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阿米巴虫又能有什么自尊可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阿米巴虫又能有什么自尊可言?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7-29 09:28

  作者:裴雪如

  《血清素》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版的《局外人》,原因在于它们都捕捉到了一种专属于现代社会的孤独精神与虚无气氛。某种程度上,《血清素》是《局外人》更为残酷和更为可怖的当代延展。

  在《局外人》里法庭基于荒谬的理由来判定一个案件,而在《血清素》中警察甚至都懒得去处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局外人》里主人公默尔索尚且需要女友,而在《血清素》中主人公弗洛德在结尾时刻已然连此种欲望都消失殆尽;在《局外人》里默尔索在自己都难以捉摸的诱因下——可能只是环境的影响就莫名其妙地枪杀了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而在《血清素》里弗洛德有着深刻的杀人动机,但他没有勇气开出那一枪,只是恐惧,纯粹的恐惧,纯氧一样纯粹的恐惧;《局外人》展示的是在颓坏的世界里荒诞的活荒诞的死,而在《血清素》里,弗洛德挣扎着逃脱却无可避免地会再次卷入世界的旋涡,文明世界在活着,但活着只是为了死去,弗洛德也一样。维勒贝克降下一个平静的灭世预言:“一个文明就是这么死的,没有纠结,没有危险,甚至没有悲剧,几乎不需要杀戮,一个文明只是死于厌烦,死于自我厌倦。”

  《血清素》中最引发争议的毋庸置疑是其粗鲁大胆且直接的情爱场面描写,这些描写必然会招致如潮的恼怒与批评。维勒贝克将这些情节如此赤裸地、带有攻击性地、全不加遮掩地抛掷到读者面前。维勒贝克并非写不出那些带着优美纹路的笔调:“她的声音是如此的清凉,宛如一个尘土飞扬的夏日黄昏潜入瀑布下面一样,你会觉得所有的污秽,所有的孤寂,所有的悲哀顷刻中间就被荡涤得干干净净。”但他一定要将情欲场面粗鄙化、贬抑化、恶俗化。

  冒犯,没错,就是要冒犯。他冒犯所有读者所能承受的心理极限和习以为常的文学道德观,他冒犯我们对文学美化现实的想象,他冒犯现如今大行其道的女性主义书写,不光如此,他还要冒犯所有的所谓“政治正确”——他要冒犯全球化的自由贸易,他让我们看到这愚蠢的“高等商业”的自由贸易理念是如何对法国本土的农业和农业从业人员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他要冒犯对医学和对健康的追求,遍地找不到可供吸烟的酒店,甚至让医生隐晦地说明其实有些人的抑郁早已无药可救。他甚至冒犯着公认的神位排列:布朗肖被讽刺为用来练习打字的理想作者,而普鲁斯特与托马斯曼的成功则昭示了文明的一败涂地。

  《血清素》是第一人称叙事小说,我们的目光随着主人公的目光游移,我们的思绪随着主人公的思绪纷飞,但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个别名就是不可靠叙述。可当主人公已经坦诚到不怕也不在乎冒犯我们的时候,当他将心里龌龊下流的想法透明地显露,我们还会怀疑他欺骗我们吗?叙事者十足坦诚时,我们才会真的融化在小说所弥漫着的那股情绪当中:一边绝望,一边生活。

  《血清素》诡异地糅合着伤感、粗俗以及适量的幽默,让小说看起来像是个畸形。小说的情绪粒子同样也互相渗透,作家朱利安·巴恩斯说过:“许多情感看似不相容,却可以同时在一个人心里翻涌。”在《血清素》里,潜藏在故事下在意和不在意两种情感微妙地并存着,一端是不在意,小说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是“总之”,而这个词给人一种仿佛所说的东西太过乏味,懒得作出多余的解释的感受;一端是在意,起码还在意与卡米耶消散的爱情,还在意于能不能在酒店吸烟。两种溶液融为一体,思绪泥鳅般甩着尾巴在大脑容器里遨游。

  《血清素》有着剧烈的反现代化倾向,小说里有着一个惊人的关于现代工业的残忍情节:刚刚工作的卡米耶来到一个现代化的母鸡工业饲养场,先是炼狱般的场景描写,然后突然渗入母鸡的视角中:“它们不求任何怜悯,它们可能没有这个能力,但它们不明白,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被指定到这样的环境里来生活。”但之后,默尔索来解救她的时候,只能这么安慰着:“只能说一些毫无趣味的关于人性的陈腔滥调。”“知道就完事了——这事情很过分,但是知道就完事了。”“我同样克制着自己没跟她说猪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面对现实,我们能求助的,似乎只有闭口不谈、视而不见,以及,遗忘。

  甚至《血清素》的书名本身就是一个对现代化的挑衅嘲讽,血清素是人类神经中枢合成的一种物质,缺乏血清素可能导致抑郁症。小说中弗洛德主要靠服用抗抑郁剂卡普托利克斯产生血清素,而通过现代科学药物产生的血清素相比于天然血清素,会不明原因地抑制睾酮合成。现代医学公认血清素与自尊和在群体中获得认可有关,然而讽刺的是在阿米巴虫身体里也有这种物质,“阿米巴虫又能有什么自尊可言?”

  在这个世界里,人是无足轻重的,人的生命是无足轻重的,甚至于人经历的事情都是无足轻重的。在小说的末尾弗洛德整理一生的照片,发现这些照片是那么平庸,和其他人的照片千篇一律。这些照片被存在他的苹果MacBook Air里,这个冰冷的散发工业质感的物件宛若一个象征——我们厚厚的人生被压缩的样子,先是一个精确的形容“一个机身纤巧的磨砂铝质平行六面体”,然后是同质性的比喻,无形的人生被赋予了有形的甚至是精准具体的数字——一千一百克。这就是我们的一生,而这样的一生应该用哪句恰当的话来下注脚呢?

  最后在无意间弗洛德终于寻觅到了那令人心碎的,平淡轻盈但沉重无比的话——

  “抱歉,打扰了。”(裴雪如)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淬火年代》的“哑火”直击长剧创作之痛

  • 赵阡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银幕角色?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