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炫技之下的柔情

来源:北京日报2022-06-21 11:34

  作者:王秋海

  帕格尼尼的盛名曾独步天下,世代乐迷以无数誉叹之词为其堆起一座辉煌的金字塔,镌刻其上的标签有:“独弦操手”“小提琴之神”“在琴弦上展现出火一样的灵魂”“恶魔演奏家”“魔鬼附身”“他只需要两根弦,一根击中你的神经,一根击中你的灵魂”“在艺术的星空上踏出了光辉的音乐银河”。词汇匮乏的人则称他为“奇人”,以示惊叹。他拉琴时情绪激越,如痴如醉,如魔鬼附身,技巧精湛,双手和灵魂似被撒旦掌控,无怪乎人们说:“才华横溢的大师你拉错几个音符吧,那样我们觉得你还像个人!”

  这样的人历史上不多见,莫扎特算一个,还有爱因斯坦。英国曾搞过一个民意测验,遴选英伦岛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最终只剩两人:莎士比亚和《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歌德谈到莫扎特的天才时说:“音乐完全是天生的,用不着从生活中吸收多少经验,不过像莫扎特那样……永远是个无法解释的奇迹,是不是老天爷到处找机会创作奇迹,使我们看到徒感惊奇。”他还说莫扎特“具有上帝的特赐”。其实记录歌德这番话的埃克曼早就觉察歌德也是个天才,一直跟在他身边记载其起居言谈,以备撰写传记为己扬名。

  帕格尼尼就是与这类人不分畛域。他诞生在意大利南部,毗邻地中海,确实是培育浪漫艺术家气质的土壤,但从他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中却丝毫看不出任何建构天才的蛛丝马迹。他童年过得极不愉快。父亲开了一家杂货店,收入连供应全家粗衣淡饭也不够,他还是个不要命的赌徒,这种恶习使他变得越发贪婪,动辄就发脾气,简直是家庭里的暴君。唯一补救的地方是他稍谙音乐,于是教幼小的帕格尼尼拉小提琴,逼他从清晨练到深夜,要是觉得孩子不够刻苦,就不给他吃的,极其繁重的课业损害了帕格尼尼的健康。帕格尼尼的母亲是个头脑简单、对丈夫百依百顺的农家女,一向笃信上帝而又迷信。如此的家庭和父母,怎么就使帕格尼尼拓展了近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成为名震欧洲的小提琴家?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高超,表情丰富,情绪激奋,引人入迷,常在音乐会上才华横溢地即兴演奏。为了炫耀技巧,他甚至故意弄断小提琴上的一两根弦,在剩下的琴弦上继续演奏。他的演奏技巧几乎征服了欧洲所有艺术家,如文学大师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音乐大师舒曼、李斯特等。人们无法解开这位奇才之谜,便谣传帕格尼尼能诱发出天籁之声的琴弦,是由他杀害的情人的肠子做成的,也正是这几根琴弦缠住他了的脖子,将他慢慢绞死,英年早逝于法国。这位大师因身负炉火纯青的技艺,加之浪漫不羁的性格,丰沛的情感,演绎作品时深邃奇妙,回肠荡气,沁人肺腑。为此他不免孤傲高冷,一般人觉其炫技手法过于阳春白雪,不甚悦耳,遂敬而远之。

  殊不知帕格尼尼也有柔软抒情的一面,他创作的《柔美如歌》《摩西之歌》,丝毫不输奥芬巴赫的《威尼斯船歌》、马斯奈的《沉思曲》和埃尔加的《爱的礼赞》。听着这两首曲顿觉帕格尼尼判若两人。他抛开疯狂炫技、恃才傲物的姿态,俯身低首,温润如玉,摇身变为皎月纤云、娇滴百媚的多情少女。

  《摩西之歌》是他根据罗西尼的歌剧《摩西在埃及》里的一首咏叹调创作的一首变奏曲。因此曲只用G弦演奏,又是柔板,带有如歌如泣的性质,美得绚丽明亮。G弦扮演了摩西老人。他年事已高,经历了无尽风雨,正响应着神的召唤,蹒跚登上陡峭险峻的西奈山,头顶是密云幽暗,石碎山崩,还有悠长的号角。主题旋律经过几次模进、反复,越走越高,最后成为泛音,他也步入云中。《柔美如歌》则似飘逸的云朵,施展万种柔情,让听者联想到地中海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纯美自然。薰衣草、玫瑰、茉莉的香气、路旁奔放的成片花田色彩、白色沙滩,土黄色与红褐色交织而成的强烈风光,都因那乐音浮现于眼前。此刻,惬意地啜着咖啡,听那琴声渐行渐远,延伸到了烂漫花丛、云涛海浪之中。(王秋海)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