻作者,直至1988年,由T.S.艾略特为儿童写的诗改编的音乐剧《猫》的相关产品,仍在为费伯出版社贡献巨大利润。

  但这一切,并未改变股东质疑管理团队盈利意识淡薄,甚至有费伯将被收购的传闻。出版事业到底赚不赚钱?像极了莎士比亚式的天问。在本书结尾,托比写道:我认为我父亲是对的,多赚那一点点钱估计不会让他的后代高兴多久。换句话说,如今我们每天都能见证费伯出版社作为英国文学生活核心并乐在其中,毕竟,能以自己的姓氏为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阅读不死,出版永在,翘首天才成群而来。(夏丽柠)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淬火年代》的“哑火”直击长剧创作之痛

  • 赵阡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银幕角色?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