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部纪录片让古籍“活”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这部纪录片让古籍“活”了

来源:新华日报2022-04-14 16:36

  作者:吴雨阳

  近日,首部古籍活化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在网络平台热播,一时圈粉无数。古籍“高冷”的面具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鲜活有趣,古籍并不“高冷”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知古籍文化,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古籍爱好者、收藏者、修复者,通过他们的经历、故事,切入与古籍相关的主题。

  “春兰秋菊”“素蒸鸭”“蟹酿橙”……纪录片首集《古籍里的盛宴》,历时五年“复刻”出300多道宋代美食。

  主创卢冉大学主修的是美术史论,关注古籍最初是因为对书中的版画产生兴趣。在阅读和研习中他发现,从宋代开始,笔记小说、文人掌故中就记载了浩繁的“菜单”,满满都是人间烟火味。这勾起了他的好奇心:食材都见过,这么搭好吃吗?菜名怪别致的,吃起来啥滋味?忠于“吃货”的本能,他与伙伴们开启了宋代美食复原之路。

  “纸张上不过记载几个字,却能够让你感受到古人吃某个菜时的欢喜。”卢冉说,在阅读古书和复原宋食的过程中,他不断地与古人的心灵共振,看到了掩藏在柴米油盐里的真实,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热烈与风雅。

  一路寻根,文明薪火相传

  民间收藏家励双杰,二十余年间收藏2.5万册家谱,其中八成都是孤本;浙江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涌泉,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敦煌碎片残卷进行拼接、缀合,实现千年前古籍的“破镜重圆”;国图古籍修复中心杜伟生等人修复《永乐大典》“湖”字册……在《穿越时空的古籍》中,很多古籍研究者的故事让人动容。

  “家谱记载着人之来处,也留下了从前社会生活与历史细节。它们在乱世与变故中风流云散,人们一路寻根问祖,其中蕴藏着无数的动人故事。”在励双杰看来,家谱是一座文化的宝库,那些读不完的家谱里,藏的是品不够的人生。纪录片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个个普通人对他收藏家谱的支持:古玩市场的店主,每当收购到册数完整的家谱,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励双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报纸、电视得知励双杰的收藏,风尘仆仆赶到他家中,找寻自己的来处和家族的记忆。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过,“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敦煌莫高窟的经卷曾遭到各地探险者掠夺,散落各处甚至损毁。纪录片聚焦古籍研究者张涌泉,多年来,他和团队像解谜人一般,埋首故纸堆,致力于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7万多份敦煌碎片残卷进行匹配、缀合。几年前,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刘波曾将两片《孟姜女变文》缀合,发现正面文字记录的是孟姜女之夫杞梁修筑长城的艰苦,图上画的是杞梁修筑长城的景象。几年后,张涌泉团队进一步缀合残片发现,文体自左向右才是正序。“君好住,莫悲怨,自恨琴瑟未调弦。杞梁处役甚难辛,昨夜悲啼夜难止……”三片整合,依次讲述夫妻话别、丈夫服役、客死他乡的经过,也为唐代讲唱现场中变文(讲唱底本)与变相(故事情节描绘)相辅相成的关系提供了佐证。

  张涌泉团队还发现,出自敦煌藏经洞的文献之所以大多是残片,是因为当年敦煌三界寺僧人道真发下宏愿,遍搜废旧经本,用以修补佛经,流传后世,而藏经洞据推测就是道真汇聚修复材料的“故经处”。文明薪火相传,历史的相似一幕打动了很多观众:“张教授团队所作所为,正是继承了千百年前道真和尚的事业。”

  生生不息,创想方兴未艾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上了古籍。他们用创新复活古籍,激活历史的生命力。

  纪录片从现代艺术创作者的角度走近古籍中的神话传说,讲述这些“灵魂画手”如何将古老瑰丽的神话世界重新呈现。画手撒旦君就是其中一位。纪录片以白描手法,呈现了这个年轻人如何平衡考证与创作,使刑天、九凤等经典神怪形象既忠于传统,又符合现代审美。他说,这是在奇妙的故事中与古人对话,找寻到与自己的某种连接。

  从古籍中获得灵感,跨界艺术家张渔结合水墨与工笔的重彩,探索出空灵飘逸、充满奇趣的创作风格。而在阅读古籍的过程中,她对中国古典戏剧“临川四梦”,特别是《牡丹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阅读的《牡丹亭》古籍是现存纪年最早的,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由徽州黄氏刻工刊刻的木质版画。全书40幅插画,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无不寄托了有所指代的意象。”张渔为之倾倒,她决心用现代的方式,再次呈现这场中国古代的“旷世绝恋”。在关于《牡丹亭》的两幅画中,她只画了杜丽娘一人,并融入关于虚实和真假的思辨,赋予环境深刻的隐喻。“我想把整本《牡丹亭》都画出来,这需要从古籍中获取更多信息。”

  近年来,聚焦古籍的纪录片、综艺节目不断涌现,在知识性、学术性之外,通过讲好故事吸引观众,助力古籍焕发生机。着眼于当下,我们需要更多古籍守护者去守护历史文脉,更多古文化倡导者来激活历史的生命力。(吴雨阳)

[ 责编:吴悠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