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武侠剧刀剑如梦的日子去哪儿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武侠剧刀剑如梦的日子去哪儿了

来源:齐鲁晚报2022-05-25 09:58

  作者:李睿

  武侠剧曾经造就一代人的梦,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总能让观众热血澎湃。武侠剧的衰落也有目共睹,纵使近几年涌现了《且试天下》《有翡》《雪中悍刀行》《山河令》《陈情令》等“新武侠”热播剧,可口碑大多平平,尤其是古偶剧的兴起,让“武侠”的界线越来越模糊,那些刀剑如梦的日子也越来越久远。人们在遗憾的同时,关于武侠的“打戏”也总被老调重弹。

  古装武侠剧《且试天下》于近日完结,其豆瓣评分5.8分的消息引起广泛热议。高人气主演让粉丝对这部剧大加追捧,但剧情老套、特效廉价则让更多观众频频吐槽。文戏粗糙,武戏悬浮,尴尬的口碑难以让该剧被归为“优质”一类。

  《且试天下》是一部有着大量原著粉基础的改编剧,当初影视化的消息让很多人期待不已,原著中的黑丰息俊雅绝伦,白风夕风华绝代,都是双双美强的人设,在确定杨洋和赵露思两位高颜值主演之后,更是圈粉无数。剧集播出时,杨洋的扮相丰神俊朗,赵露思的扮相又美又飒,被不少观众誉为“古装颜值天花板”。遇到危机时,赵露思饰演的白风夕以白绫为武器;杨洋饰演的黑丰息则以扇子为武器,大敌在前,他气定神闲地翩翩摇扇,很有当年楚留香的风范。画面是够美了,但真正让人难以信服的是在影楼摆造型,尤其是白绫打戏,力度和劲道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在特效的加持下,演员打起来像是在“甩面”,有网友还直言像是蛇在吐芯子。

  去年年底热播的《雪中悍刀行》,被诟病最厉害的地方也在于孱弱的打戏,甚至影响了整部剧的品质。观众形容剧中的打戏是“未见招式,徒留残影”“气功式慢动作打戏”,武打场面主要靠慢镜头、空镜头+背景音、定格镜头、转圈圈、翻跟头来撑,武打动作堪称“花架子”,很多人表示不得不开两倍速观剧。或许主创是想追求写意和留白的武侠美感,但是粗糙的场景和特效又让作品跌入现实,难以创造出新式的武侠风格。有人吐槽《雪中悍刀行》中的打戏让人想起了《西游记后传》,剧中一个动作重复3遍、人物特写镜头多方向摇摆的打戏场面,曾是“鬼畜区”二创的热门题材。

  以前武侠剧的打戏利落干脆,拳拳到肉,有攻有防,见招拆招,动作复杂好看,充满了力量感;现在的打戏则是无穷无尽的慢动作、设计敷衍的招式,加上演员的无力表演,以及粗制滥造的后期特效,也难怪频频陷入争议。

  有的武侠剧还喜欢把武戏变得“唯美写意”,《山河令》中,两位主角的初次交锋堪称“浪漫”,没有刀光剑影,满屏的落花、飞沙、桃林、发丝、玉扇,以及主角放大特写的面部表情,用文字描述起来很难让人相信这是打戏镜头中出现的画面。老武侠剧中也不是没有唯美画风的柔和打戏,同样是使用白绫做武器,张纪中版《神雕侠侣》中,刘亦菲饰演的小龙女出场镜头,放到今天依然惊艳。小龙女的打戏“以柔克刚”,出场时用的长白绫,视觉上就容易出现柔绵的感觉,尤其是从屋顶踩着白绫缓缓走来的那一幕,仙气缥缈;但在接下来的武打戏中,又力量感十足,充满侠气。后来据主创回忆,那场打戏剧组共拍了六个晚上。相比于老式武侠剧打戏的认真较劲,现在的武侠剧早已形成了某种新式套路,什么时候不再追求意义不大的慢镜头与定格,才能真正让打戏再次酣畅淋漓。(李睿)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