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梦华录》对古典戏曲的非典型改编留下这些启示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梦华录》对古典戏曲的非典型改编留下这些启示

来源:文汇报2022-06-21 10:58

  作者:郭梅

  改编或移植,自古以来就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至现当代则更为影视剧所惯用。

  近年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如《鬓边不是海棠红》堪称剧版京剧常识普及教材,《良辰好景知几何》甫一开篇便拉足了“混世魔王+林妹妹”的架势,活脱脱一个民国版《红楼梦》,而近日引起观看和评论热潮的《梦华录》早就官宣了改编自关汉卿代表作《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为如何从古典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可资借鉴的样本。

  对中国古典戏曲中负心婚变母题作品进行选择性移植与非典型改编

  事实上,说《梦华录》根据关汉卿杂剧《救风尘》改编,有欠精准。

  毋庸讳言,仅四折的元杂剧《救风尘》的篇幅显然与40集的电视连续剧相距甚远,编剧大做特做加法乃别无选择,或曰是对改编惯例的自然沿袭,虽非首创,却有大奏奇效之功。不过,显然该剧所做的并非简单以原剧主要情节为核心内容的加法,而是藉“救风尘”之名行“救当代女性”之实——原著中赵盼儿智救宋引章的故事不仅不再是全剧核心,并且所占篇幅甚少,甚至即便删去也不会对《梦华录》整体情节走向有实质性影响。

  《梦华录》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宋代女子因遭负心郎悔婚,专程赶去东京讨说法,然后痛定思痛努力自强并收获与真命天子美满爱情的故事。赴京途中,她还“顺便”解救了被丈夫抛弃的孙三娘和被周舍骗婚的宋引章,仨闺蜜一起“北漂”到繁华的东京城,开茶坊、办酒楼,各展所长,携手把事业搞得风生水起。电视剧里,凭空多出不曾在关公汉卿笔下出现的一大群男男女女:顾千帆、欧阳旭、孙三娘、高慧、葛招娣、杜长风、沈如琢、陈廉、萧钦言、雷敬、池衙内等,还有一个从晚唐“穿越”而来的张好好。而且原剧中的宋母,以及与宋有婚约在先、最后又不计前嫌娶了曾背叛他的宋引章的秀才安秀实,迄今未曾露面,估计被做了减法。因而,笔者以为,与其说《梦华录》是改编了《救风尘》,不如说是对《救风尘》进行了选择性移植,或曰编导脑洞大开,对元杂剧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戏曲中的负心婚变母题作品进行了非典型改编。

  这也就是说,《梦华录》的女主角是否叫赵盼儿并不打紧。她可以是任何一个被负心郎辜负、抛弃、伤害的弱女子,如元代杨显之的杂剧《临江驿潇湘夜雨》中的张翠鸾,京剧《铡美案》里的秦香莲,《豆汁记》里的金玉奴,甚至南戏《张协状元》里那个连姓名都没有的贫女。当然,适配度最高的,首推作者不详的南戏《王魁》、元代尚仲贤的杂剧《海神庙王魁负桂英》和明代王玉峰的传奇《焚香记》,三个题材相同的剧本共同的悲剧女主角敫桂英——也就是当代观众相对耳熟能详的由田汉、安娥担纲改编的越剧《情探》中的女主。她们无不在男主寒微时与之共过大苦,甚至对他有过救助之大恩,但男主一旦金榜题名被榜下捉婿,就迅速喜新厌旧,全然不遵守与女主同甘的诺言。她们的结局,往往是被情郎、丈夫无情抛弃甚至杀害,或走投无路不得不自尽,然后在某种代表正义的力量如包青天或鬼神的帮助下,找负心郎复仇索命——其中,秦香莲侥幸未死,是因为陈世美派去的杀手韩琪发现她完全无辜,不忍心下手;棒打薄情郎的金玉奴表面看是得了善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被高官收养,成为名门千金,不再是出身卑贱低微的团头之女,换言之身份今非昔比了,莫稽才甘愿被打,并重新与她结为夫妇;遭高中状元另娶新人的丈夫崔通诬陷充军发配的张翠鸾也是途经临江驿巧遇失散的已做高官的父亲,才得到解救,并最终与崔通重归于好。

  而如此这般的情节设置显然与当代女性的幸福观和价值观相距甚远,《梦华录》果断予以必要的匡正——该剧中的赵盼儿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尊自立自强,坚定地对薄幸的欧阳旭说不,并子丑寅卯条分缕析地提出分手的条款,逼得他自毁前程,躲到西京做了被高家和世人看不起的宫观官。更可圈可点的是,女人携手互助互相救赎的主旨在该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赵盼儿、宋引章与孙三娘等组成姐妹团努力打拼,最终成为东京最大酒楼的主人,充分证明女人可以不怕男人负心薄幸,可以不靠男人靠自己,为无数平凡女子推开一扇平等救赎之门。只可惜该剧似乎用力稍微过猛了一点,在不断强调赵盼儿的洁身自好和脱籍良民的身份时无形中忽略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姐妹。

