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炫技之下的柔情

来源:北京日报2022-06-21 11:34

  作者:王秋海

  帕格尼尼的盛名曾独步天下,世代乐迷以无数誉叹之词为其堆起一座辉煌的金字塔,镌刻其上的标签有:“独弦操手”“小提琴之神”“在琴弦上展现出火一样的灵魂”“恶魔演奏家”“魔鬼附身”“他只需要两根弦,一根击中你的神经,一根击中你的灵魂”“在艺术的星空上踏出了光辉的音乐银河”。词汇匮乏的人则称他为“奇人”,以示惊叹。他拉琴时情绪激越,如痴如醉,如魔鬼附身,技巧精湛,双手和灵魂似被撒旦掌控,无怪乎人们说:“才华横溢的大师你拉错几个音符吧,那样我们觉得你还像个人!”

  这样的人历史上不多见,莫扎特算一个,还有爱因斯坦。英国曾搞过一个民意测验,遴选英伦岛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最终只剩两人:莎士比亚和《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歌德谈到莫扎特的天才时说:“音乐完全是天生的,用不着从生活中吸收多少经验,不过像莫扎特那样……永远是个无法解释的奇迹,是不是老天爷到处找机会创作奇迹,使我们看到徒感惊奇。”他还说莫扎特“具有上帝的特赐”。其实记录歌德这番话的埃克曼早就觉察歌德也是个天才,一直跟在他身边记载其起居言谈,以备撰写传记为己扬名。

  帕格尼尼就是与这类人不分畛域。他诞生在意大利南部,毗邻地中海,确实是培育浪漫艺术家气质的土壤,但从他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中却丝毫看不出任何建构天才的蛛丝马迹。他童年过得极不愉快。父亲开了一家杂货店,收入连供应全家粗衣淡饭也不够,他还是个不要命的赌徒,这种恶习使他变得越发贪婪,动辄就发脾气,简直是家庭里的暴君。唯一补救的地方是他稍谙音乐,于是教幼小的帕格尼尼拉小提琴,逼他从清晨练到深夜,要是觉得孩子不够刻苦,就不给他吃的,极其繁重的课业损害了帕格尼尼的健康。帕格尼尼的母亲是个头脑简单、对丈夫百依百顺的农家女,一向笃信上帝而又迷信。如此的家庭和父母,怎么就使帕格尼尼拓展了近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成为名震欧洲的小提琴家?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高超,表情丰富,情绪激奋,引人入迷,常在音乐会上才华横溢地即兴演奏。为了炫耀技巧,他甚至故意弄断小提琴上的一两根弦,在剩下的琴弦上继续演奏。他的演奏技巧几乎征服了欧洲所有艺术家,如文学大师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音乐大师舒曼、李斯特等。人们无法解开这位奇才之谜,便谣传帕格尼尼能诱发出天籁之声的琴弦,是由他杀害的情人的肠子做成的,也正是这几根琴弦缠住他了的脖子,将他慢慢绞死,英年早逝于法国。这位大师因身负炉火纯青的技艺,加之浪漫不羁的性格,丰沛的情感,演绎作品时深邃奇妙,回肠荡气,沁人肺腑。为此他不免孤傲高冷,一般人觉其炫技手法过于阳春白雪,不甚悦耳,遂敬而远之。

  殊不知帕格尼尼也有柔软抒情的一面,他创作的《柔美如歌》《摩西之歌》,丝毫不输奥芬巴赫的《威尼斯船歌》、马斯奈的《沉思曲》和埃尔加的《爱的礼赞》。听着这两首曲顿觉帕格尼尼判若两人。他抛开疯狂炫技、恃才傲物的姿态,俯身低首,温润如玉,摇身变为皎月纤云、娇滴百媚的多情少女。

  《摩西之歌》是他根据罗西尼的歌剧《摩西在埃及》里的一首咏叹调创作的一首变奏曲。因此曲只用G弦演奏,又是柔板,带有如歌如泣的性质,美得绚丽明亮。G弦扮演了摩西老人。他年事已高,经历了无尽风雨,正响应着神的召唤,蹒跚登上陡峭险峻的西奈山,头顶是密云幽暗,石碎山崩,还有悠长的号角。主题旋律经过几次模进、反复,越走越高,最后成为泛音,他也步入云中。《柔美如歌》则似飘逸的云朵,施展万种柔情,让听者联想到地中海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纯美自然。薰衣草、玫瑰、茉莉的香气、路旁奔放的成片花田色彩、白色沙滩,土黄色与红褐色交织而成的强烈风光,都因那乐音浮现于眼前。此刻,惬意地啜着咖啡,听那琴声渐行渐远,延伸到了烂漫花丛、云涛海浪之中。(王秋海)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淬火年代》的“哑火”直击长剧创作之痛

  • 赵阡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银幕角色?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