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历史记忆的儿童文学书写

来源:北京日报2022-06-14 10:24

  作者:余雷

  “反特”的全称应该是“反击特务”。这一名词的出现有着非常强烈的时代印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一段非常复杂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破坏新中国的大好局面。反对敌对势力成为当时一件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成为了文学影视作品的表现主题之一。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涌现出大量此类题材文学作品。比如,儿童文学作品有《两只小孔雀》《草原上的小雄鹰》《小海勇和他的爷爷》《猛子》等,表现了云南、内蒙古、西沙海岛和北方山区的孩子和暗藏的阶级敌人做斗争的故事。

《看不见的电波》 金少凡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反特小说”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历史记忆的书写。这类作品与侦探小说和探险小说有相似之处,有着推理、解密和冒险等共同的基本元素。但“反特小说”对文本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塑造、故事主题的提炼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宏观的社会面貌的描述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小说情节很容易被设计为力量悬殊、正义必胜的斗争,人物被写成面目模糊的群像,主题则会简化为“敌我较量”。《看不见的电波》很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作家并未因为阶级立场而特意渲染阶级的冲突,也没有将人物进行简单的对立。三个孩子顽皮淘气,身上有着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他们遵守着那个时代的道德准则,玩着那个时代才有的弹弓和拍烟壳的游戏,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们时时提高警惕,像成人一样防备着敌特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从三个孩子对无线电的兴趣入手,入情入理地讲述了一个儿童视角的“反特”故事。

  魏和平、蔡新国和大嘴不仅是同班同学,也是同住一个院子的邻居。魏和平和蔡新国是好朋友,常常和大嘴有一些小打小闹的冲突。小说中他们的主要矛盾是制作无线电矿石收音机,三个人从开始争夺一个零件到最终互相帮助,小说看似圆满地处理了人物的纠葛,但同时却引发了另一条“反特”的线索。魏和平和蔡新国对无线电矿石收音机的痴迷,使得他们不断研究和探索,进而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不但发现了电波的噪音能够传递信息,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密码的破译,因此意外地捕捉到神秘的电波信号,发现了敌特分子。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故事的发展增加了许多障碍和意外,使得小说具有了更丰富的可读性。

  “反特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机智勇敢,个性鲜明。小说中的三个小主人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魏和平和蔡新国是铁哥们,两个人胆大心细,富有正义感,做什么都在一起。大嘴的父亲是特务,但他并不知道。大嘴自尊心强,不肯认输,他的绝活是将拳头塞进嘴里。小说中的几个成人形象也非常出彩。大嘴的父亲有个口头禅,和大嘴说话的时候总爱说“贵才,我的孩子,理想不理想。”他是一个身体胖,脸也胖,穿中山装,胸前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人,谁也没想到这位市政设计院的首席工程师却是一个特务。马叔是公安局安插在大嘴家的卧底,这是一个信仰坚定、做事果断的人。但因为他的行为隐秘,被孩子们误以为是特务。警察李叔的形象是这个故事里最不受欢迎的人。他不尊重也不信任魏和平,如果不是老大爷写信说明魏和平没有偷他的钱,他会一直误会魏和平。

  反特题材小说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和情节模式。其情节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如:发现蛛丝马迹——侦查推理——决定行动——行动失败——重燃斗志——再次侦查推理——抓获特务。《看不见的电波》也是这样的情节结构。经过三个孩子对无线电的热爱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充分铺垫后,作者让他们进入了解密的阶段。儿童的推理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有了很多误判。这些误判加上警察李叔的不信任,使得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令读者产生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作家用带有京味谈话风的叙述方式讲述这个故事,不仅让故事的叙述风格亲切灵动,像是在听一个小男孩喋喋不休地讲述,同时也让故事充满了悬念。

  总之,《看不见的电波》为中国儿童文学画廊添加了新的文类,丰富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性格局。其以儿童文学的书写方式完成了一段历史记忆的想象与呈现。(余雷)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