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荧屏上的父母:用克制抵达生活的本质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荧屏上的父母:用克制抵达生活的本质

来源:文汇报2022-05-22 09:39

  作者:苏展

  《人世间》中周家父母是让人心头一颤的角色。在闹猛的叙事里,他们不动声色、不紧不慢,淡化了戏剧张力,调和了烈火烹油,却丝毫不显乏味寡淡,反而以平静的力量抵达生活的本质,是寻常人家父母会有的样子。

  《人世间》中周家父母是让人心头一颤的角色,以平静的力量抵达生活的本质。图为剧中周蓉车站送别周父

  火候恰到好处。在对父母类角色的塑造中,这种克制颇为难得。其中固然有老艺术家对表演的精准拿捏,也有年代剧本身的厚重感对角色的反哺,但尤见功力的是戏剧张力在剧情中的分寸感。分寸感是无需用跌宕起伏的剧情过度掌控观众的情绪,也不会因生活流的叙事节奏而折损艺术感染力。剧中周家父母的相濡以沫铺垫在绵密的细节里,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代入,习惯了他们的温情脉脉,以至于到同日离世那场戏,极具戏剧化的情节,却将观众的情绪合乎逻辑地推向顶点。戏剧张力藏在叙事中积蓄起惊涛骇浪的力量,在迸发的一刻,足以让人泪流满面又回味无穷。

  当然《人世间》中周家父母的角色任务相对纯粹,无需承担推动剧情的作用,加上年代剧的大历史框架,人物线的复杂让戏剧张力有了调节的空间。这些是角色塑造过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客观条件。无可否认的是,当前家庭剧对百姓生活的描摹大抵是热气腾腾的。家庭关系埋伏着种种矛盾和纠葛,通过内因外力,生出种种大悲大喜的情节。日常的琐碎在戏剧张力的作用下便成了汹涌如涛,父母的角色也涂上浓墨重彩。

  近年来电视剧贡献了许多引发社会热议的“渣爹恶母”:《都挺好》里的苏大强、《乔家儿女》中的乔爸、《安家》中的母亲潘贵雨、《欢乐颂》中樊胜美的妈妈……他们拖累子女、撒泼打诨、重男轻女,以极端的形象进入观众视野。戏剧张力烹饪出的鸡飞狗跳是收视率的常胜砝码,他们出道即“顶流”——角色出圈、演员翻红。但戏剧张力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从角色任务上说,他们推动剧情,触发其他角色充分展现人物性格;从角色意义上讲,他们赤裸裸地勾画出原生家庭中的晦暗面,将对家庭关系的讨论延伸到更现实更广阔的深度和维度;从演绎上讲,演员多是“老戏骨”,倪大红对苏大强的演绎堪称国产剧同类角色的天花板。但坏处也已经隐隐若现:“流量密码”招致同质化角色的复刻,极端的“套路”开始被滥用,大同小异的矛盾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需要意识到的是,父母形象从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大善走向自私自利,咄咄逼人的大恶都是对角色塑造的标签化。而大善大恶这两种人物性格都是以戏剧张力为托底,通过强情节吸引观众的角色固然可以收割一时的红利,但因易于模仿,也相对难以成为永恒的经典。

  快一步、慢一拍都是生活。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镜头下的家长里短就与戏剧性缘分颇浅。他无意在一段家庭关系中制造更多的矛盾和纠葛,无意用戏剧冲突推动剧情,他的高明在于对细节的巧妙设置。在《步履不停》里,一向乐观的母亲魔怔般地用双手去拢一只飞进家里的黄色蝴蝶,“冬天没有死亡的蝴蝶,在来年就会变成黄色”,她相信这是因为救人而在大海溺亡的长子——纵然他已死去十多年,母亲心中的伤痛依然没有抚平。睹物思人是生活的本真,这一幕,没有太强的戏剧性却让人泫然泪下。当然淡化戏剧性不是放弃戏剧张力,《如父如子》中两家孩子出生时在医院被抱错,《比海更深》中落魄的小说家事业惨淡,遭家人嫌弃,还默默跟踪妻儿……戏剧张力以一种内敛的方式藏在故事中。静水流深,是枝裕和用这种方式克制了过于激烈的场景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家庭的羁绊让观众温情脉脉,对于电影中那些底层边缘的、不成器的人物恨不起来。

  恨不起来,这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真实的世界少有大善大恶之人,多的是有缺陷的平凡人。父母也是这些平凡人,有弱点、有情感羁绊,在角色塑造的过程中,如何带给我们不同层面的治愈,或许是这类角色可以有的可能性。(苏展)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毛夫国:一只猿的“进化”寓言

  • 杨韵莟: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