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以历史故事拨时代之弦

来源:解放日报2022-04-15 09:39

  作者:康岩

  李舫散文集《大春秋》,是一部作者与传统历史文化对话的“精神之旅”,为当代文化历史大散文的书写,平添一抹颜色。

  沈从文曾说,小说要“贴”着人物写,写好写活“文学主人公”,同样也是散文家的任务。一篇好散文,一定是人物的思想进程和行为逻辑具有丰富延展性的散文,也一定是人物的社会功能与时代关系被散文家坚实构建的散文。李舫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的浩瀚长河中,撷取和打捞出一连串顶流明星:老子、孔子、杨雄、陈子昂、韩愈、苏轼……这一个个名字,见证了五千年的风吹雨打和历史演进,他们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迢迢河汉和巍巍高山。

  唐代诗论大家司空图在《诗品二十四则·纤秾》篇里说:“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历史与自然的时空资源包罗万象,是创作者们取之不尽的素材。即便是终古常见的旧时题材,诗人只要慧心独具,也能以旧喻新,创造新的诗情和意境。对于文化历史大散文而言,在描摹历史现实和铺陈文化背景之外,如果能够以历史之人物浇作者心中块垒、以历史故事撩拨时代发展之琴弦,那就是目穷千里、欲上一层的要求了。而李舫,恰擅长把握此等“宏大叙事”。

  她把那些煊赫的名字,抛掷到历史的舞台上。但历史的宏大叙事,仅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拘泥于史实考证、滥情于空洞抒怀,都不是李舫想要的艺术效果。她是一个强悍的导演,要历史人物听从自己的摆布。以《在火中生莲》篇为例,她写“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被贬至荒凉偏僻的“蛮烟瘴地”潮州,如何视民如伤、为民谋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传统士大夫的人格书写,常常落入感时伤怀的窠臼,尤其主人公遭遇贬谪或流放,敏感多情的内心便容易激发流光不再之悲、触及物是人非之痛。但李舫给韩愈的“人设”不是如此。她要告诉读者,韩愈是如何将个人宠辱忧乐置之度外,把“国之大者”揣在心里。她对韩愈在潮州的人生际遇秉笔直书: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擢拔人才……

  李舫是在写韩愈吗?她一字一句都在实写韩愈的爱民事迹,一字一句也都在呼应这个时代各个领域和战线涌现出来的勇于担当的人。潮州时期的韩愈,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为潮州人民谋利益作为决策的最高标准,将“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仕宦蹉跎抛诸脑后,在人生的衰朽残年,完成了一个儒者仕卿平政爱民、心系民生的使命。作者在文章结尾剪辑了一出蒙太奇:如今环绕潮州韩文公祠、由韩愈手栽的橡木,状如华盖,熊熊若火莲。放眼今天的广阔时代,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边关冷地的驻守人、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似乎都在师法韩愈,以德为人格之本,以责为干事之基,合力托举新时代的历史重任。这样的浩然正气与政事风流,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篇、在《山山记水程》的李贽篇、在《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篇中,都有精当的体现。

  李舫文风,刚毅卓绝。虽为女性作者,然无小女子的温柔呢喃和轻吟浅唱。一部《大春秋》,是瓦釜雷鸣,是画角声震。她写孔子问礼于老子:“公元前五百余年的某一天,两位衣袂飘飘的智者翩然相遇。时间,不详;地点,不详;观众,不详。其中的一位,温而厉,恭而安……另一位,年略长,耳垂肩。”这是怎样的一种率性天真,才能营造出既开门见山又欲语还休的效果?“这次问礼对于孔子,是晴天霹雳,更是醍醐灌顶”,这一个个雄强而直接的判断句组合排列,不设置曲里拐弯,不表现机锋淫巧,又是这么的斩钉截铁、说一不二。(康岩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