  程式化的古典戏曲改编为影视剧难度不小,需要完成一连串当代化填空

  众所周知,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走的是程式化类型化路线,需要分行当画脸谱,一般必须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讲好故事凸显出人物形象,故往往强化要点不及其余,情节浓缩,结构紧凑,适合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演出,如四折一楔子的元杂剧便恰好对应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但电视剧作为当代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其美学接受过程是在观众家中进行的,观众随时可以换台、回放或倍速观看,随意性、自主性很强,所以,电视连续剧主创人员在获得数倍至数十倍于戏曲舞台单本剧篇幅自由的同时,也必须在主题的深层次多面性、故事的曲折丰富性、人物的立体性丰满度和结构的合理起承转合等方面交出符合体裁要求的答卷,要答得漂亮难度不小。

  古典名剧如《西厢记》《长生殿》等,无不是后世创作者钟爱的改编母题,从元杂剧、明清传奇到影视剧,载体各异,内容主旨亦随时代和载体而流变,版本众多,各呈其妙。而将古典戏曲改编为影视剧,往往需做加法,如根据汤显祖《牡丹亭》改编的同名古装爱情剧在保留原剧故事的前提下加入了精彩的武打场面和高水准的特技制作,由《紫钗记》改编的电视剧《紫钗奇缘》在保留原剧故事和精神的同时融入了动作、歌舞、诗词等元素。而加故事线加人物加细节,则是另一种典型的加法式改编法,如古典爱情剧《新西厢记》以王实甫的《西厢记》为蓝本,除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还让活泼娇俏的红娘也有了生死之恋,甚至在爱情主线外加入了宫廷争斗的暗线。而电视剧《天宝轶事》《大唐芙蓉园》《杨贵妃秘史》等则均脱胎于《长恨歌》和《长生殿》等李杨爱情题材的古代经典。20年前的电视剧《爱情宝典》也是用加法改编法讲述《救风尘》《卖油郎》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如今《梦华录》更是把改编的加法做到了极致。窃以为,《梦华录》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填空”与当代观众的审美或心理诉求不谋而合,对电视剧创作如何更巧妙而高效地从古典文化中寻找灵感和汲取营养留下一些启示。

  首先,是剧中男主人公顾千帆的设定。传统戏曲的男主人公,或白衣秀士文弱书生或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鲜少顾千帆这样人称活阎罗的酷吏,但编导却似乎毫不犹豫地让他在《梦华录》里堂堂正正和女主一起占了C位,还从他俩互相提防开始,娴熟地运用熟而不滥的不打不相识套路,让二人很快发展到两情相悦情根深种,成为一对颇特别的王子和灰姑娘——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鸿沟,不仅仅是门第和身份的悬殊,还有赵盼儿被欧阳悔婚的情伤与自卑。虽然观众早在《锦衣之下》等电视剧中见过身份与顾千帆差相仿佛的人物和故事,但从戏曲改编的角度看,则依然不乏新意。同时,也让“渣男”欧阳旭这样的传统戏曲正牌男主和貌似狠辣腹黑实则实诚靠谱的“霸总”顾千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救风尘》中女人帮助女人的思想内核在《梦华录》里被一再强化和扩容,内涵更新更丰富了。除了原剧人物赵盼儿和宋引章,编剧还虚构了孙三娘、张好好、葛招娣等陆续加盟赵氏姐妹团。更值得注意的是,她们几乎个个都习有上佳的专业技能,盼儿的茶艺、三娘的厨艺、引章的琵琶、好好的歌喉,无不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一技傍身,团结自强,不靠男人靠自己的安全感和自豪感亦随之而来。剧中还强调盼儿不仅有熟谙世故、洞察世情、心思细腻甚至颇有心机的一面,更有心胸豁达、善良宽厚的一面,而后者更是她登顶事业巅峰的另一个不二法门——葛招娣在她的茶坊使诈,她不仅不记仇反而录用对方在店里跑堂,给了招娣自力更生的机会;发现高慧在她家门口腹疼难忍,她不假思索地施以援手,借衣赠药暖语慰藉。相信她知道对方是情敌高小姐后,也会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准则。笔者推测,后续剧情不仅能满足观众进一步赏心悦目、磕糖磕CP的需求,更能在女性叙事和两性关系等重大社会问题上引发进一步热议。

  包括古典戏曲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无限宝藏。值得进行改编或选择性移植的,何止一曲《救风尘》?不必说《搜神记》《幽明录》《子不语》《世说新语》《鹤林玉露》《阅微草堂笔记》等大有潜力可挖,便是《牡丹亭》《桃花扇》《红楼梦》《聊斋志异》等早已被深挖过多次的富矿,又何尝不值得继续深研?至于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值得我们慢慢用心去探寻。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地球特派员》:困在合家欢里的孤独突围

  •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笑料拼盘难掩内核空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