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加林》:另外一种飞出地球的梦想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加加林》:另外一种飞出地球的梦想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4-08 09:40

  作者:董铭

  3月10日至4月10日在华举办的“法语活动月”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五部法语电影,皆为去年在法国或比利时法语区上映的新片。其中的《加加林》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曾入围2020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因疫情没能首映和评奖)和今年的法国电影凯撒奖,于去年夏天在法国上映后,获得了专业媒体和普通观众的一片好评。其中最为动人之处,除了充满想象力和诗意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还有对逝去梦想的无限缅怀。

  

  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尤里·加加林”的名字并不遥远。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太空人,他身穿宇航服的笑容和绕地1小时48分的纪录,早已铭刻在史书上。然而身为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身上承载的意义又超过了科学范畴。就在前几日,美国非政府组织“太空基金会”还鉴于“当前的世界事件”,将一项原名为“尤里之夜”的活动改名为“太空庆典:探索未来”,引发了俄罗斯方面的抗议和太空爱好者们的群嘲。

  对于法国人来说,“加加林”则是一个逝去时代的缩影——位于巴黎郊区、塞纳河边上的Ivry小镇,曾真实存在过一个“加加林社区”。而在这部电影《加加林》中,最后坚守在大楼里的,正是一个名叫“尤里”的黑人男孩。

  如今搜索网上的法国新闻,还能找到2019年加加林社区被彻底拆除的报道。而在半个世纪前,那里刚建成时,加加林本人还亲自来到法国,为这些具有苏联风格的红色大楼剪彩。电影一开场的古早新闻片段,纪录的正是那个充满梦想的年代,科学家们正畅想着飞向宇宙,居民们则在描绘着他们的新生活,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多年后,加加林却成了破败、犯罪和没有前途的代名词,正如《暴力街区》《悲惨世界》等法国“郊区电影”所呈现的混乱一面,这些法国历届政府的老大难问题,都是自后殖民时代、城市现代化和左翼理念退潮时就留下的征候群。

  “从没有一部HLM(廉租房)题材影片,有如此的温柔、美妙,摒弃了暴力,突显了诗意的视觉化”。法国影片人们盛赞《加加林》的创新之处,正在于把沉重的现实主义与浪漫的太空幻想连接,让一个巴黎郊区青年继承苏联宇航员的梦想,既做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梦幻和科幻,也没有失去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力度。

  《加加林》里尤里的孤儿身份,其实也正是这类居住在HLM的边缘人群的象征,他们多是底层的贫穷家庭,外来的移民后裔。在旧新闻片段中热烈欢迎加加林的基层劳工们,现在早已被“母亲”抛弃了。论购买力和生存条件,也就比居无定所的吉卜赛人稍好一些,可一旦社区要被拆迁,未来自是未卜,这本是集体的悲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带有理想主义的太空时代的远去,“加加林”的拆除也是时代变换的必然,但总有一个孤独的英雄,会悲壮地做着最后的抵抗。电影中的男孩尤里,生性腼腆,却是个动手能力极强的“极客”,自己能给破旧的大楼换电路,把无人的房间改造成“太空舱”,然而这种对社区的爱再深、再眷恋,也注定无法阻止楼倒人散的一刻。曾经的太空英雄加加林,三十多岁就因为意外事故英年早逝了;如今的法国宅男加加林,则在“宇航员”的旧梦中睡去,用“与月为邻”“星辰郊区”的浪漫诗句为失落的微渺群体殉葬。

  正如巴黎申奥成功给北部居民带来的希望,加加林的住户们大多还是指望离开那里,“到巴黎去住大宅子”更像是望远镜里的愿景,这多亏了两位年轻导演范妮·莉娅塔德和杰里米·特鲁伊,在大楼动迁前后的实地拍摄,带有相当程度的纪实性。像最后一幕的高潮场景里,有不少群众演员就是真实的加加林居民,他们其实从2014年起就陆续搬离了大楼,但听说剧组要最后取景,都纷纷赶在9月1日正式拆除前来悼念,用手机摄像头点起了颗颗繁星,在集体记忆中见证只有在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大楼起飞”画面。银幕上的呈现也同电影的制作过程一样,非常精致地构建了现实与幻想的关联和互文,而人与空间的关系,过去与未来的对视,也是两位导演创作的初衷。因为曾在南美生活过,理工科出身的两位导演对魔幻主义深有感触,后因为参与法国市政府的社区改造项目,得知苏联还曾在巴黎周边留下过这么一个“红带”,拿起摄影机后,他们又不满足于简单地记录下加加林破败的一面,这才原创出了一种有别于同类作品的独特质感,既是“乌托邦”,也是“编年史”。

  同《悲惨世界》的导演拉吉·利一样,《加加林》也是先拍出了一部短片,然后再扩充成长片。年轻的主创们加入了尤里和吉卜赛女孩戴安娜的爱情线,突出了一种充满野性的青春气息,他俩难得的心心相印,不拘于肤色和语言,让古老的摩斯密码铺垫得合情合理。而与《悲惨世界》中暴力镜头一触即发不同,《加加林》在摄影和配乐中刻意消解了现实冲突,加入了许多科幻片的元素,譬如致敬《2001太空漫游》的红色滤镜,房间内的微生态环境,屋顶上的飘雪和脚印,以及大楼最后爆破时的失重状态,都是跳出真实层面的“浪漫化”处理。情绪到位时,令人不禁热泪盈眶,更加同情尤里这个“孤独的宇航员”。

  而大楼终将拆除的时间表,也同火箭点火的倒计时一样,一直悬在所有人的心头。导演醉心于这种矛盾的挑战,用楼层内部空间的改造,镜头缓缓旋转营造出的漂浮感,以及飘渺的电子乐,打破了苏式建筑的单调和厚重。就像所有的航天发射一样,尤里的“起飞”伴随着死亡的危险,也伴随着胎儿从母体中诞出的光明感。在这一点上,《加加林》真正抓住了硬核科幻片的内涵。

  或许有人会把大楼里闪着光、腾空而起的画面与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相比。不过在法国人那里,这种独自飞离星球的绝望举动,还是会有爱情这一根保险丝的。这一点,在片中客串出演的德尼·拉旺再清楚不过了。毕竟多年来,他早已在卡拉克斯的电影里疯狂了多次,象征“回忆收藏家”的仓库管理员,还有可能是“上一代的加加林”呢!(董铭)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淬火年代》的“哑火”直击长剧创作之痛

  • 赵阡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银幕角色?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